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志不舒百病生,情绪也是病因?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东山威夷 2023-12-04 发布于浙江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各种困扰和挑战,许多人始终保持着紧绷的神经,长期处于各种极端的情绪之中,焦虑、烦躁、易怒...

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长期处于某种极端的情绪中,我们的身体也会出现各种疾病。这些由于我们的情绪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就被称为“情志病”。其实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对情志病的描述。

情志不舒百病生,情绪也是病因?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黄帝内经》:“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医关于情志疾病的观点。中医认为,情志是影响人体五脏六腑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或剧烈的情感起伏会直接影响到五脏六腑的功能,导致气机的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那么这些情绪会怎么伤害我们的脏腑?又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出现什么症状呢?

情志不舒百病生,情绪也是病因?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中医认为“心藏神”,内心愉悦、精神愉快会让我们的心气舒畅,但暴喜、狂喜就会让我们的心气弛缓,很可能会让我们出现情难自控、大笑不止、心悸、精神涣散、失眠等症状。

就像大家所熟知的《范进中举》,范进就是喜极后心神受损,导致神志涣散的典型,还记得原文大概是这样的:“他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堵了心窍”,虽说这是文学作品,但其中的医理却十分值得思考。

:暴怒会让我们的肝气上逆,气血也会随着肝气上行。易怒、暴怒的人会经常觉得气逆胸闷、头痛眩晕,甚至会吐血或者昏厥

调查结果也表明,易怒的人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6倍,患肝脏疾病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8倍

思为脾之志。思虑本是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倘若思虑太过,甚至空怀妄想,谋虑怫逆,皆可导致气结不行,积聚于中,所谓“思伤脾”。

思虑过度、焦虑会导致脾气郁结,脾是“后天之本”,是运化水谷精微之所,是我们重要的消化器官。思虑过重的人经常就会出现食少纳呆,胸脘痞满,腹胀便溏之类的症状。

情志不舒百病生,情绪也是病因?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人在悲伤忧愁时,可使肺气抑郁,耗散气阴,肺气不宣就会让我们出现感冒、咳嗽等症状。

同时肺主皮毛,“忧伤肺”还可表现在某些精神因素所致的皮肤病上。情绪抑郁,忧愁悲伤可以导致荨麻疹、斑秃、牛皮癣等疾病

:中医认为“恐为肾之志”,长期恐惧或突然意外惊恐,皆能导致肾气受损,所谓“恐伤肾”。

因惊恐而导致肾气受损的人往往会出现小便失禁、遗精滑泄、腰膝酸软等不适症状。

保持良好的情绪是防治情志疾病的重要手段。中医强调“内观六淫,外护九食”。

“内观六淫”是指要认识到外界环境的变化对情绪的影响,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同时,要注意饮食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外护九食”指的是饮食要有节制,有规律,这些都有助于保持身心的平衡。

情志不舒百病生,情绪也是病因?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

总之,情绪的波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医认为,情志疾病是一种常见疾病,保护情志、追求身心平衡是防治情志疾病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情绪的变化,学会调节情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结合中医药的治疗,以及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保护情志,守护健康。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真正远离情志的伤害,享受健康和幸福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