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应被遗忘的新四军(32)席卷淮海(下)

 兰州家长 2023-11-15 发布于甘肃

淮宝战役正在进行时,日军却乘罗炳辉率主力北出淮宝、后方空虚之机,向津浦路东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8月下旬,天长、六合等日军据点开始封锁消息,禁止商人往来;各敌伪组织、绥靖区紧张备战;日军网罗了皖东的大批汉奸、土匪、叛徒、逃亡地主做其耳目,日伪还昼夜赶印了大批反动宣传品。

8月27日,天长、来安、六合等日军据点开始增兵。同日,日军从苏州、武进、南京和镇江等地抽调了熊谷师团、岩松师团、铃木部队和伪江浙皖绥靖司令任援道部一部,共一万七千余人,向皖东合围。9月5日,日伪军以来安、六合、天长、高邮、明光、五河、张八岭共七个据点为依托,分兵七路,向津浦路东地区猛攻。

根据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部署,开辟淮宝地区的部队,除留张劲夫率10团保卫淮宝新区外,7、8团均返回路东,会同兄弟部队参加反'扫荡'战斗。

日军发现了罗炳辉的意图,出动飞机轰炸正在渡三河南下的新四军,但未能遏止罗炳辉部返回皖东。

南线,日军沿六(合)马(集)公路北犯,与新四军交战于马鞍山,在9月6日早晨攻陷竹镇。

西南线,日伪军一部带军犬40条,迂回雷官,进抵竹镇。这路日军与南线部队合并后,快速向半塔进犯。

东线,日伪军出天长后兵分两路,经十八集、石梁、新街,进犯汉涧,于9月6日拂晓与新四军江北军政干校1队激战整日,形成对峙。敌人在黄昏向半塔进犯,与江北军政干校增援部队混战一夜。

六合的日伪军向汉涧增援,与新四军在釜山激战整日。6日,敌人攻陷半塔、大田郢。北线,五河之敌占领双沟后,向自来桥进犯。

西线,来安之敌先隐蔽集结于舜山集,在6日经屯仓,进占自来桥。

至此,日寇基本顺利地实现了第一期战略部署。从9月6日起,日本侵略军在数十架飞机的配合下,兵分十几路,在根据地内往返穿梭,纵横'扫荡',寻找新四军主力决战。日伪军高度机动,各路相距只十公里左右。只要其中一路发现新四军,就立即进行各路合围,造成决战态势。高邮湖上,日寇则有三十多艘汽艇游弋,向苏中陈毅部戒备。

然而,在根据地人民的支持下,罗炳辉率主力,时分时合,时伏时动,迂回穿插,巧妙周旋,有时几乎是与日伪军并肩而行,而敌全然不觉。同时,新四军发动群众,严惩汉奸,以堵塞敌人耳目;坚壁清野,以制造敌军困难;小部出击,以主力猛击敌人侧后;速战速退,以避开敌人合围;时而奔袭,时而隐伏,共作战65次,歼敌六百余人。日本侵略者劳师辗转,处处挨打。结果,由日军军事专家们苦心设计的'扫荡'计划,只得告吹。预定一个月的'扫荡',只撑了12天,便匆匆收场。

9月,罗炳辉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4、第5支队司令员。

1940年10月12日,深谋远虑的毛泽东,会同朱德、王稼祥发出《对华中部队行动方针的指示》,指示皖东新四军部队应加速部署向西防御,坚持皖东根据地。

果然,桂顽乘根据地空虚,在10月间越过淮南铁路东犯,连占大马厂、复兴集、周家岗。第4、第5支队坚决反击,经11月11日激战界牌集、陈集、王山头,守住了皖东根据地的西方门户。

在斗争中,淮南抗日民主根据地得到很大发展。12月,路东地区开展扩军运动,主力部队扩大了一千九百多人,地方武装扩大了1500人。到1940年年底,仅津浦路东农抗会、妇抗会、青抗会、商抗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就拥有会员十七万多人。

在淮北津浦路东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的同时,留在淮北津浦路以西的部队,重新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司令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政治部主任萧望东。第4纵队辖3个旅7个团和1个保安司令部,计一万七千余人,担负对西防御任务。第4旅旅长刘震,政治委员康志强,所辖11团团长盛士坤,政治委员朱世金,12团团长王德荣,政治委员王德贵;第5旅旅长滕海清,政治委员孔石泉,所辖1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张太生,14团团长姚运良,政治委员黎同新;第6旅旅长谭友林,政治委员赖毅,所辖16团团长张永远,政治委员李廷杰;17团团长刘子仁,政治委员蔡永;18团团长吴信泉,政治委员方中铎。另设豫皖苏边区保安司令部,司令员耿蕴斋,政治委员吴芝圃。

为配合华北八路军的'百团大战'【①1940年7月,为打击日伪军分割封锁抗日根据地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克服国民党内存在的投降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附近据点,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战役。这场战役从8月20日起,历时三个半月。八路军在地方武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紧密配合下,共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二万余人、伪军五千余人,俘日军二百八十余人、伪军一万八千余人,拔除据点二千九百多个,破坏铁路四百七十余公里、公路一千五百余公里,缴获各种炮五十余门、各种枪五千八百余支(挺)。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一万七千余人的代价。日军在遭受打击后惊呼:'对华北应有再认识。'由于八路军参战兵力达115个团,史称'百团大战'。】,八路军第4纵队在9月积极出击,牵制敌人。

第6旅在萧(县)永(城)宿(县)地区出击日伪军,屡获胜利,10月7日,第5旅一部进袭宿县南面的芦沟集伪和平救国军第2支队,毙伤伪军百余人;第4旅12团攻打了怀远县常家坟伪军据点及西胡山伪军据点。

第4纵队的一系列进攻作战,沉重地打击了敌人。日伪不得不出动重兵,'扫荡'路西地区。

1940年11月16日,驻徐州日军第13军之第12独立混成旅团,以及驻蚌埠、宿县之日伪军共五千余人,附汽车70辆、坦克二十余辆,在空军掩护下,分路西犯涡阳、蒙城等地。驻该地区之国民党军何柱国部、马彪部、李盛宗部等闻风丧胆,迅即向太和、阜阳方向溃逃。

4纵司令员彭雪枫、参谋长张震正确判断敌情:沿宿(县)蒙(城)公路西犯之敌必攻板桥集,即令第5旅滕海清部在板桥集组织防御以阻击来犯之敌,迟滞西犯之敌,支援友军。

第5旅当即在板桥集又加宽寨墙1丈5尺,并在顶端修筑了碉堡与交通壕,连接各掩体。全体指战员同仇敌忾,摩拳擦掌,以逸待劳,准备迎头痛击敌人。

板桥集大战,一触即发。

果然不出所料,沿宿(县)蒙(城)公路西犯之日军五百余人,以及伪军第15师千余人,向板桥集猛扑过来。

11月17日8时许,敌人进抵板桥集外围,并迅速展开,对板桥集形成半包围态势。10时,敌人兵分两路,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从东南和南方同时发起冲击。面对气势汹汹、不可一世的敌军,第5旅全体指战员义愤填膺,毫无惧色。

当敌先头部队一部,在'膏药旗'的引导下,进入第5旅火力圈内,伏击部队的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敌人应声倒地,被歼而止。敌后续部队又连续发起冲击,第5旅指战员沉着应战,一次又一次地将敌击退。敌人恼羞成怒,又集中兵力向东门12连阵地攻击,在其施放的烟幕掩护下蠕动前进。待敌进到围墙根时,12连开火还击,并将炸药包和由七百多个分散捆绑的集束手榴弹,如急风骤雨投入敌群,炸得敌人鬼哭狼嚎,尸横遍地,战地上空硝烟弥漫,遮天蔽日。

第5旅阵地上一片欢腾,并加固工事准备敌人反扑。下午1时,疯狂的敌人又一次组织猛烈攻击,敌人的子弹、掷弹筒炮弹,如雨点般地向第5旅阵地倾泻。在此前后,敌出动数架飞机对板桥集和第5旅阵地实施扫射、轰炸。敌人用猛烈的火力压制第5旅还击,并有少数敌人乘机越过围壕,爬上围墙。在战况十分紧张之际,英勇顽强的第5旅指战员奋力反击,并与爬上围墙的敌人展开肉搏战,仅有少数敌人侥幸退逃回去。

激战至黄昏,经过第5旅反复冲杀,数倍之敌屡攻屡败,付出了惨重代价。而第5旅阵地坚如磐石,岿然不动。但不甘心失败的敌人,又增派了部队蜂拥而至,企图包围板桥集,再次猛攻第5旅。

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势,滕海清考虑到在敌后进行平原游击战,又面临敌众我寡的不利境地,利于敌机械化部队行动,坚守板桥集的第5旅警卫营只有四个连队,且已苦战整整一天,多次将敌击退,并歼灭了相当部分敌人。如继续坚守下去,旷日持久,粮弹接济将出现困难,同时会增大伤亡。若被敌包围,后果是非常被动和危险的。为保存有生力量以利长期持久再战,绝不宜计较一地之得失,滕海清遂决心率部趁着夜色苍茫之际,顺着西门外的'抗日沟'迅速撤离板桥集,到该集西北的大赵家,与来援的13团1个营会合,准备吃了晚饭后再向涡阳以东的曹市集方向转移。

就这样,第5旅坚守板桥集的阵地防御战宣告结束。敌军进占板桥集后,不见第5旅踪影,当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滕海清率部在大赵家吃过晚饭后,正整装待发、准备再转移时,纵队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白浪带领纵队特务团两个营突然来到,要求滕海清部配合特务团,统一由滕海清指挥,重新夺占板桥集并加以坚守。当时,滕海清真有些茫然,因为他从未接到'坚守'板桥集的命令,敌人进攻时,他也未向纵队首长要求派部队增援解围。白天整整一天的战况、与敌拼杀的情景在滕海清的脑海里浮现。

正在沉思中,白浪对滕海清说:'撤出板桥集,纵队首长还不知道。板桥集不能让敌人占去,今夜将它夺回来!'

滕海清不禁长舒了一口粗气说:'板桥集高墙深壕,易守难攻,我警卫营4个连坚守一天,多次与进攻之敌激战血拼,二千多敌人对我军无可奈何,且伤亡甚众。现在由我们现有的这点部队,而且警卫营略有伤亡,也十分疲劳,这样去攻击,恐怕难以奏效。况且部队既无攻坚的准备,又缺乏登攀的器材、工具,仓促投入战斗,势必徒增伤亡!'

但白浪还是坚持原意,要求夺回板桥集。

滕海清也盘算开了:如果从锻炼部队的角度出发,发扬第5旅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光荣传统和顽强的战斗作风,袭击立足未稳之敌,也未尝不可。当晚 11时,第5旅进到板桥集南边围墙外,特务团的部队在东,滕海清率两个营在西,一声令下,同时向敌发起攻击。

敌人依据工事,且居高临下,拼命防守,连续不断的密集火力交叉扫射。这时,皓月当空如同白昼,第5旅等部队没有可用于掩护进攻的地形、地物,因而更有利敌人防守。滕海清他们几次进攻均未能奏效。

战至18日凌晨,滕海清问白浪:'夺取板桥还有没有希望?'白浪沉默良久,摇摇头说:'没有希望了。'滕海清断然决定:拂晓前,各部迅速撤出战斗,以防敌人在天亮后实施反击。

18日拂晓,滕海清与白浪各率部队,分头向西北曹市集方向转移,途中都同在行进中的日伪军遭遇,从而展开激战。

事后查明,该部敌伪军计划在17日下午分别抵达宿县西南的南坪集集中后,于18日拂晓出动西犯:一路经芦沟集、赵集、唐南集,一路经双堰集、陈集、王集,均在飞机、坦克掩护下向西推进。这正是向涡阳、蒙城进犯的敌军主力。今天敌我双方在途中遭遇,真可谓冤家路窄,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滕海清当机立断,命令部队迅速展开,抢占有利地形,立刻开火,打敌一个措手不及。

正在进军的敌人毫无准备,仓促还击。顿时,枪声大作,炮声隆隆。敌人惊慌失措,乱作一团,坦克横冲直撞,低空飞行的敌机也慌忙爬向高空。

滕海清又命令部队趁机出击。英勇的第5旅指战员,如猛虎扑羊,怒吼着冲入敌群。枪炮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第5旅的勇士们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数倍于己之敌打得狼狈不堪,乱逃乱窜。激战至10时,敌人边打边逃,在仓皇中向涡阳败退。

与此同时,特务团在王集也同敌人遭遇,双方展开了激战,并反复冲杀。数架敌机飞临上空,一颗颗炸弹落在阵地上,硝烟弥漫。特务团机枪手抓住敌机超低空俯冲的时机,以交叉火力将一架敌机击中,坠毁在蒙城以北的石山子,创造了华中敌后抗战中步兵以轻武器打下日军飞机的光辉战例。

敌军不敢恋战,也向西退走。至此,一场惊心动魄的遭遇战,以敌军的溃退而告终。

经过两天一夜的鏖战,第4纵队进行了阵地防御战、攻坚战和遭遇战,打得英勇顽强,取得了毙伤日伪军一千二百余人,击毁敌汽车、坦克19辆,击落敌机一架的辉煌战果,八路军光荣殉国和负伤者共三百余人。

战后,纵队首长彭雪枫、张震给予参战部队很大鼓励,并在敌机残骸前合影留念。这是一架385号轻型轰炸机,日本昭和十四年二月造,驾驶员等三人当场毙命。1940年12月初,第4纵队首长命师部通信连连长高震远率人护送敌机残骸,先到涡阳,后又转到洛阳展览。沿途运输路上和展览时,第4纵队的光荣战绩都受到参观者的纷纷赞扬,也受到驻洛阳之国民党军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的表彰。【《新四军·回忆史料》(1),第402-404页。】

不应被遗忘的新四军(32)席卷淮海(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