分享

为什么你一闲下来就焦虑?不敢让自己闲下来是一种“病”

 小贤心理 2023-11-09 发布于江苏

认为人生有标准的过法,有标准的活法,每天应该怎么度过,正是应试教育塞给我们的扭曲信念。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害怕自己不能成为一个标准的人,无时无刻不在监督自己。

“不准玩。

不准浪费时间

不准不努力。

不准浪费人生。

不该碌碌无为。

......”

因为见了太多受困于这些信念的人,我才发现,原来我的困境并不是我一个人的困境,它是很多人的困境,很多人的看不见的限制,看不见的牢笼,且可能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人生限制。

做了咨询师后,把自己从“不努力就该死”“人不该浪费时间”的无意识限制性信念中解脱了出来。

以前的我,也活在一个似乎人需要很努力的状态,刚工作的那几年,每周都要赴很多饭局,参加很多社交活动,也不知道这样的目的是什么,反正就是不能让自己闲着。

工作也是,下班后总想还得学点什么,不然就很不安

走久了不歇歇,必定愈走愈慢,以至完全走不动。

一般人以为多延长工作的时间就可以多收些效果,比如说,一天能走一百里路,多走一天,就可以多走一百里路,如此天天走着不歇,无论走得多久,都可以维持一百里的速度。

凡是走过长路的人都知道这算盘打得不很精确,走久了不歇,必定愈走愈慢,以至完全走不动。

我们只讲工作而不讲效率,在现代社会中,不讲效率,就要落后。

我真的不想「卷」,但就是放松不下来

你是不是一个容易紧张的人?
比如脑子总是想太多,晚上明明已经下了班,却还在想着工作上的事;
可能生活各方面条件在外人看来都很不错,但你从没感受过真正的满足,总在担心不好的事情发生
可能并不想「内卷」,但无奈工作、学习竞争压力太大,你也不敢真的放松下来。
容易焦虑,无法放松,时刻紧绷着......在心理学看来,可能是因为陷入了一种「弥漫性的紧张状态」。

休息的悖论

社会学家发现了两个休闲悖论。

第一个悖论是:半世纪以来,人们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总体上一直呈增加趋势,但人们主观上却觉得自己的休闲时间在减少。

正如我们所叹:“感觉还没耍,周末就过了。”

第二个悖论是:休闲的意义本来在于恢复疲劳、放松神经,重燃生活的热情,但现在人们休闲之后,却往往觉得很无聊很疲累。

正如我们所叹:“休个假,比不放假还累!”

为什么会这样?

那是因为我们根本不懂休闲,不知不觉就陷入两个休闲悖论之中。

对于有些人来说,休息是“不舒服”的。

“你见过凌晨3点的北上广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类似的句子,成为了朋友圈打鸡血的代名词,我们周围的人,似乎都“不敢让自己闲下来”—

每天忙忙碌碌地,恨不得把每一分钟时间都填满,一闲下来就特别恐慌,充满了罪恶感。

似乎只要一直在忙,一切就能变好了。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闲不下来让我们过上了想要的生活吗?

换句话说,我们这样真的快乐吗?

“不敢让自己闲下来”,其实是一种时代病。

而一个人闲不下来的背后,可能有下面这些原因:

“你不能闲着,你得努力,不然不行,”常常是家庭或者学校或文化灌输给我们的限制性信念。

比如有的父母从小就喜欢跟孩子说:“不能闲着,你得努力学习”,“不能浪费时间。”

甚至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都在鼓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头悬梁,锥刺股”“秉烛夜读”等都在教育人们不能浪费时间,勤奋的重要性。

如果你乐于不闲,乐于勤奋,这件事情问题不大。

病态的部分在于

有的人根本不愿意勤奋,却非习得了一种能力叫:

不能不勤奋,不能闲,不能不上进,不能让自己太放松。

这就是陷入了完全置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情感需要于不顾的,强迫性勤奋,强迫性努力,强迫性上进。

这种强迫本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什么目标,而是监督自己不处在浪费时间,不处在不努力的状态,不然就会对自己很不满意。

这本质上是一种愚蠢的自虐,是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的典型表现。

研究显示,“什么都不做”本身,会让10%的人产生负罪感。

因为ta们认为,休息就是工作的反义词。

而在传统社会文化里,忙碌才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你是完美主义者,或是“害怕失败”

一些人很难放松或休息,是因为害怕一旦休息了,生活就会失控。

只有当非常无聊的时候,ta们才会想到休息。

在这种无聊感的背后,存在着“更困难的感觉,比如孤独、愤怒,或感觉被某个事情困住”。

你可能在“逃避自我”

许多无法放松的人即使休息,也不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是“抱着手机刷到深夜”——但其实ta并没有很想刷手机。

一直刷手机停不下来,既是不知道如何放松的原因,也是结果。

刷手机的目的,是分散注意力,为了“离自己远一点”。

人们已经习惯于寻找分散注意力的东西,以至于无法忍受和自己共度一个晚上。

这是一种隐藏自我的方式,因为洞察自己需要心理空间,而所有这些分散注意力的技巧都是用来逃避自我的。

每个人是需要被需要,这种感觉让我们有价值和力量即“我能帮助别人实现愿望”、“别人重视并感激我”,这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与其他人的联结。

对于那些一停下来就焦虑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在工作中获得“被需要感”。

因为只有在忙碌时,他们才能体会到交流、互动、以及他人对自己的依赖。一旦停下来,他们就会陷入莫名的焦虑中。

他们的潜意识中,害怕被遗忘、不再被爱或者不具备价值。

他们以为自己享受的是忙碌,其实是人间烟火和温情脉脉。

生活的意义、工作目标、与他人期待,这些让我们保持忙碌。虽然有时候很世俗,但它们能让我们感到存在的价值。

如果没有这些事情可以去努力和付出,我们很容易陷入对自我有限性的过度思考中。

会强烈地感受到,生而为人的平凡与渺小,怀疑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甚至会陷入绝望。

看不得孩子无聊:“闲着有罪”的心理正在毒害多少中国家庭

慢养的孩子更会安排时间
时间的流逝是随时随地的,与其担心孩子不懂得利用时间,全程监督着孩子看书写作业。

不妨在合理引导的基础上,让孩子自由安排时间。

慢养的孩子更有创造力 有研究表示:

把孩子时间安排得无孔不入,应接不暇,会让小孩失去创造刺激的能力,只能被动接受外界的刺激。

试想,如果阿基米德泡澡的时候,是躺在浴缸里背诵英语单词。

那他怎么会注意到浸入流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和排出流体重量的关系?

如果爱因斯坦没有躺在沙发做白日梦,梦见自己搭着一束光驰骋,何来机会从这个白日梦中得到相对论。

如果牛顿忙到没有时间躺在苹果树下打盹睡觉,又怎会去思考,这个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把我砸到。

亚里斯多德曾说,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而在所有人当中孩子的想象力比大人要丰富更多。

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去留白,让孩子们拥有大把自由的时间去发呆,去体验,去想象,就是呵护他们创造力最好的方法。

玩耍和睡眠一样是一种基本的自然现象,玩耍的反面不是「工作」,而是「抑郁」,没有玩耍的生活会面临抑郁症、免疫系统下降等健康上的风险。


而且玩耍和大脑的情感和认知发展之间,也存在很密切的联系,一些体育活动、绘画等创造性的玩耍活动,不仅可以让自己更开心,降低抑郁风险,还可以强化大脑模式,优化学习的过程。

很多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埋头在工作中的时候,觉得怎么也没思路,脑子就像被水泥焊死了一样,等到周末出去玩耍,去做一些和工作完全不相关的事情时,思路又突然被打开了!

忙,其实是一种毒,会让人上瘾。

让自己闲下来,这需要更大的力量和智慧。

把自己从这个漩涡中拽出来。

说说闲的好处。

第一,修复功能。

人的身体、心理、头脑都需要放松,不能一直处在疲惫状态。

第二,思考功能。

一味的让自己陷入到忙碌中,会让自己处于“无脑”状态,也就是找不到自己。

第三,恢复个体独特的感知能力,找到自己。

每个人本身的都是有自己的天赋和擅长所在的。这种天赋和擅长潜藏在我们的感觉里。差别在于,有的人早早就把这种感觉给破坏了。

比如有的家长让孩子学琴,孩子本来对弹钢琴兴致勃勃,但是家长固定了每天6-8点弹2小时,晚上6-8点再弹俩小时,一周学会一首曲子。

弹钢琴变成了一种任务,而不是一种沉浸在里面的探索活动。

久而久之,孩子的兴趣被磨损的厉害。

弹钢琴成了一件为了家长才做的事。

接纳自己的当下,就是最好的放松

嗯,就是深呼吸,慢慢来,尝试可以数数字,“吸气——呼气”,一般可以做到7秒左右,如果你经常锻炼身体,时间可以做到更长。

嗯,继续深呼吸,和你的呼吸同在。

每一个呼与吸的当下,你都可以感知到你的直觉。

只是,多数时候我们只是感受,而未觉知。

深呼吸这个动作本身,是感觉着自己的感觉,而觉知,就是你想要去探查的动作。

作者简介:柏 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