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图说话——说说胃肠镜报告

 whhbjh 2023-12-01 发布于江苏

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纷繁复杂、晦涩难懂的胃肠镜病理报告。

胃镜病理报告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第一部分是基本信息,它是这张报告的“身份证明”,所以拿到报告后,请首先确认基本信息,核对姓名,性别,年龄,注意取材部位及取材数量。

原则上有几个部位的活检,应该就有几份病理报告。

第二部分是病理医生对肉眼和通过显微镜放大后观察到的现象的客观描述。

肉眼:

可以看到标本的颜色、数量、大小等,例如:胃窦:灰白色组织2粒,直径0.2cm大小。

显微镜下:

1.观察的内容比较多,首先是对炎症程度的评估,通常我们会根据炎症细胞的多少分成三个级别,分别用“+”、“++”、“+++”表示轻、中及重度。

在这些炎症细胞里,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是用来评价慢性炎症的,另外“中性粒细胞”的多少直接决定了报告中“活动性”的程度。

这个细胞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示一种特殊感染的存在,那就是我们说的幽门螺旋杆菌,英文缩写为“HP”。

2.萎缩表现为固有腺体数量减少,粘膜层变薄。但固有层中纤维组织、粘膜肌层和淋巴滤泡常增生。萎缩可呈局灶性或弥漫性。胃的腺体可以分泌胃液,发挥消化和促进吸收的功能,腺体数量少了,功能自然会受到影响。

3.肠化是指胃黏膜表层上皮和腺上皮被杯状细胞和吸收细胞所取代,“肠化”顾名思义和“肠”有关,其实我们身体的细胞是非常“狡猾”的,生长的环境变了,它们也会变,明明在“胃”里的东西却长得和“肠”里的一样,变了样的细胞是发挥不了原来的功能的。

4.如果出现“异型增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因为它是一种癌前病变,同样也有“轻”“中”“重”之分,轻、中度异型增生需要定期复查,而高度时则需要尽早手术治疗。

在此阶段,如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清除早期病变,避免一场可能“灾难”的发生,这也是胃镜活检最有价值的地方。

除了这5项内容需要详细区分程度,还有一些在镜下观察到的现象需要描述出来,与报告中的“其他组织学变化”对应,例如糜烂、脂质岛、淋巴滤泡等,淋巴滤泡的出现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所致,正常胃黏膜中不存在,如果在中老年患者中出现也应该引起注意。

最后一部分是病理医生通过全面观察后做出的最终判断,也是对第二部分客观记录的总结,例如:慢性萎缩或非萎缩性胃炎。当异型增生程度超出前面所说的重度时就是“癌”了,这时我们一般不再描述,会在诊断部分直接报出明确诊断。

相较于胃镜病理报告,肠镜的病理报告相对简单。

结直肠的病变以不同性质的息肉为主,读懂各种性质的息肉就是关键啦。

常见的息肉分为:

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

2.非腺瘤性息肉:

1)炎性息肉

2)增生性息肉

3)错构瘤性息肉

如果是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基本不用担心,癌变几率很小,内镜下切除或咬除即可;

如果是腺瘤性息肉(病理报告上多半报告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传统锯齿状腺瘤等),一般都有轻-中度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因此肠的息肉看到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不要过度紧张!

a.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的腺瘤性息肉属于良性肿瘤,内镜下完全切除定期随访即可,无需担心。

b.腺瘤性息肉也不能不管,随着腺瘤增大,会发展成肠癌。

c.如果是较大的腺瘤伴有中-重度异型增生(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相当于原位癌,发生浸润癌的风险大大增加,就要警惕警惕再警惕,及时就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