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产教融合的产业学院运行困境与因应之策

 Bearstar 2023-11-12 发布于安徽

赖闽苏,王海利,张文森

(1.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a.统战部,b.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2.福州市酿造行业技术创新中心,福建福清 350300)

产教融合作为应用型高校最初融入区域经济的有效途径,要求高校以培育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导向,同时企业也要深入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强调通过教育与产业的互融互助推进域内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实现区域内教育与产业的共生共赢。产教融合能有效破解现有学生实践技能不足等难题,是强化高校主动参与产教融合的原动力[1]。但“产”与“教”始终是两类本源性质不同的组织,“产”是营利性组织,追逐利益最大化是其维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内核,一定程度上更重视经济效益,当产教融合过程难以在一段时间内获得外显化的经济利益时,就会削弱企业实质性参与产教融合的内驱力;
而“教”是非营利性组织,以提高育人能效为终极追求,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的长期育人性与“产”注重的短期经济效益在产教融合的前期阶段难以解决。这种本源的差异性致使目前的产教融合长期处于浅表化、松散型的低水平状态,阻碍了应用型院校在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为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多数应用型高校聚焦域内主导产业人力资源需求,与行业龙头企业探索组建以资产为纽带的产业学院,成为新型产教融合共育人才的利益共同体。产业学院是指为了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以应用型高校为重点,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组织机构,这对实现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应用型院校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囿于相应法规制度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完善等,产业学院运行成效不理想。是以在剖析现行产业学院运行困境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之策显得尤为重要。

产业学院是为了让教育适应产业发展,以提升高校服务区域特定产业发展能效为愿景,以产教利益契合为基础,是高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新等方面的有益探索,对地方高校深度转型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层面:实现高校深度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

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是本科院校“引企入教”共建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首先,高校通过产业学院的建设与域内行业、骨干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以行业发展趋势引领特色专业建设为导向,实现域内特色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通过特色专业群建设能效的提升拓展学科发展空间,赋予学校区域特色,消解由于沿袭传统学术型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模式导致的办学同质化,竞争力弱化等问题。其次,应用型师资短缺是掣肘部分本科院校深度转型发展的瓶颈问题,产业学院构建的校企互聘、双向任职等灵活的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对于完善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架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企业顶岗实践、挂职锻炼等方式强化了对高校现有专任教师的应用性培养,加快了高校提质增效的速度。另外,产业学院是地方高校服务区域产业技术升级和创新的前沿阵地,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组建校企协同科研攻关团队等形式,完成企业现实发展中面临的前沿性、挑战性的应用性研发难题,在提升本科高校应用性科研水平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高校服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能效,推进了本科高校完成深度转型发展的步调。

(二)企业层面:有效满足域内产业发展的现实需求

培养满足区域产业、企业发展需求的人才,是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逻辑起点[2]。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增量以及科技研发力量是区域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内核,产业学院可以有效整合校企科研团队和教育培训资源,满足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产品研发任务[3-4]。首先,产业学院能够有效整合校企双方的专业与科研优势,在深入研析域内产业发展趋向与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产品研发以及企业技术攻关等任务,有利于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进。其次,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与产业学院就专业设置、课程设计等展开校企共建,通过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机制育化契合自身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专用技能型人才,满足产业可持续发展对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需要。另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伴而生的产业技术革新亦向企业现有员工的技能水平提出持续性挑战,而产业学院的教育资源可以针对企业要求提供多层次且定时、定制、保质的员工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以保证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持续开发,从而胜任产业技术革新带来的挑战。此外,企业与高校共建产业学院亦可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及相应的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学生层面:“学校人”变身“职场人”的快速通道

学生成长成才以及终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教育是产业学院建设的逻辑旨归。首先,基于产教融合而兴的产业学院的课程设计不仅融合了专业理论知识和产业技能实训,而且实现了专业教学标准与职业岗位标准的深度交融,注重将学科专业知识与产业发展趋势相链接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建构学生的职业发展知识体系,让学到的知识很快使用在实践环节,缩短了知识与产出的距离,打破原来“学习为了通过考试”的应试教育,做到真正的“学为所用”。其次,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为学生提供了较多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生产环境、岗位业务工作规程、企业管理文化等,既可以进一步明晰自身未来的就业方向,强化职业认同感,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适应企业生产环境,实现由实习岗位到就业岗位、“学校人”变身“职场人”的无缝衔接,缩减了就业成本。另外,学生在参与校企合作育人的过程中,能够接触较多行业前辈及产业前沿信息等,有益于视野的拓展和思维的活化,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未来创业的基础。综上所述,产业学院的育人模式既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又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就业创业所需核心竞争力,打破了传统“闭门造车”式的育人模式,使学生成为产业学院建设的终身受益者。

产业学院的办学模式虽能彰显地方本科院校区域特色,提升办学能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域内人力资源需求侧与供求侧的矛盾。但囿于制度设计、治理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建设的不完善,阻滞了产业学院高效运转的步伐[5-7]。

(一)产业学院独立性不足,校企共赢局面难实现

现有产业学院多为在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地方本科高校与域内主导产业中的龙头企业共同投资创办,其办学主体成分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要求通过办学独立性来保障产业学院的自主经营性质和重大事项的自主决策。但囿于教育立法进度滞后于办学实践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体系缺少赋予产业学院独立法人地位的法律依据,我国现行的《民法典》《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法律,都缺乏相契合的法人制度,因此在实践上,如将产业学院视为学校的二级学院或内设机构,它便无法获得独立法人资格,使得产业学院在办学独立性方面面临制度性障碍[7-9]。首先,产业学院管理者独立决策的难度增加,管理效率低下。多数产业学院虽有权力运行的组织架构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及实施细则,但在办学实践过程中,面临关乎办学主体切身利益的决策时,利益相关者总是秉持趋利避害的心理寻求可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方式,使得前期拟定的决策规则难以付诸实施,增加了管理者独立决策的难度,更遑论高信效度的决策了。其次,产业学院办学融资渠道窄化。产业学院实现长足发展的物力和财力保障源自民营资本的接续投资,而投资回报率最大化的实现是民营资本持续参与投资办学的根本动力,因此产业学院的营利性以及科学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产业学院获得稳定且持续的资源供给的现实选择。然而,由于产业学院独立法人地位的缺失及现行法律对产业学院营利性运行模式支持不到位,企业参与办学所获利益缺少长期可靠的保障,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参与产业学院办学的动力源,障碍了产业学院的纵深发展。目前,世界不少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探索出各自有效的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合作教育”、英国的“现代学徒制”等,都是通过国家相关法律,对产教融合的运作给予强力保障[10]。基于此,从我国国情出发,目前产业学院建设中的相关法律制度也应尽早完善。

(二)现代化治理结构和方式缺失,产业学院治理机制低效

如前所述,产业学院是政、行、校、企等多元办学主体以消解人才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为利益诉求,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价值导向,合教育、产业及社会为一的利益共同体[11]。以此为基点,产业学院治理的实质即办学主体对场域内资源、利益和权力进行权衡配置,实现治理能效的“最大公约数”,这一治理结果的实现需要学校、企业、政府等多元办学主体在利益博弈和政治互动过程中达成“1+1>2”的协同效应。然而,各办学主体权益配置的不均衡性阻滞了产业学院治理机制的高效性。本次调研的31个产业学院,建有理事会的仅有8个,建有董事会的有2个,其余21个产业学院中,尚未建立明确组织机构的有10个、由学校二级学院院长负责管理的11个,这两类产业学院实际都是执行高校行政管理制度,缺乏自主决策权,难以直接对接市场需求,最终导致产业学院的协同效应难以实现。其次,权力结构差异导致办学主体参与产业学院治理和共享办学效益的机制缺陷。如“强政府”型产业学院治理模式中,政府作为产业学院的发起者和促保者,立于权益分配的主导地位,在产业学院治理过程中偏重于强制性的行政手段,不仅使产业学院的董事会等决策管理机构形同虚设,而且忽视了学校的办学利益和企业的投资效益,使得产业学院治理机制因缺乏“集体联动”陷入低效性、混乱性的窘境。

(三)产业学院运行成本高,办学效益低

产业学院兼具教学、实习、实训等高校育人的基本职责和科研攻关、产业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职能的双重功能,而这些功能在实现过程中涉及的人员、场地、设施等多样生产要素的价格成为产业学院运转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产业学院特殊的办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办学投资呈现持续上升趋向,然而产业学院现行管理结构的复杂化以及成本约束机制缺失等问题使得办学的成本收益比呈现低迷现象,降低了产业学院的办学效益。在此次的调查中(图1),行业企业投资方对产业学院的核心诉求首先是人才需求(90.30%);
其次是深度利用师生科研能力,进行技术创新(64.50%);
接着是提升员工专业水平(51.60%)和节约运行成本(54.80%)。这与张志东的调查研究结论有所出入[12],主要表现在运行成本方面需求的递增,可能是由于近两年产业学院逐步成熟,但运行成本不断投入给企业造成一定压力。此外,产业学院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其内部管理机构设置的多层级性和复杂性,为了满足各方利益关系的沟通调和之需,相应地也就需要聘用更多专职管理、协调的工作人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持产业学院良性运转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等。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产业学院的运行成本,导致办学效益低下,成为产业学院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桎梏。

(一)完善法规政策体系,优化产业学院发展环境

现有政策法规体系的不完善对产业学院的市场化运作和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安全隐患,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应通过修订完善相关法规政策文本,并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地实施,以确保产业学院能够在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中可持续发展[13]。首先,国家应加快有关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法规,明确产业学院独立法人地位,并在有关产业学院运转、收益分配、监督等方面给予明文规定,为产业学院的独立决策、运营以及现代化治理机制的建立等提供法律保障。其次,国家应尽快修订完善有关社会资本参与办学的法规政策,在合理宽化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学院办学路径的同时,建立便于社会资本进退有方的产权流转和保护机制,避免社会资本因投资办学而遭受非法侵害,解决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后顾之忧,进而增加产业学院对社会资源的吸引力[14]。另外,各级地方政府还应通过积极完善并落实面向投资产业学院的企业制定有关税收优惠、财政补助等方面的激励补偿措施,进一步优化社会资本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的制度环境。

(二)建立现代化治理机制,释放多主体协同共治效应

建立产业学院现代化治理机制的关键是在法规框架内,形成以完善内部制度设计为基础,在决策、执行以及监督反馈等方面相互制衡的现代化治理体系(图2)[15]。首先,依据权利制衡原则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度,以吸纳企业高管、政府人员、学院教职工、学生的方式优化董事会成员结构的同时,根据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职能属性以及办学主体的投资比例明确人员配比及其参与学院决策和管理的程度与话语权,规避由于权责交叉、利益冲突等产生的多头管理风险,实现“分权制衡、民主管理”理念下的多元主体协同共治[16-18]。其次,应坚持依法治理的底线思维,建立推进产业学院良性运转的监督管理机制,从企业、教职员工、学生、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机构中优选人员组建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决策的合规性以及相关措施的落地实施情况等,同时通过党务校务公开制度提高与学院运营相关的财务、基建、资产管理、纪检监察等方面的透明度,消减产业学院运营过程中的机会主义,提高现代化治理能效。

(三)多措并举降成本,提高产业学院办学能效

产业学院办学过程中存在多成本支出,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理论视域内,一旦成本支出超越办学收益,维系产业学院正常运转的经济基础就会土崩瓦解,因此合理降低产业学院办学成本就成为当前紧迫且必要的事项[19-20]。首先,依据就近原则将产业学院建在产业集群区域内或附近,距离的拉近既利于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一定程度上也可以降低域外企业“搭便车”的概率,进而减少产业学院在教育教学、实训研发、人才招聘等方面的成本支出。其次,产业学院应在融合教育公益性和企业营利性的基础上,建立益于削减办学成本的系统且精算的成本核算制度,对财务报告、资金支出、收益分配等作出原则性规定,并将办学成本控制贯穿学院建设、社会服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另外,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资产的专用性与成本支出呈正相关[21-22],因此要采取积极措施解锁资产的专用性,实现“一物多用”,进而达到降低办学成本的目标,如将实训基地直接建立在企业内部以解锁企业场地资产的专用性,将企业淘汰的老旧设备安置在学院实验室以解锁物质资源的专用性等。

(四)充分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建立多元联动的教育体系

首先,建立校企人才双向学习机制。加强产业学院教师培训,校企共建教师企业实践岗位,学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企业教师进入高校进修,校企师资定期开展交流、研讨、培训等业务,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图3)。学校老师积极融入相应企业文化中去,通过与学生共同参与企业的各个生产环节,提炼教学和科研素材,并在课堂教学中将企业的需求和企业文化传给学生,让学生提前了解行业情况。邀请企业导师参与到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人才培养环节,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以便让人才培养方案更适合现代产业行业的发展要求。其次,建立校企双导师制度。建立校企双导师联合授课、联合指导,尤其是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如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课程的指导工作,学校导师负责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教学,企业导师负责岗位技术教学,以及协助指导现场教学,学生在企业生产实践和学校学习相互交替,学用结合。及时将企业先进技术革新案例引进课堂,或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授课,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以项目制课程开发为核心,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最后,设立产业学院教师特设岗位。设置区别于现有人事制度的产业学院教师特设岗位,推进教师激励制度,选聘行业协会、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产业学院任教,维持产业学院教师队伍的稳定。

猜你喜欢 产教办学校企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10期)2021-12-26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山西教育·招考(2021年8期)2021-12-17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今日农业(2021年16期)2021-11-26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1期)2021-04-13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山西教育·招考(2019年10期)2019-09-10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年6期)2019-05-28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商周刊(2018年22期)2018-11-02

推荐访问:因应 之策 困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