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部《非小细胞肺癌ME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判读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权威发布!

 JUN1854 2023-11-10 发布于江苏

11月8日,《非小细胞肺癌MET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判读标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在中华病理学杂志正式发表。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MET基因扩增和/或蛋白过表达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后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也是潜在重要治疗靶点。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伴有MET基因扩增和/或蛋白过表达的TKI耐药患者能从MET抑制剂治疗中获益。在NSCLC患者中,MET蛋白过表达比例高于MET基因扩增比例。现有研究提示,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MET蛋白过表达可提高EGFRTKI耐药后抗MET靶向治疗的潜在获益人群比例。目前,用于MET蛋白IHC检测的抗体种类繁多、检测流程不同,且尚无统一的判读标准。为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且精确筛选潜在获益患者,达成NSCLC患者的MET IHC检测和判读标准共识十分重要。本共识主要对MET IHC检测流程、判读标准及检测报告形式进行了规范,以期进行高质量的MET IHC检测,提高判读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从而指导临床开展相关临床研究,使更多EGFRTKI耐药后的NSCLC患者在后续靶向治疗中获益。
本共识围绕MET IHC检测的临床意义、适用人群、检测流程、判读标准及报告规范等形成了如下六条核心要点
【共识1】 对于EGFRTKI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推荐使用IHC进行MET蛋白过表达检测,同时不要忽略其他耐药机制的检测。

【共识2】 强烈推荐EGFRTKI 耐药的晚期NSCLC患者使用肿瘤活检组织标本进行MET IHC检测。在组织学标本不可获得的情况下,可尝试使用细胞学蜡块标本进行MET IHC 检测,但在报告中须注明标本类型。MET IHC检测标本应确保有足够的肿瘤细胞进行评估。

【共识3】 建议使用循证医学证据充足的IHC检测平台、抗MET抗体和二抗检测试剂,确保其临床有效性。

【共识4】 结果判读建议参考Clinical Score标准,结合肿瘤细胞胞膜/胞质染色强度以及不同染色强度肿瘤细胞百分比进行综合判读。

【共识5】 规范的MET IHC 检测报告应至少包含:(1)MET IHC使用的检测平台;(2)使用的抗体来源及克隆号;(3)二抗检测试剂;(4)根据Clinical Score判读标准的检测结果,包括MET IHC评分以及不同染色强度MET 阳性肿瘤细胞百分比;(5)当出现特殊情况时(使用的检测样本为细胞学蜡块标本或仅有胞质染色等),需要进行注释补充说明。

【共识6】 实验室应做好MET IHC 检测质量控制工作,包括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应定期参加室间质评活动。

MET IHC检测流程的标准化以及判读标准的确立,有利于指导EGFRTKI耐药后晚期NSCLC的临床实践。在共识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多学科合作,加强临床与病理的沟通交流,这有助于对检测结果的正确判断及对治疗疗效的客观评价。然而,本共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补充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完善METIHC检测在NSCLC中的应用,从而为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准确的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