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晏殊和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以及背后隐藏的真相……

 青萱小令 2023-11-27 发布于四川

​晏殊(字同叔)(991—1055)是北宋有名的文人,七岁能文章,十四岁才华横溢被朝廷赐为进士。有“太平宰相”之称。

天圣六年(1028)困扰晏殊很久的一句诗文,始终得不到绝妙好句。

排遣心中苦闷,他到扬州大明寺散心。他看见大明寺的墙上有很多题诗。便让随从念给他听,但不许念写诗人的名字。听了一会儿,他觉得有一首诗很有意思,问是谁的?

随从答到,王琪。

晏殊很高兴,就让随从找来王琪。

王琪知道大文豪晏殊找他,乐呵呵地跟着随从去赴约。

两人见面,一边吃吃喝喝,一边把酒言欢。吃完饭后,还没有尽兴,又一起在后花园散步。

暮春景色,花瓣铺满小径,风过也,花瓣随风飘散。在这样的美丽景色中,晏殊向王琪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王先生,我每有佳句,就记在墙上,可是有一个句子困扰我有几年了,还请,先生请教。”

王琪大大方方的说:“你说来听听。”

​晏殊说​:“​无可奈何花落去。”

王琪立马接着道​:​“​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一听,心里微怔,拍手叫好,妙,妙哉,极妙啊。

王琪的下句对得确实好,跟上句一样,说的都是春天的景色。拿 “燕归来” 对 “花落去”,又工整又巧妙。用 “似曾相识” 对“无可奈何” 也恰到好处。这两句的音调正好平仄相对,念起来非常和谐好听。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8岁的晏殊写下这首词,从表面看是伤春惜春之景,从个人经历看写的是过往旧事,感情伤人伤己,沉痛在旧情中,不如放开。人生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有的情就当是梦一场吧,梦总是要醒的,就这样的清醒着吧。

在新与旧之间,白云苍狗,世事变迁,​“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过去即现在,现在即将来,所以他才会更加的从容与豁达。

感恩阅读,与君共勉。

​点赞,在看,关注支持我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