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

 一中大语文 2023-11-22 发布于福建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源于自然造化,它静静地存在于自然当中,向我们行无言之教。自然之美如此,社会之美也是如此。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

试题材料共有两句话。第一句先引用了老子的名言(这句名言话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在此不妨按字面来理解),接着进一步指出美源于“自然造化(即天地)”,然后揭示美的功用:“向我们行无言之教”。第二句把美从自然延伸到社会中去,意味着美不仅仅指自然美,还包括社会中的各种美,如人文景观、文学艺术、思想心灵等,从而扩大了美的界限,拓宽了写作范围。由此可见,材料意在引导考生欣赏自然和社会之美,并从中获得美感,受到启迪,得到教益。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善于发现,敏于辨别,精于思考,勇于创造。

【参考立意】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立意角度:

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②用美滋养我们的心灵;③天地无言,可以为师;④欣赏美,更要创造美;⑤积极行动,让世界更美;等等。

【佳作展示】

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的和谐共舞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是古人对自然之美的崇高赞誉。自然之美,无需言语,它静默地存在于万物之中,以无言之教向我们展示着造化的精妙。同样,社会之美也是无声无息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的精神风貌。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两者相互辉映,共同谱写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自然之美,美在造化的神奇。山川草木,花鸟鱼虫,皆是大自然的杰作。春日里,绿意盎然,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一层翠绿的绒毯;夏日里,蝉鸣欢唱,泉水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季节的故事;秋日里,金黄满地,果实累累,展示了大自然的丰饶;冬日里,皑皑白雪,银装素裹,一片纯洁的世界。四季更替,风物各异,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所在。它无需言语,却能引发我们内心深处的感动和敬畏。

社会之美,美在人文的关怀。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许多璀璨的文明成果。从古至今,先人们用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为我们铺就了一条条通向未来的道路。他们用建筑、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形式,记录下了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发展。同时,社会之美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无论是亲情的温暖、友情的陪伴、还是陌生人的善意,都是社会之美的体现。这种美无需华丽的言辞来修饰,它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

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的和谐共舞,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正如古人云:“天人合一”,自然与人类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在欣赏自然之美时,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我们在追求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只有当两者相互促进、和谐共存时,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例子。比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经济发展。再如,社区里的志愿者们无私奉献,为居民提供各种便民服务;农民们辛勤劳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付出了汗水与努力;科研人员勇于探索,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了智慧与力量。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事迹正是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和谐共舞的生动写照。

总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自然之美无需多言;社会之美无处不在。我们要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同时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自然、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生活;最后实现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的和谐共舞人类才能真正走向美好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