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断断续续看了电视剧 周末无事,漫步胡同,闹中取静, 穿越时光隧道,可感受历史变迁。 或有名胜古迹、文艺场所,可细细品味; 或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百姓情趣, 去年首都博物馆的 《读城——发现北京四合院之美》展 提起京味儿,离不开“胡同”或“四合院”,老北京和很多外地人对胡同有着特殊的感情。 有种说法,“胡同”一词来自蒙古语Hottog,即水井之意。北京的胡同最早起源于元代,最多时有6000多条。而“北京”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明代,比“胡同”晚了一个世纪。 根据侯仁之先生的描述,元大都城共有11座城门,城内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民居住区。居住区中又有等距离、多为东西走向的若干条胡同,从而组成了整齐的城市街道体系。 “以步代尺”,元朝还对大街、小街和胡同制定了具体宽度标准,大街宽24步(约合37.2米),小街宽12步(约合18.6米),胡同宽6步(约合9.3米)。 昨天我去东四那边的胡同,特意走步量了量,确实是6步左右,加上两边的杂物,大约也就是3辆车的宽度。 东四三条 马可·波罗曾对元大都的街巷赞不绝口, “周围皆是美丽道路,行人由斯往来, 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 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 随着改朝换代和各种原因,从明清开始,胡同的规格就不那么严格了,很多胡同的名称也一再变更。 藏经馆胡同、柏林胡同一带 但不变的是,大多数胡同离闹市很近,但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经过岁月的洗礼,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更显时间的流逝和穿越的历史沉淀之感。 特精选自己出去过的8片儿北京胡同, (此8片胡同,非八大胡同哈) 绝对没有南锣鼓巷的人山人海, 和亲们分享! (部分为广义的胡同,含有街巷在内) 当各大热门景点一年四季人山人海, 当四合院正在成为记忆, 城市里的天际线开始让人感到压抑, 不妨去胡同走走看看, 感受下历史的味道、记忆的味道, 人情的味道…… ps上篇“秦晋之好”推送,感谢大家热情转发和支持,福利送给行动力极强的这位: 相关推送: 北京(部分推送): 我准备了6年,最爱的帝都遛娃地一次分享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