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9年,国家组织了7万人在北京故宫里清理垃圾,历时9个月清理出清末以来近40

 阳春雪竹轩 2023-11-18 发布于内蒙古

1949年,国家组织了7万人在北京故宫里清理垃圾,历时9个月清理出清末以来近40年二十万吨的生活垃圾,很难想象当时的故宫是什么样子。

1949年,一个意想不到的大事件震撼了整个北京,整个国家,甚至是全球,那就是著名的故宫大清扫。

自八月中旬开始,便有谣言四起,说要在故宫进行大扫除。可直到九月初,当人们目睹大批职工涌入紫禁城大门时,这传闻才得以证实。

七万名清洁工人,他们将散布在紫禁城各个角落的垃圾收集起来,运往城外处理。

这些垃圾使人瞠目结舌,竟有二十五万立方米之多!其中不仅有英法联军侵略时留下的焚烧残骸,还有些已腐朽发霉的古董,能辨认出的有汉白玉雕刻、青铜器皿等等。

动员清扫的不仅有职业清洁工,还有来自各地的热心志愿者,他们自发前来报名,加入这个“万人故宫之旅”。

志愿者们主要负责宫殿外围的清理工作,比如剪除野草、清扫落叶,而清洁工们则进入宫内深处,将积尘多年的垃圾清出。

为确保文物安全,政府还特地派出了武警站岗,严防盗窃事件发生,文物鉴定专家也参与其中,对清扫出的文物进行分类保管。

一时间,紫禁城里热火朝天的景象让北京城民们扼腕叹息:想当年,这故宫是何等富丽堂皇!

其实,故宫大清扫的起因,是为了准备即将到来的开国大典。

上世纪初,辛亥革命后,清朝皇室退出,自此这座宏伟的古建筑开始年久失修。战火和时光留下的创伤日益明显:墙皮剥落,屋顶破败,满地狼藉。

于是,在文化部和北京政府的联合组织下,“故宫大清扫”正式启动。市政府调配了大批文物保护专家,他们对每一件文物进行检修,修补灰塑的裂痕,为失色的御窑瓷器上釉......

工作量之大,难度之高,可想而知。

除文物修复外,清洁队伍们还对建筑本身进行了翻新,绘有壁画的墙面重新粉刷,屋顶瓦片重新铺设,曾被战火烧毁的殿阁也得以修葺一新。

看着这古老的建筑日渐焕发青春活力,人们由衷感慨,故宫终究走出了战乱创伤的阴影。

如此庞大的清扫工程,持续了整整九个月才宣告结束,人们不禁想问,故宫的垃圾究竟有多少?

根据统计,这次清理出的垃圾高达二十五万立方米之多,几乎可以堆满一个足球场,其中既有皇室日常生活残留的生活垃圾,也有珍贵的丢弃文物。这些废品中的一些已毁损腐朽,但也有许多尚可修复。

现场清扫出的杂物中,令人惊奇地发现了一些残存的宫廷御膳器皿,上面甚至还留有色泽鲜亮的彩绘,这无疑为研究当时宫廷饮食文化提供了珍贵实物。

在参与清扫的志愿者中,出现了一些微小的插曲,有个热心的老人,在宫墙根清理时,挖出了一块汉白玉的碑角。他兴奋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运发现,怀里抱着就要带走。

幸好被工作人员发现并制止,向他解释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这才避免了盗窃事件。

故宫大清扫的意义非常深远,它恢复了故宫的旧貌,重现了这座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魅力。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往往可从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中看出。

一些参与清扫的志愿者由此产生了文物保护的兴趣,加入了此领域的工作,还有的人专门前来参观,目睹这历史性的清扫过程。

七万员工和志愿者无私奉献,展现出集体主义作风,他们默默无闻地付出,只为恢复国之瑰宝。正是这种精神感染和鼓舞了许多人,使这个时代的正能量弥漫开来。

一个时代的开始,往往伴随着旧的消逝和新的诞生。而故宫大清扫,正是新中国新开始的标志,它开创了文物保护事业的新纪元,也预示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曙光即将来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