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跑者李军:坎特伯雷大教堂里的胡思乱想

 好奇的行者 2023-11-25 发布于广东

离开索尔兹伯里大教堂之后的第二座教堂就是坎特伯雷大教堂。

坎特伯雷大教堂如今依然还在修缮之中,虽然教堂的外墙外架着脚手架但是巍峨高耸的大教堂尖塔让人不得不抬头仰视,心生敬畏。

走近教堂教堂外墙装饰着精湛而复杂的雕刻,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对上帝的虔诚。

走进教堂引入眼帘的是色彩斑斓的彩绘玻璃窗,哪怕是阴雨的光线下也依然给人一种既神圣又神秘的崇敬感,揭示着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历史厚重。

大教堂见证了数个世纪的历史,其建筑本身蕴含了丰富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使其成为英国发展历史的见证者。

作为教会的主教座堂会让人油然而生起一种庄重肃穆的崇敬之心,这座教堂里发生的故事让人既好奇也生畏。

坎特伯雷大教堂是英格兰国教会的主教座堂,同时也是全球圣公会的精神中心之一。

作为圣奥斯定(St. Augustine)传教到英格兰的地方,这里对英国基督教历史具有深远的影响。

大教堂的建筑可以追溯到11世纪,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沉淀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是英国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部分。

坎特伯雷大教堂一直是英国君主加冕的地点。君主在此接受加冕礼后被认为具有合法的统治权威。这使得大教堂成为英国王室传承的关键场所。

作为天主教和圣公会信徒的朝圣地之一,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和朝圣者,他们来此参观、祈祷和了解基督教历史。

总体而言,坎特伯雷大教堂既是宗教中心,又是英国历史和文化的象征。其独特的地位源于其作为国教会主教座堂和王室加冕仪式场所的角色,能埋葬于此都会拥有无上的荣誉地位,是个人,家族,社区,乃至于国家的骄傲。

对宗教知之甚少的我来讲,过去总是以为教堂是进行各种仪式的场所,但是这次进入教堂发现教堂内到处都埋着不同时期的各种人物。

有的是在墙体上,有的是在廊柱上,还有地上和地下室里。

奇怪的是埋葬于此的尸骨天天和进入教堂的人群在一起并不会给人一种恐惧感反而让人对埋葬于此的人心怀敬重。

这里埋葬着最著名的是圣托马斯·贝克特(Thomas Becket)。

圣托马斯·贝克特于1162年被任命为坎特伯雷大主教,成为英格兰国教会的最高领袖。他的任命是由当时的国王亨利二世(Henry II)提名的,亨利希望贝克特能够支持王权。

由于对教会权力和国王权力的不同理解,贝克特与亨利二世之间产生了冲突。贝克特在担任大主教期间,坚持维护教会独立性,这引起了与国王的不和,由于与国王发生的争端,贝克特被迫流亡到法国,持续了多年。后来,由于一系列外交努力,他与亨利二世达成了和解,得以回国。

然而,和解并没有终结争端。在1170年12月29日,坎特伯雷大教堂内,四名亨利二世的支持者在贝克特的大主教座上谋杀了他。这场谋杀成为中世纪欧洲最为著名的事件之一。

圣托马斯·贝克特的死亡使他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内成为一位殉道者和圣人。他的墓地成为朝圣者的目的地,吸引着大量朝圣者前来膜拜,为了纪念圣托马斯·贝克特,坎特伯雷大教堂内建立了贝克特圣殿。这个圣殿成为了朝圣者们的朝圣点,也体现了他对英格兰国教会的重要影响。

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也埋葬在坎特伯雷大教堂内,这里还有他的儿子埃德华·布莱克·普林斯(Edward the Black Prince)英格兰的军事领袖。

玛丽女王(Queen Mary)是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女儿,也是威廉三世的妻子都埋葬于此。

乔叟(Geoffrey Chaucer)被认为是英国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乔叟(Geoffrey Chaucer)的墓地位于坎特伯雷大教堂内的圣本尼迪克特堂。

这些人物代表了英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政治、军事和文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们的墓地成为坎特伯雷大教堂历史的一部分,吸引着游客和朝圣者。

除了这些大人物之外我还看到了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牺牲的战士的墓地。

对我而言要了解知识很有点难度的,这里有对英国历史的匮乏,对宗教知识无知,以及可怜的那点英语水平都是我巨大的障碍,好在如今科技发达了,我会借助Google拍照翻译,一边拍一边翻译去一点点了解教堂里的故事。

正好我遇到一位慈眉善目的教堂内的工作者,就将心中的疑问告诉她。

她和蔼耐心地一一回答,我记得问过她一个问题是:是不是只有对国家人民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才能埋葬于此?

她沉默良久然后跟我说:教堂就那么大,可以埋葬的地方是有限的,不过很有钱对教堂有巨大贡献的也有埋在这里的。

走出教堂,雨下得更大了点,这也让我更清醒了许多。

教堂是一个聚集地;

是一个人,鬼,神集聚一堂的集聚地;

是一个有专人管理的人,鬼,神集聚一堂的聚集地;

是一个被上帝赋予了权利的人管理着人世间的人,鬼,神集聚一堂的集聚地;

对于人而言,这里管理着人从生到死整个过程中的信仰和欲望,爱与恐惧,还有看得见与看不见的需求的满足,这是一座巨大的高贵神圣充满无上荣誉的寄存处。

存放着给你带来障碍的一切烦恼负担,让你走出教堂心无挂碍轻装上阵,这里不存在信不信的问题,只存在你是否选择相信的问题,只要选择了相信大家就在同一战壕里,在这个战壕里大家亲如兄弟姐妹,用爱的力量彼此支撑鼓励陪伴你到生命的最后。

信仰的过程就是心灵与精神在世俗中磨砺的过程,有无信仰都在被磨砺,但是有无信仰磨砺时的内在感知思想境界精神内涵却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

所以在有人类生存的地方都需要一座类似“教堂”的场所。

缺了这样的场所就只剩下被磨砺所产生的无明烦恼,建设打造一座这样的殿堂是对人性中神性的尊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