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斑马线上看文明

 洋妈的桃花源 2023-11-16 发布于山西

斑马线上看文明

“礼让行人”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内容。的确,行人在机动车面前处于弱势地位,理应得到“额外的照顾”。

我们现在很多地方都在道路中央设置了隔离护栏,为方便行人通过,会在护栏中间隔一段开一个小口,中间再用“小桩子”进行隔断。这样一来,车是过不去了,行人甚至一些小型车辆稍微挤挤还是能过去的。这样做,总体而言对于缓解道路上汽车随意掉头引发的堵塞大有裨益。但是,时不时开出的小口子,让汽车在“礼让行人”的规则面前,不得不走一步停三下。

有些行人很自觉。发现车辆礼让了,快速通过,并且还会给礼让他们的汽车竖起大拇指点赞。而有些行人一点都不自觉。车都已经停下来礼让你了,还不赶紧过,优哉游哉像是要在大马路上过年似的,磨磨蹭蹭。等他过去,比等两个红绿灯的时间都要长,无形中也加大了交通压力。

此外,这里的礼让对象“行人”,不知是否包括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的情况。

按照字面意思,理应是不包括的。但是好多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的,也“冒充”行人,见缝插针强行通过,速度还非常快,危险系数极高。这个时候,你若是不礼让,发生了事故,那就是有理也要弱三分,麻烦不断。

礼让是相互的,人行道前刹一脚,斑马线上快一步。这样,才能真正展示斑马线上的文明。

至于骑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的“行人”,也烦请过斑马线时下车推行,成为此处真正需要被礼让的“行人”,更重要的是,安全保障比骑车抢那几秒钟的价值要大得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