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国学”第一季 第四十期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今天我们讲王敦之死,实际上也是通过王敦的死,来看琅琊王氏作为第一流的世家,它的家族生命力,是怎么做到绵延不绝的。 先把前面的内容回顾一下。 晋元帝司马睿,想要扩张皇帝的权力,引起世家大族集体不满。王敦以清君侧的名义,攻下了建康城,逼迫晋元帝放弃了自己的计划。但是,当时世家大族并不想把晋元帝换掉,还是希望他继续在皇位上当摆设。 于是王敦很尴尬,不把皇帝换掉,自己清君侧的行为,终归是黑案底。将来说不定哪天,世家大族和皇帝之间做交易,就把自己牺牲掉了。所以开弓没有回头箭,他必须要想法子篡位了。 王敦本来是在荆州,那是远远威慑皇帝,现在他改任扬州刺史,贴身紧逼建康城里的皇帝,等于是把刀子顶在皇帝后心窝子上了。 但是这还不够,王敦还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第一,别的世家大族,基本是不可能支持王敦改朝换代的,所以王敦只能极力重用自家人。 王敦自己做了扬州刺史,他有个亲哥哥叫王含,做征东将军,帮王敦掌兵权。今天我们会讲到好多王家人,会显得比较乱。这些名字你不用记住,后面我还会再说一遍他和王敦是什么关系。然后,王敦又让自己两个堂弟王舒和王彬,分别任荆州刺史和江州刺史。 前面也说过,荆州和扬州之争贯穿东晋一朝。这是为了表述方便,实际上西晋末年就已经意识到,长江中游的荆州和长江下游的扬州,这么大范围就两个州,过于敏感,于是从原来荆州、扬州交界的地方,又分割出一个江州,大致说是今天江西那片。所以在东晋,就纯地理概念来说,可以说最重要的就是荆州和扬州两个州,就行政区来说,应该是荆州、江州和扬州三个州了。 这样,加上坐镇中枢的王导,琅琊王氏可以说控制了朝廷内外的大部分重要职务和军事重镇。 琅琊王氏家族权势发展到这么大了,王导乐意吗?并不大乐意,他之前的策略,一直是维持大家族之间的平衡。王敦的做法,把平衡打破了,吃着占着太多,会成为众矢之的。 王敦壮大自己实力的第二个策略是,拉拢掌握较强军事力量的江东豪族,即武力强宗。 前面我们说过,按照王导设计的格局,南北文化士族主导东晋政治,北方流民用来守御边患,南方的武力强宗则被排除到权力游戏之外。现在,王敦却拉拢这些武力强宗,势必会激起文化士族的不满。 而这些武力强宗,也都鼓动王敦挥起屠刀,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作为被压抑的群体,对既得利益阶层当然充满仇恨,只有来一次天崩地裂,他们才有出头的机会。 很显然,这也和王导的策略是冲突的。 这个时候,王导,或者说整个琅琊王氏,会怎么选择呢?一起和王敦搏一把?成功了改朝换代,失败了家族就是没顶之灾。 王导是做了两手准备的,王敦要是能成事,当然他也会支持;如果王敦失败,王家也做好准备随时和王敦切割。 《世说新语》里记录了这么一个故事,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故事的主角是王羲之,王羲之的爷爷和王敦的父亲是亲兄弟,也就是说王敦是王羲之的堂叔。王羲之不满十岁的时候,王敦很喜爱他,常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帐中睡觉。 有一次,王敦先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床。一会儿,一个叫钱凤的进来了。钱凤代表江东武力强宗一派,在王敦身边出谋划策。于是王敦和钱凤屏退左右开始商谈,忘了王羲之还睡在帐中,就说起叛乱的计划。 这时王羲之醒来,听到了他们谈论的内容,知道如果被他们知道自己听见了,那就死定了,于是伸手到嘴里抠,抠到呕吐,吐得满头满脸都是。 果然,王敦突然想起王羲之来,和钱凤一说,彼此十分惊慌,说:“这孩子留不得了!” 等到掀开帐子,看见王羲之正沉睡着,而且吐得一塌糊涂,显然是已经没有任何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了。王羲之这才保住了性命。当时人们都称赞他有智谋。 当然,《世说新语》里这个记录有问题,其余书里都说,这个机智的男孩应该是王敦的另外一个堂侄王允之,王允之和王羲之同岁。大概还是王羲之太有名,大家都希望有趣的故事发生在他身上,所以明明是王允之吐的,却吐到王羲之头上了。 不过王允之也好王羲之也罢,总之都是王敦的同族侄子。王敦谋反的事被听见了,第一反应竟然是杀人灭口,显然说明,王家人对王敦的宏图伟业,并不支持。 甚至于,这个故事安在王羲之身上固然是假,发生在王允之身上也未必是真,王家人对外宣讲这个故事,就是要广泛传达一个信息:造反是王敦个人的事,和我们整个琅琊王氏,并不相干。 在东晋这个时代,抢皇帝当并没有太大好处,确保家族始终留在世家门阀的第一方阵里,才是琅琊王氏的核心诉求。 后来王敦果然造反了。当时造反时机还不成熟,但王敦已经病重,不得不提前反了。 王导得到消息后,反应是什么呢?他第一时间便率领王家子弟为还没死的王敦举办丧事,这个举动极大地鼓舞了朝廷方面的士气。当然也意味着,王敦失败后,除了个别死党,朝廷是不会株连到其他王家人的。 王敦第一次以清君侧的名义进攻建康时,世家大族心有灵犀,看守要塞的守将主动开门,江北的流民军置身事外,总之一切都非常顺利。虽然时间仅仅过去两年,但一切都不一样了。王敦的军队遭到了各方势力联合起来的迎头痛击。 王敦的失败也就没有悬念了。王敦死前,他的阵营内部到底发生了些什么事,史书上倒是有些颇为详细生动的记述,但恐怕早已经过各方势力的重重涂抹。《世说新语》里没有这些内容,倒是有一段王敦叛乱失败之后的花絮,很有意思,从中也能看出琅琊王氏绵延生命力的奥秘。 说的是王敦去世后,他的亲哥哥王含和王含的儿子王应的事。王敦自己没有儿子,所以把王应当作自己的干儿子、继承人,王敦一死,王含和王应就成了朝廷最重要的通缉犯。 儿子王应想去投奔江州刺史王彬,爸爸王含想去投奔荆州刺史王舒。他们想去投靠的这两个人呢,前面提到过,是王敦的两个堂弟。王家人物有点多,可以对照下面这张琅王氏的关系图来理解。 但是,王含、王应父子两个人的意见发生了分歧,王含教训儿子:“你干爹和王彬关系怎么样你不知道吗,你竟然想去投奔他?” 王彬是琅琊王氏里个性最强的人物之一,而且和周顗关系很好。王敦杀害周顗后,王彬和王敦大吵了一架。所以王含才会认为,我们没有去找王彬求收留的理由。 但是王应说:“这正是我们应该去投奔王彬的道理,王彬在人家强盛的时候,能坚持不同意见,这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所以看到我们处于衰微厄运之中,也一定会同情我们。反而王舒是个照规矩办事的人,他能为我们承担天大的罪过吗?” 道理王应讲得好,但王含是爹,还是只能听王含的。 于是他们就到了荆州王舒那里,王舒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听说王敦的造反密谋就吐得满头满被子的王允之的父亲,所以说,王敦造反这事,王舒一直是站在对立面的。 果然,王舒就把王含、王应父子丢江里淹死了。 倒是王彬听说王应要来,早就秘密准备船只等待,但终于没等来,王彬也只能引为憾事了。 这个故事不晓得几分真假,不过对琅琊王氏来说,不失为一个好故事,它显示出王家儿郎人才济济。 像王应,很有知人之明,可以算神童;由此又可推论,王敦能挑中王应做自己的接班人,也算有眼光,虽然是反贼,不失为奸雄。 处死王含、王应父子的王舒,做了国家忠臣该做的事,王家人亲手杀掉了王家的乱党,在朝廷面前,是把家族洗干净了;而王彬的表现,则可以让名士圈看见,王家不缺有情有义有担当的真男子。 只有王含是个蠢货老爹,在各种文献记录里,王含基本都是负责扮演贪婪的蠢货的,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在他头上,属于琅琊王氏的实力挑粪王。 总的来看,琅琊王氏各色优秀人才很齐全,这样的大家族,才有生命力。 当然,不是说这个大家族早早做了安排,让家族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大棋,恐怕实际上是很难实现布局的。更实在的情况是,大家族要多生,而且要精心培养下一代,这样自然有足够多不同类型的人才,于是也就有更强的扛风险的能力。 可以稍微扯远一点,琅琊郡除了王家之外,还有个大家族,就是诸葛亮他们家。 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同族兄弟,分别成了蜀国、吴国、魏国的名臣,被誉为龙虎狗。有人说这是诸葛家早有安排,三国不管谁胜出,诸葛家都是赢家,这当然不可能。只要好好读读汉末三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三兄弟都是根据自己的人生遭遇,做出了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个人选择,于是客观上造成三国都有诸葛家的人才的效果而已。 所以古代社会往往是这样:底层,追求多生儿子,相邻的两家农民,争田界的时候,儿子多的都会有优势,这是一种最原始的竞争力;世家大族,多子多孙的话,更多人做不同的人生选择,抗风险能力自然会更强;反而是中间阶层,儿子一多,家族有限的资源就会分散,竞争力可能反而会变差。 琅琊王氏在王导时代,权力达到鼎盛,从这之后虽然再没有这么突出的人物,但整个东晋,琅琊王氏始终是让人无法忽视的,王家子弟仍然散布在朝廷和地方当体制中坚。 好,这个家族我们暂且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讲继琅琊王氏之后崛起,东晋第二个掌权的大家族——颍川庾氏。下回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