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适与傅斯年

 铁血老枪 2023-11-12 发布于上海

聊了胡适的两个“敌人”了,辜鸿铭和冯友兰。这集开始聊些他的“朋友”。


胡适与傅斯年

胡适与傅斯年

傅斯年,出身于山东聊城一个世家大族,祖上是清朝第一位状元傅以渐,当过康熙的老师。

他本人是好学之人,和陈寅恪在德国留学时是最爱学习的两个人,不像别的留学生经常参加社交活动,他和陈寅恪就是专心治学,不为拿到学位的那种纯粹的非功利的学习,非常了不起。后来还娶了陈寅恪的表妹。

傅斯年有一件事必须介绍——五四游行总指挥

这里先说下,五四运动为啥清华没有参加。

原因之一是,离得太远了。

那时的北大,在旧址红楼,离天安门广场2.6公里,走路半小时就到了;

胡适与傅斯年

北大旧址红楼距天安门近

那时的清华,就在现在的地址,离天安门广场14.6公里,走路得仨小时。

胡适与傅斯年

清华距天安门较远

说回傅斯年。5月4日下午,3000多名学生聚集到天安门前,其中被公推为游行示威总指挥的傅斯年是亲自扛着大旗,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半小时后,游行队伍前往使馆区,在东交民巷西口被巡警阻拦,于是学生向美、英、法、意四国使馆递说帖,可惜四国公使无一出面。

因为当天是星期天,老外不上班。

不过好歹有参赞出面了,对学生表示下同情。四个学生代表——傅斯年、罗家伦、段锡朋,另一个可能是张国焘——被推选进入美国使馆,留下说帖。

四个人与老外交涉的时候,学生大部队在使馆外面等了俩小时。

大家突然意识到:怎么我们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通行还得得到外国人的允许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自由通行呢?大家于是对交通有了怒气,把矛头对准了交通总长曹汝霖。

学生们群情激奋。傅斯年起初劝学生们不要激动,后见情势无法控制,就也举起了大旗,冲向了曹汝霖的宅邸赵家楼。

由于在曹家没有找到曹汝霖,于是学生们把怒气撒在了正在曹家做客的驻日公使章宗祥身上,打了他一顿。之后有学生在汽车房里找到了一桶汽油,泼到小火炉上,顿时大火熊熊。

运动达到了高潮。

大火烧起,傅斯年眼见到了这个地步,就干了件聪明事儿:把写有学生代表名单的日记本丢到了火里。

最终,北洋政府现场抓了32名学生,当然大部分是北大的,包括段锡朋、傅斯岩(傅斯年的弟弟)、许德珩等人,没有傅斯年。

第二天,学生们商量下一步对策。选临时主席时,一个叫胡霹雳的陕西人冲了上来,往傅斯年脸上就是一拳,傅眼镜被打飞。傅大怒,晃着胖胖的身体一脚把胡霹雳踢到了台下,紧接着又跳下台,骑到胡霹雳背上照着脑袋“咣咣咣”狠狠地抡了几拳。据说胡被当场击晕。后来有人问傅斯年打架胜利的秘诀,傅说是自己肥胖的身体乘以速度。

也就是这一架的直接原因,让傅斯年与五四运动彻底断绝了关系。当然傅斯年不希望走暴力运动路线是根本原因。

可能也是因为这事,傅斯年决心不跟政治走得太近,终生既不加入国民党,也不加入共产党

毛主席曾经说过:胡适、傅斯年、钱穆是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反动政府控制的知识分子。


下面就说胡适与傅斯年的故事。

1917年胡适到北大教书时二十六七岁,在讲授中国哲学史时,胡适一反常规,直接从周宣王讲起,引来一片争议声。但傅斯年对同学们说:

“这个人书虽然读得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要闹。”

若干年后,胡适说:我这个二十几岁的留学生,在北大教书,面对一群思想成熟的学生,没有引起风波,原来是孟真(即傅斯年)暗地里做了我的保护人。

其实傅斯年不仅辅助胡适平稳实现了教书的落地,在若干年后还辅助胡适平稳实现了北大校长职位的落地。这是后话。

傅斯年甚至很早就提醒胡适注意成名之后的压力,可说是胡适最得意的弟子之一。

但是在对日本人的态度上,傅斯年曾发文与胡适绝交。当时胡适不是说过“要征服中国人必须征服中国人的心、劝中国放弃东三省”等主张嘛,傅斯年对此很不爽,发文与胡适绝交。后来两人做了一次长谈,隔阂得以消除。

抗战胜利以后,教育部长朱家骅希望傅斯年出任北大校长傅斯年说自己不能胜任,推荐了胡适,蒋介石同意了。

于是1946年6月,胡适从美国回国就任北大校长。傅斯年辅助胡适在北大校长任上落地,到9月底才离开了北大,算是将胡适扶上马后又送了一程。

1947年元月,蒋介石请傅斯年吃饭,提出请胡适当国府委员兼考试院长。傅斯年知道胡适不愿意,就替胡适解围,说:由北大校长兼国府委员,不合大学组织法;再说北大校长太忙,关系整个北方大学的水平等等。

1948年8月,胡适给刚从美国治病回来的傅斯年写信,诉苦说北大校长不想再当了;解铃还须系铃人,你推荐我当的校长,把铃铛也给我解了吧。

这年年底,在北大成立50周年纪念前夕,胡适坐上南京派来的飞机,做了“不名誉的逃兵”。在南京的夜,胡适与傅斯年对坐愁城,一起饮酒浇愁,共同背起了陶渊明的诗:“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转眼来到1949年的元月,傅斯年告别胡适离开南京,到台湾大学当校长。不到两年后的1950年底,病逝于台大。

胡适发文怀念:

傅斯年对我始终最忠实,最爱护;他的中国学问根底比我高深,但写信时总是自称“学生斯年”;当别人攻击我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为我辩护,说你们不配骂适之先生,意思是只有他自己可以骂我。

从这里可以看出,傅斯年一生基本上都是在维护胡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