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代官员的生活:“半天上班,一年休百日”,为何还有空写小说?

 思明居士 2023-11-19 发布于河北

“重读国学”第二季 预热篇3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说到,唐传奇的创作,可能和“行卷之风”,也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前,考生会把自己的作品到处送给人看有关。

而且唐传奇的很多作者,既是文人也是官员。这就不禁让我们感到疑惑,唐代的官员很闲吗?怎么还有空写小说呢?今天这一讲,我们来说说唐代官员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了唐传奇。

唐代官员的生活:“半天上班,一年休百日”,为何还有空写小说?

有不少唐传奇在结尾的地方,都会有一段内容,类似于今天书的“后记”。作者交待自己的写作缘由,比如,今天,我和几个朋友一块儿去哪里玩,说到了一件什么事,觉得值得写下来,于是我就写了这篇作品。诸如此类。

这种文字读下来的感受,就是这些唐代官员确实很闲,老是出去玩,玩过了,还兴致勃勃写文章。这种感受靠谱吗?我们结合其他史料看看。

先看看在唐代当官,基本的假期有多少。

汉代的官员五天放一次假,唐代官员改成旬休,就是每个月上中下三旬,各给休息一天。这么看,挺累的。但是唐朝其他的假多,有各种节令假日,而且每年五月份、九月份,考虑到气候宜人,适合出去玩,各给十五天假期。而且不是全国统一规定日期,也考虑到各地气候不同,到底选什么日子旅游,你们可以自己安排。

这样加起来,唐代官员一年休假的日子大概是一百来天,理论上和今天差不多。

那么唐代官员工作日的状态又如何呢?

在朝廷里做官,最舒服。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唐六典》里有记载:

唐代官员的生活:“半天上班,一年休百日”,为何还有空写小说?

唐代朝廷里的官员,早上日出时上班——这很早,夏天六点不到就要上班了;不过工作的时间只有半天。工作到中午,在单位食堂吃个午饭——吃饭的地方就叫“食堂”,和今天是一样的——吃完就下班了。

这是唐朝前期的情况,安史之乱后,改规定了。工作日也不要求你每天上班,隔天来一次就可以了,理由是,有的部门没事做,还有,食堂没钱,管不了这么多人的饭。换言之,不含节假日,唐代朝廷的官员是每两天工作半天。当然,如果排到值班另说。

这个隔天上班的规定,和唐传奇兴起的时间,基本重合。两者很难说没有关联。

这是在朝廷当官的情况。地方上工作压力会大一些。分早衙和晚衙,早衙是日出时开工,工作到11点午休;午休到太阳落山,晚衙开始,然后工作到夜里9点下班。所以地方上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的官员,比如县尉,往往怨气很大。高适、李商隐都有倾诉自己县尉当得很痛苦的诗。

朝廷的官调到地方上任职,更加受不了。白居易在朝廷做校书郎的时候,经常写些特别凡尔赛的诗,大概意思就是,我这人没什么追求,可是我日子过得好幸福哦。

唐代官员的生活:“半天上班,一年休百日”,为何还有空写小说?

后来白居易做了地方官,有次收到朋友一封信。朋友对白居易讲,自己出去玩了好几天,开心得不得了。白居易气得当即回了一首诗,从标题到诗句,羡慕嫉妒恨的心情,都是跃然纸上。

白头老尹府中坐,早衙才退暮衙催。

庭前阶上何所有,累囚成贯案成堆。

但是,官员们在地方做官,觉得很苦,这是自己的体验。别人看在眼里,感觉可能就不同。当时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大多不识字,没有能力留下记录,不过来唐朝的外国人多,会记下他们所看见的。

比如日本的圆仁和尚,他到中国来,对地方官早晚两衙的工作模式印象深刻,这和官方记载一致。但他还记录了一些细节,就有意思了。

圆仁和尚要办通行证,就类似《西游记》里唐僧那种通关文牒。早衙就到了,前面流程走完,人家告诉他,长官打球去了,我们知道,唐朝的上流社会喜欢打球,尤其是打马球。于是他只好等到晚衙再来,又是走了半天流程,最后等来一句话:“且归寺院,续有处分。”翻译成大白话:先回去,等通知。

唐代官员的生活:“半天上班,一年休百日”,为何还有空写小说?

这么看,唐代地方上基层办事人员固然很辛苦,地方官的闲暇,似乎还是挺多的。所以有些唐传奇是作者在地方官任上写的,也不奇怪了。

当然,唐代官员固然闲暇很多,但闲暇时的娱乐,可选择的也很多,不一定要写小说。不过有一种情况,除了构思小说、聊小说、写小说,好像还真难找到很好的替代。那就是出门旅行的时候。

现代交通太方便,别说古代了,就是有高铁之前,绿皮车的时代,有些事想起来都恍如隔世。古代出门,不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都太慢,即使你很有钱,那也要面对漫长的空虚和无聊。

偏偏唐代官员,在路上的时间又特别多。唐代的官僚制度实在已经很成熟了。所以朝廷清楚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官员,不能只在朝廷做官,不到地方去;也不能一直待在地方,不到朝廷来。一直在朝廷没做过地方官,会不了解基层的状况,容易瞎拍脑袋,制定根本没法落地的政策,所以要有地方工作的经验;一直在地方做官没到朝廷来过,则会格局小了,看问题层次低了,不能从全局出发思考问题。

还有,还不能让你长期在一个地方做官,免得地方官和本地大家族,形成利益共同体。

唐代官员的生活:“半天上班,一年休百日”,为何还有空写小说?

所以我们看一个唐代官员的履历,往往是先在京城做个很小的官,熟悉下工作,然后调到地方去,干一阵,如果干得好,再调回来。干得不好,也不会让你一直在一个地方待着。唐代官员的任期,和美国总统是一样的,四年一任,四年过去朝廷就会给你重新安排工作,如果没有安排,那就晾着了;安排了,那就上路吧,看这次去哪里。

大唐疆域辽阔,从前慢啊,车辚辚,马萧萧,一艘船儿慢慢摇,到自己任职的州县,要好长时间。而且路途很远,行李很多,走水路会比走陆路轻松很多,所以能坐船就尽量不坐车。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时候,人的创作欲往往会被激发出来。

有一篇很有名的唐传奇叫《任氏传》,后面我们会专门讲这篇小说。今天只说小说最后,作者沈既济交待了写这篇作品的原因:

沈既济说,某一年自己和几个官员,一起从长安出发,到东南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江浙一带去。慢悠悠的船上,为了排解寂寞,大家就讲故事,你知道什么奇闻异事,就给大伙儿讲一讲呗。沈既济讲了一个狐狸精的故事,大家都很惊叹,说这个故事值得写下来,于是沈既济就写了。

很多唐传奇就是这么写出来的。当然也有时候是作家听到别人讲的故事好,就写下来。

唐代官员的生活:“半天上班,一年休百日”,为何还有空写小说?

以上说的,是唐传奇往往是因为唐代官员闲暇而创作出来的。还有,写小说有时候会成为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

唐代后期,有著名的牛李党争,牛僧孺一党和李德裕一党。党争最激烈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篇小说,叫《周秦行纪》。

小说是用第一人称写的,作者自称,我名僧孺,姓牛,正是牛党领袖牛僧孺。

讲的是,唐德宗的时候,牛僧孺考进士落榜了,回家又迷了路,不小心走进了薄太后的庙里。这薄太后是汉朝的太后,刘邦的女人,汉文帝的妈妈。于是薄太后显灵了,看起来也不老,挺美的,和牛僧孺聊天,聊得投机,又喊来了一堆古代美丽嫔妃。

这当中,有刘邦的戚夫人;有王昭君;有南齐皇帝萧宝卷的宠妃潘玉儿,这位今天的名气不太大了,但唐朝还非常有名,关于她有一个典故:萧宝卷曾经为她在地上安置了许多黄金打造的莲花,让她在上面走,说她是步步生莲:还有一位更惊人,因为刚死还不太久,就是唐玄宗的杨贵妃。在场的,连信候的婢女,都是石崇为她送了命的绿珠这种级别的美女。

接下来,牛僧孺和这些嫔妃们饮酒、赋诗。别说,真不容易,不管哪个朝代的贵妃,倒是都会写盛唐以后才流行的七言绝句。

唐代官员的生活:“半天上班,一年休百日”,为何还有空写小说?

聊完了,该睡觉了。薄太后问:“今晚你们谁陪牛秀才过夜啊?”别人都不同意,杨贵妃没表态,薄太后对她说,你就别同意了,你和他一个朝代的,不合适。于是对王昭君说:“就你了,你是嫁给匈奴的呼韩邪单于的,而且他死后你又嫁给他儿子了,你可以自己决定。别人怕和别的男人过夜,丈夫有意见,你没关系。”

王昭君没办法,于是这晚就是王昭君和牛僧孺在一起。第二天牛僧孺继续上路,这些贵妃们给他送行,还舍不得,都哭了。

李德裕一党的人,猛烈抨击这篇小说,说牛僧孺让古代的贵妃陪自己过夜,这是疯狂暗示,他自己要当皇帝啊。写这样的小说,简直大逆不道。

当时皇帝已经是唐文宗了,他比较宽容,说这是假的,牛僧孺绝没这个胆子,一定是别人冒名伪作。所以这事也就没有往下追究。

这篇小说的作者到底是谁?今天也没有定论,只知道肯定不是牛僧孺自己。

唐代官员的生活:“半天上班,一年休百日”,为何还有空写小说?

现在时过境迁,牛李党争早就没什么人关心了,但看《周秦行纪》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古代文人一贯喜欢意淫女鬼,但一举网罗这么多美貌的嫔妃的,还真没有。小说文笔也华丽,细节也生动,一不留神,这篇成了唐代意淫小说之王。

好,结合上一讲和这一讲,总结一下:行卷是为了求官,拿小说当行卷,这是创作唐传奇最功利的追求;排遣闲暇时的空虚和无聊而写小说,这是创作唐传奇最淡雅的动机;此外,有时它还被用作政治斗争的手段。唐传奇就是在这样五彩缤纷的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

说完了唐传奇的创作背景,下一讲我们来介绍一个唐代非常重要的时代特征——唐代人的门第观念。唐朝社会的很多风气,唐传奇中的很多话题,都和这有关。

我们下一讲继续。

上期回顾:揭秘唐代科举:开放性选拔与推荐制的影响,是否公平?读完就懂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