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中国最好的6座小城

 ha888cz 2023-11-1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物道君语:

好吃,是对于一座城市最高的赞美。

最近,潮州又火了。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它授予了'世界美食之都”的称号,让它成为了我国第六个获得此殊荣的城市。

在很多爱吃的国人眼里,这个称号对于潮州来说,来得有些太晚了。

然而,看看之前我国获得称号的城市分别是:成都、顺德、澳门.....一时间,竟也分不出个前后高低。

毕竟中国于美食一项,实是底蕴深厚、风味多样,能够入选的城市几乎各个身怀绝技、自成一格。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这六座能够征服世界的“美食之都”们的风采吧!

图片

图片

作为最早被授予“美食之都”的城市,成都的好吃是明晃晃的。麻辣鲜香、红油翻滚,川菜那来自色香味的剧烈冲击,没有几个人能抵挡得住。

但也因此,若要问起大家对于川菜的印象,大多数人会回答:麻、辣。然而,川菜真正的灵魂其实来自于复合的调味。

水煮牛肉、麻婆豆腐、夫妻肺片......川菜所用食材向来家常,调味却千变万化:

图片

鱼香肉丝的“鱼香味”是咸甜辣中带着泡椒的微酸;樟茶鸭的“烟香味”是咸香鲜嫩里夹杂着茶叶和樟木的烟熏气息;锅巴肉片的“糊辣味”是香辣酸甜裹着干辣椒炸出来的糊香与焦香......

每道菜都宛若一道复杂的高等数学题,味道的层叠流转,口感的组合杂糅,实在无愧为“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美誉。

也因此,每次吃完川菜之后,望着盘里剩下的调料总觉得很浪费,想着:若是能留下来再拌根黄瓜、蘸个馒头就再好不过了!毕竟这样层次丰富的味道,就是“沾鞋垫子都会好吃”的啊!

图片

图片

顺德菜,味至鲜。当地对于食材的新鲜与否有着极其苛刻的追求。

如果说川菜喜爱在调味上做加法,那么顺德人则偏好做减法。调味仅用常见的糖、盐、豉油,加上煎、炒、焗、白灼.....简简单单,却将食材的天然本味烘托到极致。

且当地尤爱吃鱼,一鱼多吃更是常事:

图片

活鱼剔骨取肉,切成极薄的片,配以生油、姜丝拌匀,便是入口爽滑鲜甜、冰凉Q弹的鱼生;鱼头洗净去腥,煎至表面微黄,与天麻一起放进炖盅直到颜色奶白,便是香醇无比的天麻鱼头汤;鱼骨上的肉细细拆下剁茸,与冬菇、丝瓜、豆腐皮等下锅慢熬,出锅便是绵软稠滑的拆鱼羹。

此外,还有酥炸鱼骨、凉拌鱼皮、鱼肠蒸蛋、豉汁蒸鱼腹......

每天清晨,当地大爷坐在小馆里,就着现杀的脆嫩鱼生,再来上一杯玉冰烧,酒肉穿肠过,冰火两重天,那便是午夜梦回都忘不了的“顺德风味”了。

图片

图片

说起澳门美食,那一定绕不开葡国菜。但澳门的葡国菜,并不是正儿八经的葡萄牙菜,而是带有葡萄牙风格,并融合了东南亚、印度、粤菜等元素的澳门菜。

像是盛名在外的葡国鸡,原本诞生于印度,后续被葡萄牙人带来了澳门,将原本气味辛辣的红咖喱改成了东南亚地区更受欢迎的黄咖喱,并加入了极具泰国风情的椰汁来调味,又添入葡萄牙特色的腊肠、橄榄油和黑水榄,才造就了酱汁浓郁、肉质鲜嫩的“混血葡国鸡”。

图片

还有咸虾酸子猪肉,拿葡萄牙人钟爱的月桂叶和当地特色的咸虾酱调味,运用粤菜技法里的大蒜、红葱头爆锅,再放进泰国的罗望子酱,用葡式烩菜的做法加猪肉炖煮,入口先是咸香缭绕,而后软糯酸甜,淋一勺酱汁拌饭更是令人回味无穷。

除了主菜,还有各类小吃如猪扒包、虾仔面、木糠布甸、葡式蛋挞.....每一种,都在澳门这块土地上焕发出全新的口感与滋味。

《风味人间》里曾说澳门“交融与混杂写满这座城市,也造就澳门独一无二的口味。”在这里,每一口,都是历史的交融,每一筷,都是文化的碰撞。

图片

图片

扬州菜,又叫文人菜。据说古时居住此地的商贾们盛行在家养厨子,时常研发新菜式并互相请客、切磋。也因此,扬州的菜肴,贵精,贵技术与巧思。

例如豆腐这种食材,想要里外都入味很难,于是“杨帮师傅们”发明了鼎鼎有名的文思豆腐:

使用最细嫩的内酯豆腐“横批竖切万丝绦,高汤鲜料大火熬”,让豆腐在汤中变成粗细均匀、根根分明又穿针不断的豆腐丝,一口下去,既能感受到羹汤的鲜美顺滑,又能在齿缝中感受到豆腐的软嫩柔和。

图片

还有大煮干丝,将一块三分厚的豆干横片28片,再竖切80刀,变成2000多根火柴梗粗细的干丝,再分三次焯煮,不仅爽滑弹牙,还吸饱了高汤的香醇,平和之中有清鲜。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精巧之外,还有看不见的。就像狮子头,看似只是个大肉丸,实际上师傅们会特地用猪肉板肋上的硬五花,手工剁成石榴籽大小,摔打上劲后打文火慢炖,直炖到肥肉半溶,瘦肉凸起,轻轻碰一下盘子,肉丸会“Duangduang”地颤,如狮子抖鬃毛,才算合格。

扬州的菜肴,如当地风土一般,平中露着奇,淡中透出雅,将趣味与意涵皆藏于其中,也不外乎会有着“天下至美”的饮誉了。

图片

图片

提到淮安,大家可能是陌生的。但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中的淮,指的正是淮安菜。别看它在知名度上略逊一筹,却是被周总理钦点用于招待外宾的国宴菜。

因为“它不过咸、不过辣,不酸、不苦,不太甜、也不油,南方人和北方人都能接受。”

被誉为“开国第一菜”的软兜长鱼,就是将毛笔杆粗细的小鳝鱼汆烫后剔骨取背脊肉,再放入炒锅加猪肉、蒜片翻炒至七成熟,然后立马装入砂锅封盖,等客人上桌时才许掀开。

当香气伴随着热气腾腾窜出,那浓郁油亮的色泽颇具北方菜肴的精髓,而入口的软嫩与爽滑又深得南方菜清鲜的本质。

图片

除了口味,在花样上同样南北兼容:

江浙有著名龙井虾仁,淮安就有深藏不露的“白袍虾仁”;长江一带喜爱的麻辣小龙虾,这里也有同样知名的盱眙小龙虾;河南、宁夏街头的寻常小吃油炸撒子,在茶馆里也有淮安茶馓;还有山东、安徽一带受人欢迎的“地锅鸡”,淮安也有改良版小鱼锅贴......

可以说,淮安菜这“兼而有之,美美与共”的魅力,绝对是南北并蓄、中外通杀。而它的低调,也只会让真正的老饕们心中暗喜:毕竟知道的人越少,才能享受得更多呀!

图片

图片

潮州,又被誉为“美食孤岛”。因为它地处粤东,三面环山一面靠海,自古交通闭塞,导致当地的食物中遗留下了许多古时百越、中原地方的影子。

你可以在这里吃到从南北朝时期就风靡大地的生腌:现捞出的生猛活蟹直接放入撒上芫荽、蒜头、辣椒和酱油调至的生腌汁中,腌制到位后直接捞起斩块,蟹膏橙黄晶莹,嗦上一口,冰凉酸辣,而后是果冻般入口即化的鲜甜从齿唇间迸发,令人目眩神迷。

图片

从魏晋时期便盛行的“野菜文化”:初春时,家家户户都会煲来喝的珍珠菜猪血汤;清明前后脆嫩清香的苦刺心煎蛋;每年夏天配粥时必不可少的普宁豆酱炒麻叶;一年四季都要有的枸杞叶牛肉丸汤.....无论什么季节前去,总能让你耳目一新。

还有唐朝初年迁入潮汕的畲族人遗留下来的祭祀“粿品”文化:粉粉嫩嫩、桃心模样包着香菇肉丁的红桃粿;用鼠壳草菜汁染色、带着绵密豆沙的鼠壳粿;软糯弹牙、香甜扑鼻的酵粿;炸得油香四溢、焦黄酥脆的无米粿.....

《舌尖》系列的导演陈晓卿曾说“没有去过潮州的人不可以自称为美食家。”如果你不懂,那边往潮州一探吧!在这里,吃的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在追寻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文化脉络。

图片

图|收音圆饱饱 ©

秋冬交替之际,美食的力量总是变得无限大。大约是天气变凉了,人就更渴望热乎乎、香腾腾的美食,暖着胃、也抚慰着疲惫的神经,滋养着枯竭的心灵。

但口味与人而言,总归是千人千面,即使有了联合国的评测,对于爱吃的国人来说,最好吃的美食其实总是那些离我们最近的街边小店,又或是家里的妈妈菜、奶奶菜。

毕竟,美食之美,不仅是食物之美、技艺之美、文化之美,还有烟火之美、人情之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