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篇文章,1957字 作者:丁十二 说实话,冬天确实不怎么讨人喜欢,冻手冻脚的,但是冬天有“雪和梅花”这两个美丽的精灵,古往今来,引得无数诗人挥毫泼墨,丝毫不吝惜赞美之词。 有的单独写雪,如李白的“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有的单独写梅花,如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是雪与梅花对照而作,如卢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而对于从蜀地来的苏轼而言,对于雪的喜爱一点也不逊于今天的四川人。他在刚到凤翔任签判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下了雪,结果第二天早上,大家都还在睡觉,他一个人就出门看雪了。他说他是“独自披榛寻履迹,最先犯晓过朱桥。” 今天,我们再来读八首苏轼的雪诗,这八首诗是一组诗,全诗无一个雪字,却字字句句都在写雪。
流动的山泉水已经凝结成冰,竹林因积雪覆压没有风声,夜色沉沉,周遭一片空灵。问在这样闲静的环境中侧耳听见了什么声响?原来是窗外的雪花打在窗户纸上,发出犹如春虫一般的声响。 这首诗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写出雪中之景,“空”、“静”、“闲”写出诗人对雪的喜爱,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闲来无事披件鹤氅裘在身上学东晋的王恭(东晋名臣孟昶在还没有显贵时,有一次看见王恭坐着高车,穿着鹤氅。当时天空下着小雪,孟昶躲在竹篱后面偷偷看着王恭,赞叹说:“这真是神仙中人!”),与姑射仙山的各位仙女不期而遇(《列子·黄帝》:"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处女。")。只因为我的肌肤酷似他们,绕着庭院无处可觅踪迹。 这首诗主要是借用典故,从侧面写出诗人对雪的喜爱。
半夜积雪深厚欺凌我只穿着薄薄的范叔袍,更加上还有呼啸的寒风替他助威。地上燃烧的炉火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要是有酒就好了,但是在这山林之中酒价太高了。 “范叔袍”,同样是个典故,指蔽衣薄袍,或者指贫寒时的帮助。典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范雎先是在魏中大夫须贾手下办事,因辞谢齐襄王的邀请,反而受到须贾的怀疑,告诉了魏相,魏相派人差点将范雎打死,后范雎装死并贿赂看守成功逃出。逃出后的范雎改名张禄,入秦为相。须贾后来出使秦国,范雎装扮成穷人去见他。须贾留他一起坐下饮酒吃饭,并说:“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其一绨袍以赐之。后须贾得知范雎是秦相,便肉袒请罪,范雎亦因须贾有绨袍之赠,未加害于他。
龟手:即手因寒冻而皲裂。《庄子·逍遥游》: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这一首诗的意思是说:天气寒冷,儿童的手都皲裂了,只能轻轻握住,斩碾枪旗放入鼎中燃烧烹煮。想要为他们修水作记,惠山的山泉冰冷而滁州的酿泉清冽。
都说“瑞雪兆丰年”,所以诗人开篇就说大雪带来祥瑞,人心满足,这雪下得有多大呢:在平地听说已经有一尺深的积雪了。这就是丰年到来的喜讯啊,那满田如果丰收岂止万金。诗人对瑞雪的喜爱已经溢于言表。
海风吹拂着白色的浪花,无边无际,忽然才发现是万顷被茫茫白雪覆盖的田地。对于从去年五月就遭受干旱的土地来说,这场大雪不知道能值多少钱呢。换言之瑞雪兆丰年,预示着来年的丰收,诗人的喜悦之情已经跃然纸上。
高低错落,上上下下,横着斜着,有的地方薄一点,有的地方厚一些,即便是破窗疏户的穷苦人家,它也苦苦相逼。不要责怪造物主了,他也是完全没有恶意,因为好的美的丑的恶的,在大雪之后都失去了本来的面貌。 如同唐代诗人高骈在《对雪》中写道: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万石千钧都是积累而成的,不应该忽视轻如毫毛的雪花。须知寒松瘦竹本是如此清劲,昨夜我却分明听到它们被积雪压断的声音。 虽然并未直接写雪,却从“闻折声”这一侧面写出积雪之重,与白居易《夜雪》:“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时,这一首诗兼具哲理,诗人告诉我们积累的能量,轻如毫毛的雪花一点点堆积起来却可以折断清劲的松竹。生活中常说: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一定不要忽略积累的能量。 八首雪诗就介绍到这里,确实比较冷门,但是,苏轼对雪的喜爱也确确实实反映在其中,那么,你最喜欢哪首呢? 真好,又是被诗词“治愈”的一天。 当您读到这篇文章时, 如果是早上,祝您早安! 如果是中午,祝您午安! 如果是晚上,祝您晚安! ---End--- 作者:丁十二 号慕瞻舟人,诗词爱好者。 心随东坡,小舟从此逝 不念过往,江海寄余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