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药还没发明的冷兵器时代,战士们大多以刀枪、弓箭等武器交手搏斗,尤其是弓箭作为远程杀伤性武器,得到广泛使用。不过外界好奇,为何古人打仗时不大规模使用毒箭?毕竟敌人就算没被箭射死,也会毒发身亡。事实上,古代战场之所以少用毒药,除了成本问题之外,还有3大考虑,包括实用性低、违背道义以及难以拖垮敌军。 ![]() 古人打仗很少使用毒箭,背后有诸多考虑,首先是成本问题,由于每次作战使用的弓箭多达数十万计,若想制成毒箭,光是采集毒药的高昂成本,以及浸泡毒药的旷日费时,就让军队却步,更何况行军打仗都不见得能吃饱,花这么多钱在毒箭上,不切合实际。 其次是实用性低,在近代化学和细菌武器出现以前,古代没有象样的毒物用来制毒,即便是天然毒物也数量有限,加上毒药没办法长时间储存,且制作过程繁琐,很可能需要用到毒药时,多数已经失效或是毒性大减,倒不如将预算用来买装备。 第三是违背道义,古人打仗讲究师出有名,喜欢打着正义的旗帜讨伐敌人,大规模使用毒箭只会被世人所唾弃。再者,古代君王发动战争多是为了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一旦把人通通毒死,就算打胜仗也没人可以统治、为自己所用。 最后对于部队来说,被毒箭毙命的敌军,充其量只是减员,但若是对手发炎重伤,势必无法战斗,还要连累部队照料、增加粮草药品等消耗,使整体机动性更差。基于「重伤一个敌人,等同于消灭三个敌人」的道理,少用毒药才能大幅减少敌军战斗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