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图书馆收藏文库 2023-11-20 发布于山东

“冲了泰山顶,冲不了逯家岭”,这是莱芜区茶业口镇逯家岭村从古至今流传的一句谚语。逯家岭村海拔650米,依山势而建,最南端的房子建在悬崖之上,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逯家岭村第一书记石勇,一起来感受这座齐长城下的美丽古村落。

漫步在逯家岭村,可以领略悬崖石头村的原始风貌,感受古村落原始文化气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摄影:王啸

据《逯氏宗谱》记载,明永乐末年,逯姓迁此建村,因村址在岭顶上,故名逯家岭。由于交通不便,民居大多就地取材用石头建造,村内的300余座石房,绝大部分修建于明末清初,至今仍旧保留建村时的风貌。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图源:@朴初

村内最有名的是逯家大院。该院位于逯家岭村中央,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筑工艺精美、规制严谨,是附近村庄石房中保存最完整、占地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四合院。

该四合院坐西朝东,采用进门撞山设计,西房为上房,共有5间。西房台基房檐最高,配有月台,有7级台阶,是长辈住房。北、南、东三面的厢房各有3间,其台阶依次为5级、3级、1级,是晚辈住房。台阶、挡哨、接檐以及门窗的石过木都是精雕细刷,做工十分讲究。院内还设有石碾石磨。《那年我还没长大》《安家》等许多电影主场景在此取景拍摄,让名不见经传的逯家大院红极一时。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逯家大院 || 摄影:王啸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逯家大院 || 摄影:陈姻

孙阁老故居。孙阁老即孙将斡,祖籍茶业口镇阁老村(阁老村因其而得名),还未出生其父就因病去世,其母身无分文流离到逯家岭,村民逯知民见其可怜,遂收留之,后其母辗转到了博山大岭村,孙将斡出生于大岭村。孙将斡于明朝崇祯十三年(1640年)考中进士,清康熙元年(1662年)官拜大学士、阁老。大岭村因其考中状元更名状元村,孙将斡官至阁老却未忘恩,为报逯知民收留其母子之恩,出资重修逯家院。该院子的特点:北屋是二层石房,第二层是典雅精致的月台和石栏,显示了屋主人的身份和地位。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孙阁老故居 || 摄影:王啸

风门道关。在逯家岭村北,齐长城绵延逶迤,伸展西东,存有残墙数段。风门道关是齐长城上的一处重要关隘,关口位于摩云山与双嘴山的垭口,南北有很陡的山坡,传有“无风风三级,有风飞沙石”的俗言,被当地村民称之为“黑风口”,是古商道上最为凶险的关口。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风门道关 || 图源:新莱芜

逯家岭村立庄时栽有五棵国槐,称为“五兄弟槐”。现仅存街中被称作“老三”的一棵,粗达三围在,已有500多年历史,依然枝繁叶茂,见证了古村落的历史变迁。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古槐 || 摄影:王啸

饱经沧桑的石屋、刻满印记的石板路、屹立百年的石墙、尚能使用的石磨石碾......一草一木所展示的依旧是绝世淳朴的容颜和散发着生命芬芳的气息,无不让人感觉心灵宁静。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逯家岭 || 摄影:王啸

近年来,逯家岭聚力打造集石屋人家文化体验、高山梯田观光、山村户外休闲、齐长城古道悬崖寻古探幽、民俗美食、养生保健等功能于一体的中高端乡村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同时也将逯家岭村的魅力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房子建在悬崖上,跟着第一书记打卡莱芜逯家岭村!

▲图源:海右先锋

内容来源 海右先锋、《莱芜印象—齐风鲁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