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说谎

 写下即永恒 2023-11-12 发布于广东



十一月半的香港天空蓝得让人心生喜悦:简单、敞亮。
——像个不再说谎的人。


三十五岁以前,我可没少说谎。
有善意的谎言,也有纯粹的撒谎,不管它是为了自保还是图省事儿,或是说场面话,反正——
那时候觉得说谎没什么大不了,反倒是完全不说谎有点儿不可思议,显得格格不入。

那一年秋天来临前,人生有个很大的变故,我忽然发愿:从此不再说谎了。


起念是一瞬间,细则是渐渐明确的:
不确定的事情就说 “没想好”,不虚与委蛇;
不赞同的事情就说“我不这么认为”,或是笑笑不说话;
被问问题,要么不说,说就说真话。



举个例子:
比如有一天我迟到了,是因为本来就不想参加这个聚会,下意识磨蹭。
但是既然得去,去了说“我迟到是因为不想来”显然找打,说“别的事儿拖住了”“闹钟没响”则是谎言,怎么办呢?
我就说:“对不起,我迟到了。”——不解释。

其实,只要不把“提供合理解释”的义务硬是扛在自己身上,很多谎是根本没必要撒的。
而且我意识到,拒绝为每件事提供解释之后,我渐渐变得更加忠实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


再比如狮子一度很迷某款游戏,一进门书包丢地上直奔ipad。他爸就把ipad藏起来了。
他进门儿找不着直发急,问我。
三十五岁以前的我也许会哄他:“你爸藏的,我找不着,不如先做功课?”这是说谎,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因为他要不就是翻箱倒柜地找,要不就是写着作业惦记着ipad。

真实情境中的我说:“爸爸藏起来了。放学应该先做功课,做完功课,我拿给你。” 狮子出生时我已经三十八岁,他从没见过说谎的妈妈。
于是他知道:事实简单又明了,妈妈说的每个字都是真的;耍赖央求无益,做完功课就可以得到ipad。
所以他能让自己平静下来面对现实,也能安心做功课。

为了不说谎,我发展出了前所未有的拒绝功能。

比如有个只一面之缘的人在微信上要求来我家做客。
而我素来像大型猫科动物那样领地感极强,只会邀请很熟很爱的朋友来家。

香港有句著名的敷衍语:“得闲饮茶!”可以很大声很热络地叫出来,其实毫无吃饭喝茶的诚意的,双方都会一笑置之。
而我永远不可能随便对一个人说“有空来家里玩哈”,但凡邀请的就是真心邀请,不想你来的就一定不说。

对方主动提出来家里,这让我为难了一分钟。
这一分钟里,我完成了内心的辨识并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我不愿意,而且不能假装愿意。
“改天来哈”固然可以把日期推向无限遥远的“改天”,我心里却知道那是谎言;一句虚幻的承诺只会给自己平添负累。
幸好已经决定了不说谎,事情就简单多了。于是我说:“还是找个地方请你喝咖啡吧。”

我不说“家里很乱”或是“最近孩子们忙考试”——不负责提供解释,也就没必要说谎。
“短平快”式的拒绝简洁又真实,态度明确,永绝后患。

十二年间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起初也曾担心“不说谎”导致得罪人,偶然间看到一句话,说“这世上大多数人都是你得罪得起的,越怕得罪人,越容易得罪人”,由此释然。

不说谎,忠实于自己的内心,坦然向世界展露,其实也是对自己真心珍视的人一个诚恳的交代。
你不用揣测,也不必怀疑;我无须伪装,也不矫饰——省去关系中不必要的沟通成本,让彼此轻松的才是真爱。

我曾经很用力地想让别人不要讨厌我,还是失败了。
我的努力里有虚假的笑容和包装过的话语,因为徒劳,散发出绝望的气息。
在所有绝望当中最绝望的则是:甚至连我自己都开始讨厌我。

然而在这些年的“不说谎”之后,整个世界渐渐变成秋日的天空:简单、敞亮;我也剥去了自己身上的壳,越来越自然地接纳一个“就是没法被所有人喜爱”的自己。

这感觉真是舒服得不得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