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中何事?一首元曲,写尽浪漫清雅的生活

 绿窗花影 2023-11-19 发布于浙江

文/绿窗花影

古人大多有着隐逸情怀。

苏轼说,“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选择归隐田园,于山水林泉之间,晴耕雨读,与草木相知,青山相爱,成了古代文人梦寐以求的向往。

王安石在晚年时,隐居于南京郊外的“半山园”,他说“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啼山更幽”。

面对悠悠青山,享受人间清欢,获得内心的平静。这种幽静的生活,可以使人忘却前尘往事的纷纷扰扰。

今天,我们来读一首元曲。“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写得美极了。清丽婉转,宛如美妙的曲子,穿越时空,悠悠流传。

一起来欣赏张可久的这首《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首词写得华而不艳。它既不婉约,也不豪迈。如同一阵清新的山风拂面,格外怡人。

张可久所描绘的,是我所能想到的,最浪漫的山居生活。

宋人黄庚有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

辗转半生,失意落魄的诗人回归山居,静谧美好的山山水水,抚慰着他的忧伤。

数间竹篱茅舍,门前云雾缭绕,一整天都看不到生人。

听着松风拂过丛林,望见了绿涛起伏,俯身捡拾松枝落叶,慢悠悠地烧火煮茶。山中无事,困了就眠,早已不问世事,不管外界风云。

然而,饱经沧桑的诗人,也有感慨万千的时候。比如,当他登山临水,眺望远方时,他如此感叹道: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他说,我已走遍万水千山,厌倦了世情,望向苍茫的远方,想起千百年来,历史兴衰存亡,随着世事变迁,经历沧海桑田,如同繁华的春梦,转瞬即逝。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曾经繁荣昌盛的孔子家族,已是沉寂的墓地,周围长满了乔木丛林。曾经辉煌的吴国宫殿,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风尘里,只见遍野的荒草萋萋。那座清冷的楚庙周围,有几只乌鸦在飞来飞去,显得无比凄凉。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

一番感叹之后,收回了思绪,诗人说到了眼前的生活。这是令他满意的现状,有几间简陋的屋子,可以遮风挡雨,还有万卷藏书,这是精神上的富足。

到老了,终于返回山村,过上了真正想过的生活,旷达而自在。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十二个字,简简单单的,组合在一起,就非常风雅,使人莫名向往。

诗人自问自答,他说,山中能有什么事呢?无非是一些闲事。诸如,用松花酿酒,用春天的水煮茶。

这是一种怡然自足的心态,也是一种简单美好的生活。

补充一下,诗中提到的“松花”,当然是指松树的花。凡是在山边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它的模样,黄灿灿的,也茸茸的,粉扑一样,太阳一晒,会抖落出细腻的粉末。

书上记载,“松花粉,性味甘,温,无毒。主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也可以酿酒”。

至于怎么酿酒?大致是这样的,要把采来的松花,先晒干,揉出花粉,然后蒸熟,用绢布小心地包好,浸入一坛好酒之中,然后交给时间,等待酒与松花慢慢融合。

约数月之后,松花从酒坛里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就可以取出来品尝了。据说,对于润肺养心的功效特别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