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偶尔挨饿有好处?这些病可能都是“撑”出来的!早“饿”早获益

  平凡的人 2023-11-15 发布于内蒙古

“贪吃”是很多人都有的一个小毛病,偶尔遇到美食多吃一口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每天都要吃撑才罢休,问题就来了~

这10种病可能是“撑”出来的

✿胃病:长期过量进食,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促使胃酸过度分泌,诱发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

✿骨质疏松症:长期饱食会使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这会使骨骼过分脱钙,造成骨质疏松。

✿心梗:饱餐后为了消化吸收食物,血液会重新分流,更多地流向胃肠道,使心脏冠脉供血相对减少。在冠脉狭窄的基础上,一旦供血减少,就会出现心肌供血不足,甚至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神经衰弱:晚上吃过多的食物会刺激大脑神经细胞兴奋,最终使我们无法正常进入睡眠,时间一长,如果休息不好,就容易导致神经衰弱。

✿肥胖症:暴饮暴食会导致一次性摄入过多能量、难以消耗,体内能量失衡,就会导致脂肪堆积。

✿糖尿病:长期过量饮食很容易出现肥胖的问题,这不但可能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还可能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肾病: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急性胰腺炎: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癌症:长时间大吃大喝,大量摄入蛋白质和脂肪,也容易增加结肠癌、乳腺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几率。

适当“挨饿”有好处!

了解了饱食的坏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挨饿”的好处——

01

适合人群

肌肉较壮、身体超重、腰围过大、血脂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且控制食量能力较差、工作忙碌没时间调整饮食的人。
02

禁忌人群

孕产妇,抑郁症和晚期肿瘤患者,身体过度消瘦、营养不良的人,年龄在 18 岁以下、70岁以上,以及患有胃肠疾病、严重心脑血管、精神障碍、慢性感染疾病的人,不宜贸然尝试,应咨询医生。
03

进食方法

✿隔日断食法:一天正常吃,隔天食量降到25%~50%。

✿5:2 断食法:一周中有5天正常吃,其他不连续的两天为断食日,食量降到25%~30%。

✿果蔬汁断食法:1个月内选择不连续的2~5天断食,只喝白开水、果蔬汁和蔬菜汤,每日摄入热量控制在300~500千卡。

✿日内断食法:一天的16个小时中不吃东西,其余8小时正常进食。做到早餐晚点,晚餐早点,且食物丰富、热量足够、休息质量高,才能发挥真正的健康效益。

断食期间,食物应以低热量、高营养为主,如果蔬和清淡的汤、粥等。
04

适当运动

在“挨饿”期间不宜久卧,可多走路和调息行气(食气或吞气),达到“气满不思食”的状态,防止因肠胃过度空虚而引起不适。

在此期间,我们可以常咽津、多喝水。

中医把咽津的过程叫“玉液还丹”,可收到于脾健胃、濡润孔窍、润泽四肢五脏、强肾补元、滑利关节和补益脑髓的功效。

适当增加饮水量,则有助于肠胃养护。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