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坦白说,易筋经不了解这些等于白练!

 国术传承摘录馆 2023-11-24 发布于广东

从“易筋经”三个字来理解,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易筋经》就是通过修炼丹田真气有助于全身经络畅通的方法。其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要学会用暗劲做动作(静止性动作)。

易筋经是一种意念、呼吸、动作紧密结合的一种功法,特别重视意念的锻炼,活动中要求排除杂念,通过意识的专注,力求达到“动随意行,意随气行”的状态,用意念调节肌肉、筋骨的紧张力,就是指形体不动,而肌肉紧张的“暗使劲”。

易筋经共12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练几式,也可将12式连续做完。

预备动作:身体正直站立,两脚并拢,手臂下垂于身体两侧。下颌微收,唇齿闭合,舌头自然平贴在上颚。百会虚领,双眼目视前方。

一:韦驮献杵。

承接预备式而来,两脚分开,约与肩同宽,保持身体中正,两膝微屈,呈开立姿势。两臂曲肘,慢慢平举到胸前,做抱球势,屈腕立掌,指头向上,掌心相对。肩、肘、腕应在同一平面上,结合呼吸,做8~20次。

二:横担降魔杵。

两足分开,脚掌踏实,膝盖微松;双手自胸前慢慢外展,至两侧平举;立掌,掌心向外;两目前视;吸气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气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做8~20次。

三:掌托天门。

​两脚分开,脚尖着地,脚跟提起;掌心向上,举过头顶;沉肩曲肘,仰头,眼观掌背。舌舐上腭,鼻息调匀。吸气时,两手上托,两腿下蹬;呼气时,全身放松,两掌向前下翻。收势,两掌变拳,拳背向前,缓缓收至腰部,拳心向上,脚跟着地。做8~20次。

四:摘星换斗。

​右脚稍向右前方移动,与左脚形成斜八字;屈膝,提右脚跟,身向下沉,右虚步。右手高举伸直,掌心向下,头微右斜,双目仰视右手心;左臂曲肘,置于背后。吸气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气时,全身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做5~10次。

五:倒拽九牛尾。

​右脚前跨一步,屈膝成右弓步。右手握拳,举到前上方,双目观拳;左手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吸气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至右肩,左拳垂至背后;呼气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再身体后转,成左弓步,左右手交替进行。随呼吸反复5~10次。

六:出爪亮翅。

​两脚开立,两臂向前平举,立掌,掌心向前,十指用力分开,虎口相对,两眼平视前方,脚跟提起。两掌缓缓分开,上肢平举,立掌,掌心向外,脚跟着地。吸气时,两掌用暗劲伸探,手指向后翘;呼气时,臂掌放松。做8~12次。

七:九鬼拔马刀。

​脚尖相接,脚跟成八字形;两臂向前成叉掌立于胸前。左手屈肘由下往后,成勾手置于身后,指尖向上;右手由肩上屈肘后伸,拉住左手指。足趾抓地,身体前倾,如拔刀一样。吸气时,双手拉紧,呼气时放松。左右交换。做5~10次。

八:三盘落地。

​左脚左跨一步,屈膝成马步。上体挺直,双手叉腰,再屈肘翻掌向上,小臂平举;稍停,双手翻掌向下,小臂伸直放松。动作随呼吸进行,吸气时,如托物状:呼气时,如放物状,反复5~10次。

九:青龙探爪。

​双脚分立,双手成仰拳护腰。右手向左前方伸探,五指捏成勾手,上体左转。腰部自左至右转动,右手随之自左至右水平画圈,手画至前上方时,上体前倾,同时呼气:画至身体左侧时,上体伸直,同时吸气。左右交换,动作相反。做5~10次。

十:卧虎扑食。

​右脚右跨一大步,屈右膝下蹲,成右弓左仆腿势;上体前倾,双手撑地,头微抬起,眼观前下方。吸气时两臂伸直,上身抬高并尽量前探;呼气时,同时屈肘,胸部下落,上身后收,蓄势待发。如此反复,5~10次后换左弓右仆脚势进行,动作如前。

十一:打躬式。

​两脚开立,脚尖内扣。双手仰掌缓缓向左右而上,用力合抱头后部,手指弹敲小脑后片刻。配合呼吸做屈体动作;吸气时,身体挺直,目向前视;呼气时,直膝俯身弯腰,两手用力使头探于膝间作打躬状,勿使脚跟离地。做8~20次。

十二:工尾式。

​两腿开立,双手仰掌由胸前徐徐上举至头顶,目视掌而移,身立正直;十指交叉,旋腕反掌上托,掌以向上,仰身,腰向后弯,目上视;然后上体前屈,双臂下垂,推掌至地,昂首瞪目。呼气时,屈体下弯,脚跟稍微离地;吸气时,上身立起,脚跟着地;如此反复21次。收功:直立,两臂左右侧举,屈伸7次。

最后,宜善园祝大家“喜乐安康,岑静无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