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BA毕业后,我加入这家公司的缘起。

 飞虎兔 2023-11-16 发布于湖南
2015年冬季的缘起
常有读者问:所以Leo,从哈佛毕业后你在从事什么工作呢?是全职做「学长LEO」自媒体、写书和当网红吗?
非也。我欣赏那些才华横溢、个性鲜明、内容优质的全职博主和青年作家,尤其是旅行类目的博主——他们能边工作边探索这个星球的旖旎风景,着实幸福。
但我暂未有过全职从事自媒体和写作的想法,「学长LEO」是有一定偶然成分的无心插柳,是我珍视的生活的一部分。从哈佛毕业后,我继续选择加入年轻的、处于上升期的公司。这家公司便是一些读者已有所耳闻的金影科技,我的初始职位是首席战略官,一年后升任联席总裁。
成为金影的一员前,我和公司创始人侯小强先生已认识多年。仍在高盛“搬砖”时,我参与过数家国内头部互联网公司的融资项目,有幸和几位高管前辈成为忘年交。在2015年底的一次晚餐聚会上,我第一次见到了侯总。彼时的他已是国内互联网和媒体圈的风云人物,不但曾在新浪工作多年、缔造了新浪博客这一“大神级”的新媒体平台,还在盛大文学担任CEO多年,在职期间带领公司实现了逾十倍的营收增长。侯总当时刚离职盛大,开启创业之旅。

“侯小强出走盛大”“侯小强告别陈天桥(盛大创始人,前中国首富),出家拜释永信为师”“侯小强离职创业:把膝盖献给90后,要做中国的漫威”等新闻屡登热搜头条。

那时候,我正热火朝天地忙于“牛游果”的筹备上线,是这场晚宴上资历最浅的晚辈。我坐在餐桌一角,安静聆听大佬们谈笑风生。
我正听得入迷时,冷不防被人点名提问:
“Leo,刚听xx总说,你是国外回来的90后高材生,还在高盛呆过,现在创业了。跟大家说说你的经历啊?”
我顺着声音的方向看去,提问的正是侯总。被突然“袭击”虽有些忐忑,但在一桌前辈们友好温和的目光鼓励下,我还是尽量淡定、清晰地介绍起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与职场初探索。
待我话音刚落,侯总和另两位前辈竟带头鼓起了掌:
“小伙子不错,敢闯,有想法,有前途。咱们这帮老家伙不能光谈自己的事情,也得向这些年轻人学习啊,他们才是未来嘛!”
被深刻影响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几位前辈称赞,本已不太忐忑的我又瞬间不好意思起来……
这次晚餐聚会让我至今难忘。那不是觥筹交错的油腻酒局,没有华而不实的客套话,更没有商业应酬局上的别有用心、尔虞我诈,只有出色的职场前辈们谈论行业动态、探讨未来方向。他们的思想碰撞与交流,以及对我这个年轻后生的中肯评价和建议,都让我醍醐灌顶。
餐聚后,我和侯总也正式建联。在牛游果项目上遇到问题时,我偶尔会向侯总请教,而他也时不时转发些高质量的互联网/文化行业的文章给我,鼓励我工作之余“持续充电”。从2015年到18年春天的两三年里,侯总和他的团队快速发展金影公司,而我则是牛游果创业和哈佛求学两头并进。
当时虽尚未成为金影一员,但在项目层面上已有了互动。一是在侯总的引荐下,我结识了国内出版界传奇的“金黎组合”,在长江文艺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不如去闯》(2016年底上市的1.0版),二是从2017年上半年起,侯总邀请我作为“见习经理/海外顾问”,参与到金影公司的几个文学IP和电影投资项目中,这也是我首次身体力行了解国内的文化影视产业。另外,在2018年初,我经侯总介绍认识了十点读书的创始人林少,之后与十点合作推出了自己的原创课程。
可以说,侯总不但是一位资深而平易的前辈,更是一位提携了我的重要伯乐。他促成的几次机会让我探索了未知的领域、学到了新鲜的知识技能,帮助我屡次实现加速成长。

图片

我对“侯伯乐”心存感恩,也暗自期待着与他和他的团队有更多交流互动。
2018年5月初,我放暑假回到北京。一天下午,侯总约我在国贸喝茶。
“Leo,时差倒得怎么样了?有空的话,下午可以来我公司旁边坐坐、喝杯茶,一起聊聊。”
这一次谈话让我进一步和金影公司结缘。并且,不再仅以见习和兼职项目顾问的身份。这次谈话后,我做了审慎细致的思考,接着决定——在哈佛毕业后作为全职员工加盟金影。

开门见山的邀请者

与爽快回应的受邀人
五月的北京已颇有夏意,满城飘扬着杨柳絮,行道树的树叶由春天时的嫩绿变成观感更成熟、茂盛的碧绿。
我和金影的连结也类似由春入夏的季节更迭——由两三年的初识,逐渐发展到如今的互相熟悉、水到渠成。
侯总是说话做事从不兜圈儿的人。待我坐定、简单寒暄后,便开门见山:
“Leo,今天约你出来聊,主要想向你发出一个邀约。你已经很不错地收尾了人生第一次创业活动(牛游果),一年之后也要从哈佛毕业了。你之前说过想回国发展,那么,加入金影的核心管理团队如何?”
虽然见面前直觉已经告诉我,侯总可能会发出一枚口头offer,但如此直接坦率的邀请还是让我有些惊喜,兼具紧张。

图片

实际上,在回国度暑假前的一两个月里,我已开始思考毕业后的下一站,并且把金影公司放在了候选去处的前三名。
金影公司和我互相熟悉。甚至不夸张地说,在一起顺利圆满地完成了多个项目后,我们已经具备相当的相互信任,几乎到了对彼此知根知底的状态。从这家公司的创始团队、核心业务、投资方等具象因素,再到“气场是否相合”等抽象/玄乎的因素来看,我都对金影抱有好感。
即使侯总不如此提前量大地发出邀请(毕竟距离我毕业还有一年),我也很可能会在毕业前主动约聊他,探索与金影有关的更多可能。
“谢谢侯总的信任,您邀请我加入团队,我真的挺荣幸、挺惊喜的。想听您详细聊聊目前的想法?”作为一个效率至上的人,我也直截了当给予了积极的回应。
“那太好了。其实这些年我和公司的两位副总一直在关注你的发展,都非常看好你,觉得是个能力和态度都很不错的年轻人。金影创立有几年了,业务发展得比较快,接下来会有不少机会,不只是国内这个盘子,我们国外的分公司也在不断拓展。那么在团队的中坚力量上,我们就要吸引更多有才华的人加入进来,而且,要重点招募比较年轻的干将。你是我们一致认为非常合适的人选。考虑到你早就不是职场新手了,在同龄人中也算跑在很前面的,又是国外名校的高材生,所以我们想试一试,不会让你只当个部门经理、小组长,那样屈才了,成长得也慢。我想邀请你在毕业后全职加入金影,参与公司整体战略的制定和核心业务的拓展。而且,考虑让你直接汇报给公司的第二把手。在一些全新的、和国际有关项目上,你直接汇报给我……”
写这篇文章的今天,即使我已无法100%精确复原侯总当时的原话,但意思和细节上一定八九不离十。之所以记忆犹新,是因为这次会面直接开启了我人生又一段全新的旅程。那天见过后不久,我便果断、愉快地给侯总发了下面的信息:
“侯总好,再次谢谢您邀请我加入金影。我已考虑清楚,决定接受您的邀约。感谢信任,期待毕业后成为一名正式的金影人。”
图片
这篇文章选自我的第四本书《不如去闯2.0》。在这本书中我加入了哈佛MBA毕业后的职场经历与思考,当然,还有高中考耶鲁、在耶鲁和哈佛求学、在高盛“搬砖”和试水创业的故事和干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