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条文中存在争议的地方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炙甘草各三两,炮附子一枚。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这条条文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上 1800 年来仍然有很多医家对这条条文的解释不能服众,这里我会以全新的角度为大家解读我对这条条文的认识。 首先给大家讲解一下这条条文有争议的地方。 第一,发汗病不解。病不解有几层意思,有的医家认为病不解是指表证不解;有的医家认为指表证已解,但是又出现了新的证候。 第二,反恶寒者。反恶寒者就是反而更加恶寒的意思。本身表证就恶寒,发了汗以后反而更加恶寒,因为发了汗以后,如果表证已经解了,本应该不恶寒的。现在不管表证有没有解,反正比原来更恶寒了。 第三,疑非仲景方。有人认为在传抄的过程当中,一些人把自己的观点加进去了,认为这个方子根本就不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原方,或者原文根本就没有这一条。学习《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我们将会碰到很多疑非仲景方的地方,《金匮要略》里面就更多。 我在喜马拉雅已经上传了《金匮要略》讲解的所有内容,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听一下,虽然说我在《金匮要略》的解读,没有像《伤寒论》这么详细,但是大致已经解读得差不多了。《金匮要略》叫解读,但是讲解伤寒的音频称为张胜兵品《伤寒》,“品”就是要细嚼慢咽,反复地推敲,所以《伤寒论》讲得会比《金匮要略》详细一些。 很多医家认为本条是第 29 条条文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有的大学老师给学生讲课时,根本就不讲这条条文,直接跟学生说,第 68 条条文没有必要讲,你们回过头去看第 29 条条文就行了,这两条说的是一个意思,但我不敢苟同。 第 29 条条文,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后面所说的“若胃气不和,诸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这是第 70 条条文。看第 70 条条文:“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 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说第 70条可以参照第 29 条条文里面的少与调胃承气汤,还可以说得过去。但是第 68 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说要参考第 29 条,说跟第 29 条说的一模一样,我不敢苟同。 第29条条文讲的是阴阳两虚的表证,而且是在误用了汗法的情况下。什么叫误用?就是本身应该顾及阴阳,例如补阴阳后再发表,或者说非要表里双解的话,也不应该单独用桂枝汤来治疗,而没有兼顾阴阳两虚,直接用了桂枝汤来攻表,就造成了发汗以后阴阳更虚的情况。 阴阳并虚就出现阳虚的甘草干姜汤,以及阴虚的芍药甘草汤证,它是先补阳后补阴,并没有阴阳两补,和第 68 条的药甘草附子汤的阴阳两补是不一样的。且第 29 条补阳用的是甘草干姜汤,本条根本就没有用到干姜,用的是附子。附子和干姜不同,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是完全不同的。 为什么呢?看一下第 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这是下之后又发汗,汗后出现肾阳虚,虚阳上越的干姜附子汤证。 再看第 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这是汗后心阳虚,用的是桂枝甘草汤。 同样是汗后,同样是阳虚,肾阳虚用的是干姜附子汤,心阳虚用的是桂枝甘草汤。第 29 条是脾阳虚为主的阳虚,用的是甘草干姜汤。都是阳虚,只是阳虚的脏腑不同,用的方子不同。 如果按照大学教材所说,或者是某些医家所说,此条仅仅是之前第29 条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为什么要把干姜换成附子呢? 第29条为什么先与甘草干姜汤,再与芍药甘草汤,要先补阳后补阴呢?为什么不直接阴阳两补?第 68 条就是直接阴阳两补,而且把干姜换成了附子,能说第 68 条就是第 29 条条文的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吗? 如果只是另外一种表达形式,张仲景有必要在这里多列一条条文,且列到第 68 条,与第 29 条相隔这么远,而且用的方子都不一样。 说它们是一样的,这种解释能服众吗?显然不能。为何不能?听我讲解。 张仲景是先补阴还是先补阳,还是阴阳两补,先攻里还是先解表?他早就给出了大法。且看第 91 条条文。 第 91 条条文: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这条说的是无论表证、里证,谁先急先救谁。如果里证急就先治里,表证急就先治表。同理,如果是阴阳两虚,阳虚急就先补阳,阴虚急就先补阴。如果阴阳两虚的程度相同,那就阴阳两补,这就是张仲景的法则。 遵循这种法则,第 29 条的条文是阴阳两虚之候,阳虚为急而阴虚次之,所以先以甘草干姜汤补阳,后以芍药甘草汤养阴。从缓急轻重的角度讲,第 29 条是先补阳后补阴,而第68条是直接阴阳两补,因此两条条文根本不一样。 第 29 条补阳用的是甘草干姜汤,干姜是张仲景温脾阳经典用法,用甘草干姜汤证明了第 29 条条文里的阳虚是以脾阳虚为典型代表。但是第 68 条,用的是附子,附子和甘草与干姜和甘草,虽然可以补阳,但意义却完全不一样。张仲景用附子一般是以肾阳虚为主的虚证。 有人可能要问,凭什么说张仲景用附子来补肾阳呢?有没有依据呢?当然有,且看条文第 302 条条文。 第 302 条条文: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少阴病的轻证,可以说太少两感,也可以说是肾阳虚外感,用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和本条的芍药甘草附子汤何其相似,仅仅只是芍药的不同。麻黄附子甘草汤治疗太少两感,或者素有肾阳虚外感,而少阴病的里证不明显。以二三日无证,这个无证不是没有症状,是里证不明显。所以才用了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 芍药甘草附子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是不是只有一味药的不同?可以大胆推测,很有可能第 68 条条文所讲的阴阳两虚是以肾阳虚为主要矛盾,而并非以心阳虚或者脾阳虚为主要矛盾。 所以我不敢苟同第68条是所谓的脱胎于第 29 条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仔细分析就明白附子和干姜的不同,以及阴阳两补和先补阳后补阴的不同。 02 应当如何理解第68条?既然如此,来解读一下这一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第一种情况,病人素体阳虚,而且是肾阳虚,得了外感病,医生用了发汗的方法,这个病人并没有完全好。这里的病不解,不是表证没有解,而是指病人还是有病,甚至这个病发生了变化,或许更严重了,因为误用了汗法。 误用了汗法,又分几种情况:第一,汗不得法,就是发汗发得太过;第二,汗不得时,本来虚人伤寒建其中,应该要先补然后来发汗或者是表里同治,根据情况来具体选择先补后汗,还是表里同治,但是第 68条并没有遵循这些法则,而是直接发汗,造成了严重后果。 所以可以想象,第一种情况,病人本身肾阳虚,应该用先补肾阳,再用解表的方法,或者是表里双解的方法,这样才是正治之法。但是直接采用了发汗,出现病反倒加重了,变成了其他的证型,所以它出现了反恶寒者。反恶寒不是有表证的恶寒,而是发汗之后,伤阳之后的阳虚而寒,更加阳虚了,所以后面说虚故也。 既然是阳虚而寒,虚故也,那么肾阳虚就补肾,心阳虚就补心,脾阳虚就补脾阳,但这里用了芍药甘草附子汤。通过以方测证,说明不仅阳虚,还有阴虚了。因为通过发汗,伤及营阴,再加上病人本身就阳虚,发汗又使阳虚进一步加重,于是就出现了阴阳两虚,就应该用阴阳两补的方子,阴虚和阳虚的程度都差不多,没有哪一个急哪一个缓,因此就直接阴阳两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如果用正治法就可能是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也就是说有个病人肾阳虚,又得了外感病,里证表现不明显,这时,可以用表里同治的方剂,麻黄附子甘草汤来治疗,微发汗就可以了。但是医生并没有遵循这一法则,而是什么直接给病人发汗了,所以发汗后就出现了病不解反恶寒。反恶寒是阳虚进一步加重的临床表现,因此,要阴阳双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来补。因为芍药、甘草酸甘化阴,附子、甘草辛甘化阳,阴阳两补,由于本为肾阳虚,因此保留了附子,而不用桂枝、干姜。 这是我对这条条文的第一种理解,或者说第一种分析。 第二种情况可能是病人素体阳虚又外感,但并不是麻黄附子甘草汤证,而是病人素体有阳虚,出现了外感而里证急,里证急就应该先治里后攻表。第 91 条已经讲述过了,当表证和里证同时出现的时候,哪一个急就先治哪一个。 第 68 条条文很有可能出现表里同病,而里证更急,本来应该先温里后发表,他先发了表,阳随汗泄,而阳更虚。汗发了之后营阴受损,出现了阴虚,导致阴阳两虚。所以治疗上应该阴阳两补,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第三种情况,一个本身就阴阳两虚的人感受了外感,应该阴阳两补、解表同时运用,或者说小发其汗。发汗太过则进一步伤及阴阳,而出现阴阳两虚,导致病不能好。所以第三种情况是阴阳两虚的病人发汗太过,而过汗伤阴使阴更虚,这个时候也用阴阳两补,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第 68 条就是一个误治!素体虚性体质的人,一定要分清缓急轻重,来采取表里同治,还是先治里后治表等,或者是发汗要小发其汗,不能发汗太过等。但是这一条,没有考虑到病人体质,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直接发汗,而出现阴阳两虚,而且这个阴阳两虚并没有先阳虚后阴虚。 这种治法是第 29 条说的,但是本条并没有用第 29 条的先阳虚后阴虚,说明阴阳两虚情况是没有缓急轻重的,所以采用了阴阳两补,这是与第 29 条最为不同的地方。 另外,本文必须和第 61 条、64 条来区分开来。第 29 条的甘草干姜汤是针对脾阳虚的。第 61条的干姜附子汤是针对肾阳虚,而且肾阳虚比较严重,虚阳上越。第 64 条是针对汗后心阳虚,用的是桂枝甘草汤证,而本条用的是阴阳两补,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第 68 条就体现得淋漓尽致。本来是要发汗的,结果汗发了,病还是病,人虽然表证可能没有了,但是里证更甚了,所以反恶寒,阳气伤得更多了,阴阳两伤了。所以这个时候要阴阳两补。汗不得法,或者汗不得时,都可以出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情况。 有的人问,芍药甘草附子汤和桂枝加附子汤有什么区别呢? 桂枝汤里加附子,治疗表虚漏汗,表证还在。而芍药甘草附子汤是阴阳两补,没有解表,说明表证已经不在了,如果有表证,肯定用生姜、大枣、桂枝。 有医家认为,比如《皇汉医学》这本书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凡下部之冷,专冷于腰者,宜甘姜苓术汤 ,专冷于脚者,宜此方。意思就是冷如果是在腰以下的,比如说腰中如带五千钱用的肾着汤。苓姜术甘汤就是肾着汤,在上条已经讲过,专门治疗脾阳虚寒湿腰痛的。如果冷在脚上,那就要用芍药甘草附子汤。 正因为这一句高度的总结,导致有医家认为芍药甘草附子汤是治疗下身冷的,比如宫寒、女人宫寒、女人腰以下冷、脚凉、冷痛。 这并不是张仲景的原话,是后世医家总结的,只不过我对后世医家总结的凡是绝对的结论,大多数是不服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绝对的东西,张仲景都没说得这么绝对,后世医家凭什么这么说?如果说得那么绝对,后世的学者学习的时候,会不会误导别人? 倪海厦在讲课中公开地说,凡下部之冷,专在腰者用苓姜术甘汤,专在脚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但真的是这样吗? 非也,显然不是这样的。如果这么绝对,世界上的法就有定法了,法无定法,何妨以不法法之。世界上没有那么绝对的规律。 芍药甘草附子汤治疗腰以下、脚下的冷痛,显然是可以的。但是,头上的冷痛,背上的冷痛,颈椎、肩周、肩部的冷痛,就不能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吗?显然不是。 所以不要那么绝对,越是说话绝对的人,漏洞越大,我们一定要客观地去评价。 芍药甘草附子汤可以治疗只要是阳虚,再加上阴血不足,或者是阳虚而血不养筋,出现了疼痛都可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不一定非在脚上。 所以后世医家用芍药甘草附子汤,目的并不是阴阳两补,而是止痛居多了。芍药甘草附子汤中芍药、甘草能够养阴,又能柔筋止痛,附子能补阳,所以阳损阴虚引起的所有筋急证,只要出现了两胫拘急,或者四肢关节筋脉僵硬,或者手足麻木胀痛,指甲不荣或胁痛,或目涩等,都可以用这个方子。中医诊断属于阴阳两虚,西医如不宁腿综合征、腓肠肌痉挛、面神经抽搐、脑中风后遗证、痉挛、先天性或者是萎缩性的肌肉的强直等,血管闭塞性脉管炎、血管平滑肌痉挛、血小板减少或者是过敏性紫癫、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特发性肾出血、慢性肾孟肾炎、关节损伤、骨质增生、腰扭伤、急性乳腺炎、慢性盆腔炎、附件炎、尊麻疹、类风湿关节炎等,只要证属于阴虚阳损,血不柔筋,统统可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来加减治疗,也就是说,它可以运用到内外妇儿各科。 我之前讲过用芍药甘草汤来治疗顽固性的三叉神经痛, 用其他药都没有效,用芍药甘草来加减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芍药甘草加附子汤,有一点点独活寄生汤的味道。因为独活寄生汤是治疗肝肾亏虚,下半身风湿,而芍药甘草附子汤可以治疗全身性的阳虚身痛,它也能治疗风湿,只不过以治标为主,因为它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并没有完全兼顾到,但是温阳止痛柔筋还是没问题的。 我在临床中用这个方子止痛,止的最多的是癌症的疼痛。癌症晚期病人,都要用吗啡来止痛,但是我发现癌症病人晚期大多阴阳两虚,刚好符合芍药甘草附子汤证,所以有时候我会给癌症病人开 30 ~ 60 克药,然后再加甘草、附子来给他止痛。 当然我用这个方子止痛时喜欢加徐长卿,徐长卿要后下,有时候用15 克,有时候用 30 克,这种止痛方法比醋元胡、醋甲效果好得多。还有的用蝎子、蜈蚣去止痛,但是要想到通络止痛。癌症病人晚期一般脾胃也很虚弱,虫类药用多了之后伤脾胃,拉肚子,芍药甘草附子汤就不会有伤脾胃的弊端,而且对于阳虚患者来说,附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止痛作用。 甘草附子汤本身就治疗风湿病。原文: 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甘草附子汤本身就能治风湿,现在是芍药甘草附子汤,还多个芍药。只不过甘草附子汤里加了祛湿的白术,温阳的桂枝。张仲景用白术祛湿用得比较多。所以这个方子如果加了桂枝和白术还可以去风湿,而在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去风湿的时候,可以和甘草附子汤联合运用。 送一首毛主席的诗词给大家,和大家共勉。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希望大家和我一起,我们终有一天能够缚住这条苍龙! 张胜兵 武汉名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