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钓鱼城,上帝折鞭处

 dawn的图书馆 2023-11-12 发布于贵州
钓鱼城,上帝折鞭处

蒙古西征

上帝之鞭

自十三世纪以来,蒙古人在呼伦贝尔草原迅速崛起,马蹄声撼动着整个欧亚大地。1219年,成吉思汗剿灭花刺子模、波斯,越过高加索山,一直打到黑海北岸;不久,蒙军兵分三路卷土重来,北路侵入孛烈儿(波兰),西路占领马扎儿首都马茶城(匈牙利),南路渡过多瑞河攻入奥地利,直抵威尼斯,所过之处,城市、古迹乃至文明的火种,变成一堆堆飘荡着灰尘、散发着腐殖味道的瓦砾。成吉思汗之孙蒙哥由此赢得了原本属于匈奴人的“上帝之鞭”称号。

钓鱼城,上帝折鞭处

蒙古攻宋

1234年,蒙古灭金,开始筹划灭南宋之战。两年后,蒙军兵分三路伐宋,其中阔端率领的西路军连破兴元、利州、剑门关,攻入成都。蒙古军队对四川的进攻,可谓顺风顺水。南宋城池大多建在台地上,这此传统城池一旦被“来如天坠,去如电逝”的蒙古骑兵偷袭,守军往往首尾难顾。

在四川,蒙古人延续着一贯的屠杀政策,面对手无寸铁的百姓,开始了近乎疯狂的屠杀与洗劫。事后,宋将贺靖重返成都城仅在城中就收录骸骨140余万具,城外更是尸横遍野难以统计。

钓鱼城,上帝折鞭处

余玠像

宋朝的劣势直到一个叫余玠的武将的出现,才得以扭转。1242年,余玠出任四川宣谕史,主持四川防线,鉴于蒙古骑兵游走无定,川西平原又无险可守,余玠采纳冉琎、冉璞兄弟建议,在四川建立山城防御体系,以地形遏制蒙古骑兵的速度。

1259年2月,蒙古大汗蒙哥率大军十万,从宝鸡人大散关,由汉中进入四川,意图一举攻下钓鱼城,瓦解山城防御体系。这支蒙古军队拥有着骑兵、步兵、炮军、水军、一支号称“山地劲旅”的山地作战部队以及从世界各地掠来的能工巧匠,军中的炮石火器、攻城器械、架桥造船器具更是数不胜数。不过,在固若金汤的钓鱼城面前,蒙哥还是占不到丝毫便宜。

钓鱼城,上帝折鞭处

钓鱼城遗址

在1259年4月,蒙古大军向钓鱼城一字城、奇胜门、护国门、小东门、镇西门发动潮水般的攻势。同年6月,汪德臣单骑到城下喊降,话音未落,城上的炮石铺天而来,汪德臣被擂石击中,死于军中。

连月的攻战不克使得蒙哥颇为恼怒,先锋汪德臣的战殁更令他愤懑不已。7月,合川大旱,蒙军士兵、马匹病死者不计其数。蒙哥令士兵在西门修建高台,台上接起桅杆,上有木车,想看看钓鱼城为何如此固若金汤。木车刚升起来,城上火炮、飞石宛如雨下,扑面而来,桅杆被打断,蒙哥为炮风所震(也又说被擂石打中),在送到重庆缙云寺的路上一命呜呼,临终前留下遗诏:“赭城剖赤”“尽诛之”不可一世的“上帝之鞭”在钓鱼城下低下了高昂的头颅。大汗的惨死激起蒙古军疯狂的报复欲望,据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记》中的记载,蒙军护送蒙哥灵柩北归,见人则杀,沿途惨死者竟达2万余人。

蒙哥死后,蒙古大军陆续撤离钓鱼城,其弟阿里不哥图谋帝位,忽必烈其时正领兵攻打鄂州,匆忙引兵北还,行至蒙古开平府,决定先发制人,自立为大汗,这就违反了蒙古召开“忽里勒台”(即部落大会)推举大汗的传统,呼伦贝尔草原重新陷入战乱之中,忽必烈用时5年时间,才重新统一蒙占各部。

钓鱼城,上帝折鞭处

历史被改写

而远征在外的旭烈兀,此时已将蒙古军旗插在了叙利亚国首都大马士革的城头上,听得蒙哥的死讯,也匆匆返回呼伦贝尔草原,只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蒙军才未能打进非洲。

饱受蒙古铁骑蹂躏的中亚人与他们的国度文明,才得以在战火中保存下来,蒙古人划定的世界格局,刹那间土崩瓦解。钓鱼城之战的影响已远远超越了中国范围,在世界史上占有重要一页。而对宋朝而言,忽必烈的退军使得南宋王朝苟延残喘二十余载,宋理宗和他的大臣们在一片歌舞升平和蟋蟀的争斗声中,继续着骄奢、闲散的末日生活。

开城投降

1279年正月,钓鱼城十万军民降元,忽必烈不得不违背蒙哥的遗诏,下诏保全城中百姓安全,十万余军民以一种体面的方式告别了他们曾经为之鏖战了数十载的国度自蒙军兵犯四川以来,历史的年轮已整整驶过了52个年头,南宋四川的600万人口,仅余60余万,在大多数人眼中,南宋王朝孱弱不堪而四川军民则用死亡、战乱书写着南宋史上最为惨烈与最具韧性的章节,展示着历史最为嗜血的一面。黄昏,我走下钓鱼城,阴霾的乌云在山顶变幻无定,晚风骤起,褚红色城墙矗立在嘉陵江畔,在乌云的笼罩下显得愈发惨淡,如同一页页被染红的史书。

喜欢的朋友记得点赞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