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论“抗日大刀法”,弘扬黄啸侠宗师爱国主义精神

 金刚手菩萨 2023-11-20 发布于天津

“抗日大刀法”创编背景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黄啸侠宗师满怀抗日救国雄心壮志,他研究日军刺刀技法,与江南五虎之一林荫堂、蔡李佛名宿伦枝等共同创编了《抗日大刀法》,并将孙玉峰大师所授“罗汉门”刀法绝技贯入其中,专门克制日军刺刀,更与广东省国术会组建大刀法教练训练班,亲自传授抗日大刀法。有学员何宝光毕业证作为证明。《毕业证书》记录内容:“学员何宝光,现年17岁,顺德县人,在本会大刀教师训练班高级组修业期满,成绩合格,准予毕业,合格证书为证,广东省国术协会主席——李彦良。训练委员会委员:卢炜昌、黄啸侠、胡云焯、林荫堂,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即1937年12月23日)。”

图片

孙玉峰大师,罗汉门之巨子,为清朝北平镖局著名镖师,名振大江南北,有“五省刀王”、“七省拳王”之称,门徒极众。1923年,孙玉峰到广州精武体育会传授武技,黄啸侠随之学艺12年,尽得罗汉门之秘。

图片

孙玉峰师祖像

本人在2013年,《黄啸侠拳会三十周年纪念会刊》发布一篇关于“抗日大刀法”的文章,题目为《浅谈抗日大刀法》,将抗日大刀法的动作和要求,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简明扼要表达出来,让拳会同门学习。

我对刀术的学习和理解,要感恩两位恩师袁耀南(1935~2023)、李廷章(1927~2020)。我在1999年认识李廷章师父,我和表哥陈科荣一起跟随李师父学功夫,两年后才知李师父也是黄啸侠的弟子。我刚开始学习精武会的功夫:小连环拳、黑虎拳、功力拳、十二路弹腿、步战刀、五虎枪等等;二年后学习黄啸侠拳法:实战拳上下路等等。一次与李师父闲聊,我才知道李师父也是黄啸侠的弟子。我和陈科荣一直都仰慕黄啸侠的功夫和武德,李师父知道我们的想法后,引荐我们加入广州市武术协会黄啸侠拳会,一起为拳会工作,也就认识了我最后一位恩师袁耀南。袁耀南师父当时任广州市武术协会黄啸侠拳会第二任会长,李师父为了我能更好,更系统地学习黄啸侠拳法和器械,摒弃门户之见,让我师承他师兄袁耀南门下,继续学习黄啸侠拳法和器械。我跟已逝的恩师学艺22年,尽得黄啸侠拳法器械之真传,特别对罗汉门刀法印象更深。

图片

黄啸侠宗师像

这还有一段故事,在2007年7月,浙江台州举办全国传统武术套路大赛。黄啸侠拳会有一个名额,代表广东武术队参加比赛,要求两个项目:一个拳术和一个器械。当时我刚好学完罗汉门刀法——奇蟠刀,还不是很熟练,信心不足,袁师父一直鼓励我:“坚持练习,还有一个月时间,你可以的。”在袁师父的悉心教导下,一招一式不断重复练习,自己也细心研究刀法特点。在拳会梁锦炫师叔引荐下,我到二沙头广东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集训(一起集训的有蔡李佛霍泽民师傅,赵成忠师傅等),得到世界金牌教练卢建成的悉心指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国传统武术套路赛,分别获得拳术练步拳三等奖、刀术奇蟠刀三等奖。不辜负师父,师叔、卢教练的栽培和期望,也通过这次比赛让我对罗汉门刀法有了更深的体会。激发我对刀法的探索和兴趣。

技术内容

“抗日大刀法”的特点:双手执刀,大开大合,势沉力猛,杀法凌厉,身法灵敏,步法灵话,大刀和手腰马合于一体,圆滑顺畅。攻如猛虎下山,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防时稳如泰山,攻防兼顾。其要点是:快、稳、准、狠、劲。

大刀法有多种组合打法,不拘于一招一式。融合了罗汉门刀法精华,以蟠旋为主,旋转快如闪电,以一动而牵发全身,一步三刀等等。刀法主要精简出八个刀法,分别是:劈刀、扎刀、砍刀、斫刀、扫刀、撇刀、撩刀、架刀。

一、劈刀

刀势:由上向下为劈,臂与刀成一条直线。

技术要:拥开山劈石之劲,竖劈横砍左右防。

图片

拆门解义:当敌方以刺刀向我直刺,我方则迅速闪左或右,用开山劈石之劲劈下,再左右横砍刀。 

二、扎刀

刀势:刀刃朝下,朝左或朝右,刀尖向前直刺为扎。臂与刀成一条线。

技术要求:藏刀蓄势为扎劲,一连三扎上中下。

图片

拆门解义:当与敌方对峙时,蓄势藏刀找机会,敌方直刺,我则闪身快速三连扎。

三、砍刀

刀势:刀背向内,刀刃向外

技术要求:左右砍刀抽弹劲,挡横砍再抽弹。

图片

拆门解义:当敌方刺刀向我刺来,我方则快递闪身迎上去,斜挡横砍其颈部和胸部位置。

四、斫刀

刀势:刀背向上,刀刃向下

技术要求:意在前手点击劲,斫漏手身就势。

图片

拆门解义:当敌方相寺中,快速闪击前锋手,让敌失去战斗力,再击之。

五、

刀势:刀刃朝左(右),向左(右)横扫,旋转扫刀要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

技术要求:横臂扫刀劲在刃,左右扫刀架下劈。

图片

折门解义:当敌方前后夹击,避开刺刀,左右前后扫刀。  

六、撇刀

刀势:前裹脑护身,旋转一周,刀向右下方或左下方钭撇,刀刃向下。

技术要求:斜撇劲力猛如风,撇刀多旋亦无妨。

图片

拆门解义:当敌方刺刀过来,我则避开刺刀,迅速快速贴枪旋身撇刀。

七、撩刀

刀势:刀刃由下向前上为撩,正撩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反撩前臂内旋

技术要求:下撩反劈有拖劲,左右撩刀腰马从。

图片

拆门解义:当敌方刺刀直刺过来,我则硬碰由下向上左右撩刀反劈。

八、架刀

刀势:刀刃朝上,由下横向上为架刀

术要求:上架下劈劲力横,上架斜撇再横砍。

图片

解义:当敌方以刺刀向我头部砸来,我方则迅速上架下劈再横砍。

小结:真正的战场上,敌我双方生死搏斗,不是敌死就是我亡,所以搏杀中大刀也要活学活用,平时认真训练,将每一招一式练好,将大刀法功力训练出来,做到一出招可杀敌。在当时物资缺乏的时代,大刀法真是起到一定的作用,现在我们只能铭记这段历史,告诫后人,不能忘记抗日的历史。

历史文化研究

“大刀向敌人砍去……”,这段大刀队的历史已逝去,但黄啸侠宗师满腔爱国救国精神,还有当时一起创编大刀法的武林前辈,将大刀法传授给军民,全民抗日救国,就是这套杀敌大刀法,杀得日本侵略者鬼哭狼嚎,听到大刀队都闻风丧胆。真是大快人心。还有千千万万的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坚持战斗到最后的胜利。虽然,现在不是冷兵器时代,现代化武器很先进,不用拿大刀上战场,但我们要铭记这段抗日救国的历史,不能忘记前辈们的付出,我们要学习黄啸侠宗师及其他一起创建大刀法的武林前辈之精神,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下去。

我特挥笔写下“从师点滴,永志不忘”,纪念恩师,缅怀恩师,感恩师公黄啸侠宗师,袁耀南恩师,李廷章恩师传授这么好的黄啸侠功夫,我们要承前启后发扬光大黄啸侠拳法,武德精神。

图片

我与恩师袁耀南合影

黄啸侠拳法作为传统武术文化中一个拳种,具有完善的攻防、自卫的技击术,所创作的套路都是为了便于传授、记忆,训练。我谈谈黄啸侠功夫对我的影响和收获。因为我一直在传承黄啸侠功夫,略有成绩。在学校和私营教育机构合作开武术班,得到家长的认可,同学们也喜欢练黄啸侠功夫,

我跟已逝袁耀南恩师,学艺22年,曾任黄啸侠拳会副会长和副总教练,辅助袁师父在中大、晓港公园、南北广场等,传承发扬黄啸侠拳法。我于2015年9月成立龙藏武术馆(因为黄啸侠宗师曾在龙藏寺开班传授功夫,我取龙藏武术馆,纪念和感恩黄啸侠师公),担任馆长和总教练至今。龙藏武术馆同石碁中学、小龙小学、黄埔军校小学、超冠教育等多个教育机构合作,继续传承和发扬黄啸侠拳法。在番禺区石碁中学、小龙小学,我担任教练,传承黄啸侠拳法和抗日大刀法。小龙小学体育老师李康寿,一直负责学校武术班工作,他说,参加武术班训练的同学,在学校足球校队,是最受欢迎的,其耐力好,意志力强,小龙小学的足球队参加番禺区比赛,拿到番禺区小学联赛第一名。2020年至2022年在黄埔军校小学开武术班,教授黄啸侠拳法,参加武术班的学员,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同学们体质增强,耐力意志力也增强,得到学校和家长的认可点赞。当时学校篮球队,也有三名武术班学员,耐力好,参加广州市U8篮球联赛,获得U8联赛第一名。

如今,黄啸侠拳法已成为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传承和发扬光大黄啸侠拳法,任重而道远。在我有生之年,尽我所能,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传承黄啸侠拳法和武德,爱国主义精神。

(编者注:本文被广州市武术协会举办的“2023年新时代黄啸侠武学思想研讨会”评为获奖论文。)

图片

研讨会颁奖留影(右三为作者)

图片

作者获奖证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