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学忠运用四逆汤合四逆散加半夏泻心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术后医案

 发扬中医济病人 2023-11-29 发布于云南

作者简介:刘甜,全国名老中医陈学忠传承工作室传承班学员,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研究生,邮箱:liu0617tian@163.com。

通讯作者:陈学忠,男,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E-mail:sccd865@sina.com。

关键词:四逆汤、四逆散、半夏泻心汤、腹痛、急性胰腺炎术后

摘要:患者匡某,女,52岁。以腹痛2月就诊。中医诊断:腹痛。辨证属阳气虚衰、肝脾不和,以四逆汤合四逆散加半夏泻心汤加减治之,症状明显缓解,取得满意的疗效。

首诊:4月24日

主诉:腹痛2

现病史:患者匡某,女,52岁。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疼痛,在成都某市级医院住院治疗,入院后查:甘油三酯:TG 47.09 mmol/L,总胆固醇:CHOL 13.64 mmol/L。西医诊断为:1.急性胰腺炎(高脂血症 重度)2.I型呼吸衰竭 3.急性腹膜炎 4.脂肪肝 5.高脂血症 6.低蛋白血症。经抗感染,抑制胰腺分泌及胰酶活性,抑酸,止痛,补液、放胸水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腹痛腹胀缓解后出院。出院后患者身体软弱无力,说话声音低微,精神不振,脸色晦暗,畏寒怕冷,胃部胀满不适,左下腹部胀痛不适、有下坠感,食欲不佳,为求进一步诊治,遂求治于陈老。

诊时症见:身体软弱无力,说话声音低微,精神不振,脸色晦暗,畏寒怕冷,胃部胀满,左下腹部胀痛不适、有下坠感,食欲不佳,大便干结难解、2天1次,小便可,睡眠一般。舌体略胖大、浅齿印,舌质淡略暗,白苔微腻,脉沉细弱。

中医诊断:腹痛

中医辨证:阳气虚衰、肝脾不和

治法:回阳救逆、疏肝理脾、散结消痞

处方:四逆汤加四逆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

具体药物如下:

白附片30g久煎 干姜30g  炙甘草15g  党参30g

法半夏30g   酒黄连10g 黄芩15g   柴胡15g

赤芍30g     陈皮15g 枳壳15g   大枣30g    

3付,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次温服200ml

二诊:4月27日

患者诉服药后,身体软弱无力,说话声音低微,精神不振,脸色晦暗,畏寒怕冷缓解4-5成,胃胀、左下腹部胀痛不适程度较前有所缓解,但仍感胃胀,遂在原方基础上加厚朴15g燥湿、行气。

具体药物如下:

白附片30g久煎 干姜30g  炙甘草15g 党参30g

法半夏30g   酒黄连10g 黄芩15g  柴胡15g

赤芍30g     陈皮15g  枳壳15g  大枣30g 

厚朴15g   

5付,水煎服,一日一剂,每次温服200ml

三诊:5月4日

此次就诊患者诉大便干结难解缓解,胃胀、左下腹部胀痛不适进一步缓解,血糖偏高、糖化血红蛋白7.9%,4月29号腹部彩超示:胰腺周围囊性团块:假性囊肿?23*10.08*6.4cm。复查甘油三酯:1.82 mmol/L,遂在原方基础上加大黄连剂量为15g,清脾胃湿热。加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四诊:5月11日

患者诉左下腹部胀、下坠感已经缓解7-8成,现无隐痛,无胃胀,糖化血红蛋白由原来的7.9%降为5.4%,精神、脸部气色和食欲都好转,遂在原方基础上加郁金15g活血行气、通利肝胆,去厚朴。

五诊:5月18日 患者身体软弱无力、精神、脸部气色和食欲均已缓解,大便2次/日,效不更方,遂在原方基础上去黄芩。

六诊:5月25日 患者诉左下腹部仍有下坠不适感,但较前已明显缓解,考虑囊肿的原因,遂在原方基础上加威灵仙15g 消积止痛。

七诊:6月1日 患者诉左下腹部下坠不适感已基本缓解,胃不胀,复查甘油三酯:2.41 mmol/L效不更方,在原方基础上加绞股蓝30g化浊降脂。

按语: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之一,是指因胰酶异常激活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甚至可导致器官功能障碍的急腹症。在我国,胆石病是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及过度饮酒,以上病因约占70%以上。高甘油三酯血症性及酒精性急性胰腺炎更常发生于年轻男性病人,老年病人以胆源性居多。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症状是突然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及发热等,重症胰腺炎可伴有低血压或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死亡率较高。由于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尚无针对的药物,临床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急性胰腺炎的后期治疗主要针对其各种局部并发症。在此阶段,病人仍可能存在器官功能障碍。持续的器官功能障碍是病人预后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显著增加外科处理风险。

根据其发病部位及临床特点,中医可命名为“腹痛”,还可将其归属于“胃心痛”、“脾心痛”、“胰瘅”范畴。如《灵枢·厥病篇》云“腹胀胸满,心尤痛甚,心痛甚者,脾心痛也,胃心痛也,痛如以锥针刺其心”。其病位在脾,与肝、胆、胃密切相关,并涉及心、肺、肾、脑、肠。病邪主要为湿热、气滞、血瘀、热毒,病性以“里”“实”“热”证为主。病因多归为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素体肥胖或亏虚、胆石、诸虫、创伤等。本病初起多因气滞食积或肝胆脾胃郁热,病久则生湿蕴热,进而演变为瘀、毒之邪内阻或互结,瘀毒兼夹热邪,或热伤血络,或上迫于肺,或内陷心包,从而导致病情复杂化。其病机特点主要体现在“热”“瘀”“厥”“虚”等方面,“腑气不通、瘀毒内蕴”是核心。治疗方法多以通腑泄浊、缓急止痛、活血化瘀、疏肝利胆等治法。如汉代张仲景以下法为主治疗本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明代医家陶节庵曰:“若表证未除,里证又急,不得不下者,则用大柴胡汤通表里而缓治之”;《伤寒论》有云:“若腹大满不通者,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辨证思路:

随着急性胰腺炎的疾病程度渐渐被遏制,患者机体湿、热、毒、瘀等病邪渐渐消失,病势开始逐渐转向治愈,此刻机体邪气虽已去大半,但同时气血大伤,阳气亏虚,正虚邪恋,呈现阳气虚衰、肝脾失和的状态。故患者出现身体软弱无力,说话声音低微,精神不振,脸色晦暗、畏寒怕冷等症状,此乃气血不足、阳气虚衰所致;正气逐渐复原,但脾胃已伤,中气虚弱,寒热互结;土弱则木乘,肝脾不和。故出现胃部胀满,左下腹部胀痛不适、有下坠感,食欲不佳,大便干结难解等症状,治以疏肝理脾,散结消痞。方中四逆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少阴病,心肾阳衰寒厥证。方中炮附片温补心肾之阳,能迅达内外以温阳逐寒;干姜与附子相须为用,以增温里回阳之力;炙甘草一者益气补中,与姜、附温补结合,治虚寒之本;二者缓姜、附峻烈之性;三者调和药性。四逆散主治肝脾不和证。方中柴胡疏肝解郁,透邪外出,白芍养血柔肝,两者合用,补养肝血,条达肝气;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炙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四药配伍,共奏透邪解郁、疏肝理脾之效,使邪去郁解,气血调畅,清阳得伸。半夏泻心汤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方中半夏散结消痞;干姜、黄芩、黄连温中散寒、泄热开痞;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炙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诸药相伍使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可除。三方共奏回阳救逆、疏肝理脾、散结消痞之功。

方中将白芍改为赤芍,重用30g通利肝胆、祛瘀止痛,取“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之意,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赤芍能扩张胰腺组织的血管,改善坏死区域局部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可抑制微血栓形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加免疫功能。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并发症,更易发生于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方中加用三棱破血行气、消积止痛;郁金15g活血行气、通利肝胆;威灵仙15g 消积止痛。患者血糖升高主要原因是胰腺炎发病时胰岛大量被损伤和破坏,对于体内血糖的调节和处理能力下降,导致胰源性糖尿病。方中重用黄连15g,清脾胃湿热。大剂量运用黄连治疗糖尿病是吸取了仝小林教授的经验,他认为糖尿病中焦胃热的病机是黄连应用的理论基础。《三消论》曰:“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极于肺肾。”《金匮要略》云:“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则消谷而大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胃-肠为阳明之腑,以通降为顺,胃失和降,浊阴不降,血糖偏高。黄连苦寒,入心、脾、胆、胃、大肠经,可泄中焦胃热及诸脏之热,热退则消谷减,火退则消渴愈,势除则可防止热耗气阴,从而阻断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黄连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体现在改善葡萄糖代谢、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抗氧化、清楚自由基、改善脂质代谢等方面。黄连是大苦大寒之品,易伤胃阳,运用必以佐使药相配,多配以干姜,一则护胃阳,二则辛味、苦味搭配,可辛开苦降,开畅中焦。

陈老运用经方信手拈来,胸有成竹,运用三个经方但药味不多,遣方用药非常精简,但治疗效果显著,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以提高临床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