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八大家”各人的结局

 沧海一粟1951 2023-11-11 发布于江苏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者原可建准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苏杨直天想进概斗占家充如洵、苏轼、苏辙)、王来自安石、曾巩。

韩愈,郡望昌黎,世360问答称韩昌黎。一生尽管仕途坎坷,但即使任职地方小官,也有大作为;至于入职中央三省六部枢要之职,大施才干,礼、吏、刑、兵四部任职政绩卓著,为唐代中兴,建功立业,载入史册。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七几韩文公。

柳宗元,可丰操注出身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但其早年未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 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今属广西)刺史,政绩卓著。十四年十一月逝于任上。 被贬期间,南方人士颇有向他求学问业者。

欧阳修,无须多说,也是宦海升沉,历尽艰辛,然则由于宽阔的胸怀,创作辉煌一生.熙宁四年(1071)六月,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职,居颍州。 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刻保紧区举万适题,谥文忠。

苏洵,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佑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佑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佑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辟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他既对王安石持反对态度,也对司马光废除新法持不同意易停氧教未半见,因此多次受到排斥打击。
只要环境允许,苏轼总是尽力有所作为。但他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他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缩象爱。晚年更被一贬再贬,直到荒远的海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
苏轼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对加诸其身的迫害也不半续鲁是逆来顺受,而是以一种全新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接踵而至的不幸. 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督底买超越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
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一生政治主张追随兄长苏展余称服弱调示轼,因此,也是宦途多波折,晚年也是一贬再贬,后隐居颍川,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
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王安石,一个历史上的风云人物,宋代的八大家人物中,人生多为王安石而起起伏伏. 晚年好佛,闲赋以著述《字说》为娱,仍不忘变法。
元丰八年(1085)神宗死,次年,哲宗改元“元佑”,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为宰相,先后罢免役、青苗法。是年四月病逝于失望中.

曾巩,十二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 他颇多才,散文成就高,善写诗,还精于史学.
为官守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