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快看!​天津卫健委发布今冬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医药推荐处方!

 茶墨幽香 2023-11-24 发布于河南

天津广播 

目前,我市儿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季节,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作用,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中医药专家研究制定了——

《天津市2023年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


天津市2023年冬季儿童呼吸道疾病

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


2023年11月始,天津市区域内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势头,多种病原(肺炎支原体、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等)交叉叠加,造成了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态势。患儿以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为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上下气道的急性感染性疾病。

为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选择临床多见的若干证候,根据此次疾病中医证候特点,制定本方案。


一、
预防推荐处方

处方:银花6g、连翘6g、大青叶6g、苏叶6g、牛蒡子6g。

适用人群:本方适用于正常体质儿童在呼吸道疾病高发时期预防使用;平素体弱易感,汗多,纳呆食少,便溏者不适用。

服用方法:根据儿童年龄、体重,每剂药煎煮150ml~200ml,每日分3~5次温服。


治疗推荐处方

01

风邪犯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咽痒,痰白清稀,鼻塞流清涕,微有恶寒发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浮红。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处方:紫菀10g、杏仁6g、桔梗10g、白前10、紫苏叶10g、荆芥穗10g、清半夏6g、陈皮10g、黄芩10g、甘草6g。

本方适用于感冒、急性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咳嗽、痰白、咽不红等症状为辨识要点。

推荐中成药:通宣理肺颗粒、杏苏止咳口服液、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

02

风热犯卫证


临床表现:发热,咽痛,鼻塞流涕,纳食正常,大便干或正常。咽红,舌质红或淡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处方:金银花10g、连翘10g、薄荷6g(后下)、荆芥穗10g、葛根10g、柴胡10g、桔梗10g、芦根15g、淡豆豉10g、黄芩10g、赤芍10g、板蓝根10g、甘草6g。

本方适用于感冒、流感、疱疹性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临床以发热、鼻塞流涕、咽红咽痛、大便偏干等症状为辨识要点。

推荐中成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金翘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等。

03

风热犯肺证


临床表现:发热,咳嗽,或咳嗽有痰,纳可,大便正常或秘结。咽红,舌质红,苔薄黄或黄厚,脉浮数。

治法:辛凉宣泄,清肺化痰。

处方:蜜麻黄3~6g、杏仁6~10g、生石膏15-30g(先煎)、薄荷6g(后下)、金银花10g、连翘10g、桔梗10g、前胡10g、芦根15g、荆芥穗10g、黄芩10g、柴胡10g、莱菔子10g、甘草6g。

本方适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发热、咳嗽、咽红等症状为辨识要点。

推荐中成药: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小儿咳喘灵颗粒(口服液)等。

04

痰热壅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色黄质稠,或伴低热,大便干或正常。咽红,舌质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或滑数。

治法:宣肺清热,化痰止咳。

处方:蜜麻黄3~6g、苦杏仁6~10g、黄芩10g、桔梗10g、瓜蒌15g、浙贝15g、葶苈子6g(包煎)、枳壳10g、射干10g、青黛6g、鱼腥草15g、甘草6g。

本方适用于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咳嗽、咳痰、咽红等症状为辨识要点。

推荐中成药:金振口服液、肺力咳合剂等。

05

痰湿蕴肺证


临床表现:咳嗽重浊,痰多壅盛,色白而稀,喉间痰声,胸闷纳呆,神乏困倦,形体虚胖,舌淡红,苔白腻,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肃肺止咳。

处方:蜜麻黄3~6g、苦杏仁6~10g、白前10g、浙贝10g、紫苏子10g、紫菀10g、清半夏6g、陈皮10g、茯苓10g、莱菔子10g、甘草6g。

本方适用于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临床以咳嗽、痰多色白等症状为辨识要点。

推荐中成药:橘红痰咳液、二陈丸等。

以上方剂药物根据患儿年龄、体重及病势,每剂药煎煮150ml~300ml,每日分3~5次温服。5岁以下患儿,医生可结合实际情况酌情调整药物用量。



此外,市卫健委还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 一、各区卫生健康委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应用本推荐方案的指导,督促医疗机构保障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指导医疗机构加强重点中药饮片储备,满足群众中药饮片用药需求。

  • 二、各级医疗机构可按照我市推荐方案提前调配中药饮片供患者煎煮服用,也可提前煎煮袋装中药汤剂供患者直接服用,减少患者在医院就诊和等待时间,提高接诊效率。

  • 三、各区卫生健康委要依托辖区内二级以上中医医院,通过开展培训或远程诊疗等方式,指导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患者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起到分流减峰作用,缓解医院接诊压力。

  • 四、各级中医医院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科呼吸道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广泛运用小儿推拿、中药贴敷、中药灌肠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同时针对患儿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健康宣教,普及儿童呼吸道疾病的中医预防、治疗、居家康复及护理知识和注意事项,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患儿康复。

●文中提到的所有药方,请大家切勿随意自行服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