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为什么同一篇文章国共两党解读结论对立,反应迥异?从根本上讲,是两党分别代表了革命或反动的社会历史发展方向,或者说代表了先进和落后的阶级阶层利益。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是对重要人物的关键和引领作用也予以充分肯定。郭沫若的文化作品在中国革命中的曾发挥过独特作用。1940年9月,他辞去担任两年多的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职务,以抗议国民党政府强行改组政治部;1941年起先后写成进步历史剧目《棠棣之花》《屈原》《虎符》等,这些都有力地鼓动了民族抗战热情。他本人也实现了从革命的同情者变成积极的参与者的转变,其言行影响无疑是具有震撼性的。 《甲申三百年祭》篇幅较长,计约两万五千字。我个人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对明末农民起义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甲申三百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规模宏大而经历长久的农民革命,是在这一年使明朝最专制的王权崩溃了。 二、对当时历史人物行为得失予以总结研究。 第一个是崇祯帝,是复杂的时代造就的复杂的人物。是一个勤勉理政、生活简朴的君主。他即位后,仿佛是很想有所作为,曾雷厉风行地处理了一些政务。但随后在一系列“对军国大事的处理、枢要人物的升降上,表现出朝四暮三,轻信妄断的特性。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是十分“汲汲”的“要誉”专家。明朝统治之当得颠覆,崇祯帝实在不能说毫无责任。 客观上他接了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内部已腐败不堪,东北边患又已养成”,“年年岁岁差不多,遍地都是旱灾,蝗灾”。旱灾首先在秦中(黄土高原)一带发生,甚至到了“炊人骨以为薪,煮人肉以为食”的地步。“仅存之遗黎,转相逃则转相为盗,此盗之所以遍秦中也”。而且崇祯十年后河南等地也连年发生旱灾蝗灾,政府基本没有组织有效的赈灾活动。东北边患愈来愈严重,明王朝逐步丢失了对关外的控制权,战略空间被严重压缩。经过万历和天启两朝的连续运作,朝廷的官僚队伍极其腐败:“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上上下下的当官的只为自己着想,只想着发财。“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不收粮食没有财税收入,东北边境将士没有军费;但是收得太多老百姓活不下去,没人种地成为流民(盗)。明朝末年社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第二个李自成,由于骄傲轻敌,很快地走完了其历史过程;虽然成功,终于失败,留下无数的遗憾。 首先李自成的队伍和张献忠和政府官兵的表现不同:“今闯、献并,而治献易,治闯难。盖献,人之所畏;闯,人之所附。非附闯也,苦兵也。”“贼知人心之所苦,特借剿兵安民为辞。一时愚民,望风投降。而贼又为散财赈贫,发粟赈饥,以结其志。遂至视贼如归,人忘忠义。其实贼何能破各州县,各州县自甘心从贼耳”。“在十年当中,杀了不少的寇,但却增加了无数的寇。寇在被剿中也渐渐受到了训练,无论是在战略上或政略上。官家在征比搜括,寇家在散财发粟,战斗力也渐渐优劣易位了。”其中的“贼”“寇”指农民起义军。 李自成个人素质优秀,《明史》称赞他“不好酒色,脱粟粗粝,与其下共甘苦”。他很能收揽民心,礼贤下士,而又敢作敢为的一贯作风,和刘邦、朱元璋辈起于草泽的英雄们比较起来,很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气概。他之所以能够得到民心,得到不少的人才归附,可见也决不是偶然的了。在这样的人物和作风之下,势力自然会日见增加,而实现到天下无敌的地步。 他的军法很严格:“军令不得藏白金,过城邑不得室处,妻子外不得携他妇人,寝兴悉用单布幕绵。 夜四鼓蓐食以听令,甚至马腾入田苗者斩之”。真可以说是极端的纪律之师。 他很能纳人善言,平常决策所采取的还是民主式的合议制。 第三个人李岩,郭沫若浓墨重彩给予描述,寄以无限同情。 首先,是品德高尚,出现灾荒早期,就出粟赈救饥民。 其次,有很高的政治见解,加入起义队伍后就建议,“取天下以人心为本,请勿杀人,收天下心;开门纳降者秋毫无犯;一应钱粮,比原额只征一半,则百姓自乐归矣”。因而郭沫若认为:明末的农民革命运动走上了正轨有历史的必然性,但是作风的改变过程中发挥云龙风虎作用的是李岩。 其三,有很强的宣传鼓动能力,派人四出传言说“闯王仁义之师,不杀不掠”。又编儿歌曰:“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等等。 其四,进京后及时提出正确建议,主要有:讲究策略:“文官追赃,宜分三等,分别处理”。强化纪律:“各营兵马仍令退居城外守寨,听候调遣出征。一切军兵不宜借住民房,恐失民望”。尽快妥善解决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边报甚急。主上不必兴师,但遣官招抚吴镇(吴三桂),许以侯封吴镇父子,干戈之乱可息矣”。 但是李自成见疏,不甚喜,既批疏后,知道了,并不行。郭沫若认为严肃军纪和用政略解决吴三桂是重要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是李自成的“并不行”这三个字,使起义军坐失良机。 三、总结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直接原因 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以后,对于“近在肘腋的关外大敌,他们似乎全不在意。山海关仅仅派了几千兵去镇守,而几十万的士兵却屯积在京城里面享乐”。应该尽快争取的吴三桂,却反而推向了敌人一边,又没有做有效防范。牛金星忙的是“筹备登极大典,开科选举,经常是大轿门棍,往来拜客,遍请同乡,太平宰相的风度俨然矣”。将军刘宗敏忙的是“拶夹降官,搜括赃款,严刑杀人。纷纷然,昏昏然,大家都象以为天下就已经太平了的一样”。“这样在京城里忙了足足一个月,到吴三桂已经降清,并诱引清兵入关之后,四月十九日才由李自成亲自出征,仓惶而去,仓惶而败,仓惶而返。”李自成高调入场,凄惨退出,如此三个仓惶,甚是触目惊心!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的名言流传千古。每一个历史人物审视历史,看到的就是自己。可悲的是有人看不明白,更不愿意正视镜中自己的丑陋形象,并稍作改正;可喜的是有人看得通透,而且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从而谱写了历史新篇章。当局的国民政府就只看到了“影射当局”,没有看到由于自己的倒行逆施,已经是山河破碎风飘絮,民生凋敝心背离。而中国共产党人,以与民众生死与共的社会实践体会,以高瞻远瞩的时代战略眼光,既看到中国革命即将取得胜利光明前景,又知道该如何避免“其兴也勃、其衰也忽”的周期律。 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即将到来的胜利,不是已经到手的胜利,而胜利也不会是永远的胜利,时刻存在着被颠覆的危险。共产党人异常清醒、高度警觉,毛主席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号召: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是共产党对于即将到来的胜利的最好回答。 我们现在学习《甲申三百年祭》的现实意义是什么?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应用是我党的优秀传统。“《甲申三百年祭》这本书,毛主席是什么时候让大家学的?”当得知是在抗战胜利前夕时,他感慨到:“中国革命必然胜利,在这里就能找到答案。” 过去100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今天我们面临新的时代、新的征程,也有更加艰巨的挑战。在对郭沫若先生《甲申三百年祭》的重新研读中,必定能够汲取营养,获取灵感,促使我们永远自觉地保持临渊履冰的作风,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惕厉自省,笃行不怠,奋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找到全面成功的根本答案。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
|
来自: 昵称7102840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