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联合国糖尿病日——您想知道的糖尿病知识这里都有!附:宣传视频

 理想心愿图书馆 2023-11-15 发布于云南






图片

联合国糖尿病日

World Diabetes Day' WDD

了解风险 了解应对

2023年11月14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年11月14日

是第17个联合国糖尿病日

也称世界糖尿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

“了解风险,了解应对”

图片

我国是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最新流行病学调查(TIDE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8%,患病人数近1.3亿,且年轻化趋势明显。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旨在向民众宣传糖尿病防控知识,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

一、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图片

  二、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图片

在成年人(≥18岁)中,具有下列任何一个及以上的糖尿病危险因素者即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1、年龄≥40岁;

2、有糖尿病前期(IGT、IFG或两者同时存在)史;

3、超重(BMI≥24kg/㎡ )或 肥 胖(BMI≥28kg/㎡ )和(或)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4、静坐生活方式;

5、一级亲属中有2型糖尿病家族史;

6、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7、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8、血脂异常 [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 mmol/L和(或)甘油三酯(TG)≥2.22 mmol/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

9、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10、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11、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或伴有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临床状态(如黑棘皮征等);

12、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图片

  三、糖尿病常见症状有哪些?

图片

01

饥饿感

由于体内的糖分被当作尿糖排出体外,患者吃进去的东西无法维持身体的需要,会出现饥饿感。

02

吃得多

因体内的糖分作为尿糖排泄出去,吸收不到足够的热量维持身体的基本需求,会常常感到异常的饥饿,食量大增,但依旧饥饿如故。

03

手脚麻痹、发抖

糖尿病患者还经常会有手脚麻痹、发抖以及手指不灵活等症状,还会有下肢麻痹及腰痛的表现。

04

疲劳

糖尿病患者总是会无缘无故地感觉疲劳,特别是上下楼时,疲劳的感觉会更加明显。

05

视力下降

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也会受到影响,看不清楚东西,起身时会有眼前发黑的现象,看东西十分模糊,可突然出现近视眼或老花眼的症状。

06

体重迅速下降

生活中如果饮食正常,但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迅速下降,需要考虑是否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

07

口渴

糖尿病患者会出现口渴的症状,这种口渴即使在喝水之后也不会有所缓解。由于患者大量喝水,还会出现多尿的症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糖尿病的症状因人而异,如果您有任何健康疑虑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图片

  四、如何诊断糖尿病?

图片

1.具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即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且随机静脉血浆葡萄糖≥11.1 mmol/L。    

2.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7.0 mmol/L。

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

如果没有典型糖尿病症状,需改日复查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或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来进行确认。

五、糖尿病有什么样的危害?

糖尿病的危害主要在于其严重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致死、致残率高,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1.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乳酸性酸中毒等等,这些急性并发症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性。

图片

2.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大血管病变,主要为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二是微血管病变,主要累及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尤为重要。发生糖尿病性肾病,病人会出现浮肿,尿中泡沫增多或者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甚至尿毒症等;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人会出现视力下降或模糊,甚至失明等;糖尿病心肌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和猝死。三是糖尿病足,主要是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严重者可导致截肢。  

图片

六、糖尿病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图片

饮食

应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做到“三减”——减盐、减油、减糖。适当增加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全谷类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减少精加工谷类摄入,尽量减少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富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则应严格限制。

运动

建议每周至少有5天,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监测

监测留意可能的糖尿病症状,如过度口渴、频繁排尿、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伤口愈合缓慢、视力模糊和缺乏精力。

药物、教育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糖监测。

图片

七、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


运动口诀:“一、三、五、七”

1.“一”代表:饭后一小时以后

2.“三”代表:活动30分钟

3.“五”代表:每周至少活动5次

4.“七”代表:运动脉搏不超过170-年龄

运动形式:

1.合并高血压/冠心病:在血压≦160/100mmHg时方可运动,选择节律比较缓慢,上、下肢大肌肉群活动项目,如太极拳、散步等,避免憋气动作或高强度运动,应循序渐进。

2.合并糖尿病足:存在溃疡的糖尿病患者可进行非负重运动。运动形式:毕格尔运动、踝泵运动、空中踩单车运动等。

3.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

  • 跳舞:跳30分钟可消耗热量为165卡。

  • 爬坡快走:30分钟可消耗热量320卡。

  • 慢跑:30分钟可消耗热量295卡。

  • 游泳:以自由泳为例,30分钟消耗热量255卡,1小时为510卡。 

  • 骑自行车:时速低于16公里,骑30分钟消耗热量145卡。 

  • 家务:做30分钟家务,如种花、除草等可消耗热量165卡。

注意:活动量大或剧烈活动时需警惕低血糖,外出运动时携带糖果及糖尿病急救卡。

图片

八、如何预防处理低血糖

1.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为低血糖。

2.低血糖表现为心慌、焦虑、冷汗、发抖、饥饿感增强等,严重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3.有低血糖反应时,首先监测血糖。       

4.备含糖食物,出现低血糖时,立即口服15-20克糖类食品(如:半杯果汁、2大勺蜂蜜、3-4片饼干、葡萄糖片6片等)。

图片

九、糖尿病足如何进行护理

1.每天检查足:皮肤是否干燥、皲裂,有无损伤、鸡眼、胼胝(老茧)、嵌甲、感染等迹象,如发现红肿、疼痛时,及时就医。

2.洗脚:用温水(37度以下)洗脚,不要泡脚,浅色毛巾擦干包括脚趾间水分。

3.修剪趾甲:趾甲不要留过长,不宜修剪太短。剪趾甲时横向直着修剪,避免两边修剪过深,以防嵌甲发生,造成感染。

图片

4.皮肤护理:皮肤干裂者,洗完脚后,涂抹貔虎护理膏或霜,禁止涂抹足趾甲间或伤口上。

5.鞋子的选择:选择脚面宽、足底厚、透气性好、包裹性好、平底舒适的休闲鞋、运动鞋或棉鞋。

6.袜子的选择:天然材料,如棉线、羊毛等;袜口不宜太紧,袜子内部接缝不能太粗糙,做到每天更换。

7.不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局部热源,以防烫伤;不赤足行走,以防外伤。

十、糖尿病患者饮食需注意有哪些?



糖尿病的膳食原则是“总量控制、营养均衡”,也就是在限制总热量的前提下,尽量使“食物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均衡,除了含糖食品需要严格限制以外,大多数食物糖尿病患者均可享用。

图片

1.推荐的烹饪方法有:炖、清蒸、清炒、凉拌、煮、煲,不推荐的烹饪方法有:煎、炸、红烧、勾芡等。

2.全谷物和杂豆类占主食的1/3(每日摄入100克左右)。

3.蔬菜的升糖指数明显低于水果,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500克。

4.荤菜首选鱼虾、家禽类,适量食用畜肉,减少肥肉摄入;畜肉类脂肪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较多,猪肉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应适量食用。

5.每日保证300克液态奶或相当量的奶制品摄入。

6.水果:血糖控制平稳时方可食用;食用时间在两餐之间;200克水果和25克主食交换;建议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如:苹果、橘子、猕猴桃等(一般水分越多含糖量越低)

7.饮酒:不推荐饮酒;警惕饮酒后诱发无症状性低血糖,避免空腹饮酒。

图片

十一、如何正确预防糖尿病?

图片
01

合理饮食

     避免高糖、高脂肪、高盐、高热量的食物,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控制饮食量,避免暴饮暴食。

02

适量运动

     经常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增强身体代谢能力和免疫力,并有助于控制体重。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戒烟限酒、保持心情舒畅等,这些都有助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04

控制血糖

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或血糖异常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血糖检测,及早发现并控制血糖异常。

05

避免久坐不动

     长时间坐着不动容易导致身体代谢异常,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因此要尽量避免长时间坐着不动。

06

保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因此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和压力过大。

具体的预防方法,大家可以参考这个“500111”法则

5:每周运动5天,每天至少运动半小时

0:不喝含糖饮料

0:晚饭后不再进食

1:肥胖的人每餐减少1两主食

1:每天蔬菜摄入至少1斤

1:每星期最多外出就餐1次

此外,预防糖尿病的另一个关键是重视筛查。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当及早开始进行糖尿病筛查。筛查结果正常者,建议每3年筛查一次;筛查结果为糖尿病前期者,建议每年筛查一次。

图片

    总之,预防糖尿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同时也要注意定期检查血糖和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控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免费领取糖尿病科普宣传视频方法

1.点击下方关注基层医药卫生家园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