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一生壮志未酬,含恨而终

 凤凰山居士 2023-12-01 发布于江西

20岁,29岁,43岁,51岁,61岁的李白,一生壮志未酬,含恨而终

最美诗画2023-04-09 13:48山东

公元701年,大唐边陲一个小镇上,一个天才降落在世间,他就是李白。关于李白的出生有这么一个传说,李白母亲梦见文曲星降落在自己身上,当夜便诞下李白。文曲星转世也符合李白日后的文学成就,但却又不符合李白在政治上的表现。传说中文曲星降世是为了辅佐君王成就一番大业,但李白的仕途却坎坎坷坷,越走越窄。


由于唐代经商之家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所以李白要想进入仕途只能另走捷径,公元716年,15岁的李白创作了《名堂赋》,这篇赋中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意图得到当权者的认可。

公元721年,20岁的李白听说渝州刺史李邕愿意结交名士,而且喜欢向朝廷推荐青年才俊。于是李白便乘舟下渝州去拜谒李邕,在李邕府上李白侃侃而谈,但却因为不拘俗礼,且经常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因此李邕觉得李白不适合进入官场。李白却认为李邕是轻视自己,他写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作为回击。李白认为自己就是那展翅高飞的大鹏鸟,即便没人推荐也终有一日一飞冲天。


离开渝州后李白开始了长期的求仕之路,偶然一个机会李白得知玄宗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酷爱诗文,并常常向皇帝推荐人才。公元730年,29岁的李白来到长安谒见玉真公主,李白本来想通过公主府一个姓张的侍卫引荐,但没想到自己在别馆里一住就是小半月,依然没有得到公主的召见。在一个雨夜里,李白彻夜难眠,写下了《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抒发自己被愚弄的悲愤之情。


公元742年,41岁的李白终于在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推荐下得到了玄宗的召见,异常兴奋的他立刻回到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了激情洋溢的《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是多么得意的神态,多么踌躇满志的形象啊!


可让李白没想到的是,玄宗只给了他一个翰林供奉,负责给皇帝填词写曲。这让李白非常不满,他认为自己有宰相的才能,辅助君王治理天下才是自己的理想。再加上李白性格直爽,得罪了权相李林甫,在朝中呆了仅仅两年,43岁的李白便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在朋友的践行宴上,李白深感仕途的艰难,写下了一组满怀悲愤的《行路难》。“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处处碰壁,走投无路,李白的内心充满了不甘和悲愤。


离开长安后的李白耿耿于怀,“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句句诗词都透露着李白壮志难酬的无奈。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连下洛阳、长安,唐玄宗逃入蜀中,并下诏令诸子分领天下节度使,永王李璘为江陵郡大都督,坐镇江陵。李璘广招人才,李白也是在这时进入永王府做了幕僚。志在平定叛乱的李白怎么也没想到,这会成为他政治生涯的终点。永王企图割据江南,遭到唐肃宗的征讨,永王兵败被杀,李白也被关入大牢险些被杀,后在朝中大臣的帮助下免除死罪,被发配夜郎。

公元759年,58岁的李白踏上了流放的旅途,他一路从逆流而上,走了大半年才到三峡,三峡水流湍急,行程更是缓慢,心情低落的李白写下了“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愁到头发发白,难道只是因为船走得慢吗?当然不是,是因为他身处人生的逆境导致心情忧郁,前途一片黑暗看不懂任何曙光,极度的忧伤导致头发都白了。


好在李白运气不错,遇到了皇帝大赦天下,不过李白虽然逃过了流放之苦,但他身背永王逆臣的标签,是不可能得到皇帝启用了。三年后,61岁的李白在留下了人生最后一首诗《临终歌》后与世长辞,这首诗可以看作李白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李白一生都以大鹏鸟自居,但最终他却意识到自己一生只是一只折断翅膀的大鹏鸟,并没有真正展翅高飞过。“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回忆了自己奉诏入京时的喜悦,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展翅高飞了,可是入京后却受到了朝中权贵的排挤被再次赶出京城。这就好像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鹏鸟,刚刚飞到空中却折断了翅膀,再次掉落人间。


这首《临路歌》可以看作是李白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李白的一生,既有远大的理想,而又非常执着于理想,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追求了一生,但最终却壮志未酬,含恨而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