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1贝母瓜蒌散 21.3.1.1组成 贝母一钱五分(5g),瓜蒌一钱(3g),花粉,茯苓,橘红,桔梗各八分(2.5g)《医学心悟》 贝母:川贝辛甘平,滋润性强,长于润肺化痰;浙贝苦寒,清热化痰,清火散结,适用于热燥痰。 瓜蒌:甘苦寒,质多液滑,恰合上焦之治,瓤中有隔,形象膈膜,能利气宽胸散结。 天花粉:苦甘寒,养阴生津,降火润燥。其根多润而近于滋,其实多液而近于滑。皮则甘缓轻松,恰合上焦之治。 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 橘红:辛苦温,气味虽厚,但质轻气清,温而不烈,散而不破,行气化痰。 桔梗:桔梗:苦辛平,体轻而升浮,提宣肺气。 21.3.1.2用法 水煎服。 21.3.1.3歌括 -。 21.3.1.4功用 润肺清热,理气化痰。 21.3.1.5证候 燥痰咳嗽。咯痰不爽,涩而难出,咽干口燥,苔白而干。 21.3.1.6病机 肺受火灼而成燥痰。燥痰在肺,肺失肃降,故见咳嗽痰粘;津伤液少,气道干涩,故咯痰不爽而难出;肺燥伤阴则咽干口燥;阴津不足,痰浊在里,则见苔白而干。 21.3.1.7方解 “湿痰治在脾,燥痰治在肺”。贝母辛甘平,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为君; 瓜蒌甘寒,润肺清热,通胸膈之壅,开郁结气闭为臣;佐天花粉润燥生津,清热化痰。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橘红利气散结,桔梗宣利肺气,共为佐药。 21.3.1.8加减法 1)兼风邪犯肺者,加桑叶杏仁以疏风散肺; 2)喉中作痒者,加前胡、牛蒡子以宣利咽喉; 3)肺火较甚者,加石膏知母清泄肺热; 4)热重伤阴者,加沙参麦冬以养阴生津; 5)咯痰带血者,加玄参、阿胶、仙鹤草以凉血止血。 21.3.1.9冉论 冉先德:燥痰之证多由肺阴不足,虚火灼阴而成。方以贝母清热润燥,止咳化痰为君;瓜蒌天花粉清热涤痰为臣;茯苓橘红健脾理气为佐;桔梗载诸药入肺,宣利肺气为使。 21.3.1.10图解 21.3.1.11宜忌 虚火上炎,肺肾阴虚之干咳、咯血、潮热、盗汗等不宜使用本方 |
|
来自: 新用户9362OW5Z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