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素问 · 移精变气论篇”朗读十七

 幽默的数据线 2023-11-12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同理,书,听上百遍之后,它的意思自然也会明白了。因此,多听多读《黄帝内经》后,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它的内在精神,而且可以达到平衡和疗愈身心的作用。

       下面请听素问 · 移精变气论篇【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申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

       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内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帝曰:善。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

       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

       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图片

       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兇兇,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帝曰:愿闻要道。

       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到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

       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

       岐伯曰:治之极于一。

       帝曰:何谓一?

       岐伯曰:一者因得之。

       帝曰:奈何?

       岐伯曰: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帝曰:善。

     【本篇说明】:

       1、“移精变气”,即转移病人的精神,并改变病人气机的运行。

       2、“祝由”,古代医治病人的方法。即通过专职人员用赞美、恭敬之真诚语言,取悦元神。同时,引导病人忏悔己过,改过自新。多类似于现代的心理疗法。

       3、“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即面部气色感应太阳之阴与晴,脉息感应月亮之盈与亏。色脉感应四时之阴阳变化,不符合季节者为病色病脉。

       4、“治之极于一”,其“一”为阴阳混合之太极元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即元神存者无忧。

      【温故而知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