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本《大学》全文及意解

 wunianyi 2023-12-05 发布于安徽
     《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人的“圣经”,与《论语》、《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号称四书之首。
     《大学》的作者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中庸》的作者子思是曾子的学生,也是孔子的孙子,《孟子》的作者孟子是子思的学生,此为一脉相承。
    《大学》的核心内容是三纲八目,强调教育的本质在于把小人提升为大人,途径在于先提升自身的学识修养,进而影响他人乃至社会。《大学》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千百年来中国读书人的人生大道。
图片
      我有幸从去年开始跟随曾子三鼎家学传承人曾庆宁先生学习以《大学》为中心的儒门心法,现将《大学》古本全文,以及按照三鼎家学所划分的三十题个人注解作业汇总分享,这是结合所学,在我这个人生阶段的理解,不作为严谨的学术探讨。
      希望更多的朋友一起读《大学》,理解《大学》,回到我们中国人自己精神家园,让心回家。
     尤其是是和我一样的中年人,当我们身处这样一个时代,站在人生转折点上,内心发出为自己而活的声音,为探寻自己的天命和存在价值困顿前行,《大学》是了悟人生的明灯。
     曾先生说:“以文化人是文化”,文化没有标准的答案,每个人都值得拥有自己的《大学》。

图片


古本《大学》全文
【春秋】曾子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恶(wù)恶(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谓自慊(qiè)。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
      《诗》云:“瞻彼淇澳(qí yù),菉竹猗猗(yī)。有斐(fěi)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xiàn)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wū hū呜呼)!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曰:“克明德。”《大(太)甲》曰:“顾諟(shì)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wū)缉熙(jī xī)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故好(hào)而知其恶(è),恶(wù)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jié zhòu)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zhēn)。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zhǎng zhǎng)而民兴弟(悌);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xié)矩之道也。所恶(wù)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chì)若自其口出,寔(shí)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嫉(mào jí)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bǐ)不通,实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dài)哉!”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fú)人之性,菑(灾)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孟献子曰:“畜马乘(shèng),不察于鸡豚(tún);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zhǎng)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大学》三十题

第一题 大学三纲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个人意解】
大学是古代成为大人、成为君子的学问,道家成仙、佛家成佛,儒家成为内圣外王的大人。要成为这样的大人,在于彰显光明的德性-内圣,在于亲近民众-外王,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何谓大人,《易经》中这样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就是说大人与天地万物相合,构建生生不息的整体的人。

【注释 止于至善】
字面: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要成为大人,就是要不断超越小我,不断超越现状,不断精进,以适应新的变化,在知修行的螺旋上升中构建整体,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图片


第二题 知止六步
【原文】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个人意解】
知道目标之后才会形成确定的志向,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立志敢要;有了确定的志向身心才能能平静不散乱,每逢大事有静气;内心平静即使外界总有不同的声音和干扰,仍可以处之安然,如如不动;处之安然内心如明镜,才能清晰周详地思考,清晰周详地思考以后并且去行动,才能实现目标。
知止六步又称知止法则,是《大学》之道的思虑之道,这是中国古人思虑、解决问题和决策的方法,核心是定静。定静能产生力量,主要体现为心力的提升,心力的提升能强化人的生机,更有效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注释 知止】
1、知道目标、方法和边界。
2、联系上文,是知道成为大人的“止于至善”目标。
3、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才能虑得“得其所止”,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图片


第三题 近道三要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个人意解】
万物有根本有枝末,凡事有开始有结束,知道这些的先后次序和来龙去脉,形成内本外末、有终有始、先小后大的习惯,就接近大道了。
近道三要又称近道法则,是《大学》之道的成事之道,这是内外之道在实践领域内的应用,成功是人与事物之间构成了有效的联系,使事物按照人的意志变化,核心是本末。
近道三要是成事之道,也包含中国古人对万事万物规律的看法,有本末、有终始、有先后,我们在用世的时候,如果能从这些维度去抓重点,知道自己的本是什么,格物致知明白终始,摸清并抓住规律,从小事着手,一点点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就能成就越来越多的大事。
【注释-终始】
终是事情的目标和成果,即要去哪里;始是事情的起点和起因,即在哪里;终始还包含以终为始,从始到终的路径,止于至善,每一个重点也是新的起点,动态的发展观。
图片


第四题  八目先后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个人意解】
古代有想要彰显光明德性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整顿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顿好自己的家庭,先要修养自身;想要修养自身,先要端正自的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先要诚实自己的意念;想要诚实自己的意念,先要获得认知;获得认知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才能获得真知,获得了真知才能意念真诚,意念诚实才能心正,心正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修养才能整顿好家庭,家庭整顿好了才能治理好国家,国家治理好了才能平天下。
八目先序,从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是结果和条件的关系;八目后序,从物格到天下平,是行为和状态的关系。
八目先后又称八目法则,是《大学》之道的人生之道,是内外之道在人生成长领域中应用,人的成长是从意识到身体,从家国到天下不断升层和超越的过程,核心是生机,儒家传承的核心不是钱、房、物,是生机。
【注释-致知】
致知是格物之后的致知,取决于怎么格和格什么
格有到来的意思,格物是招来善恶,致知则是知道善恶
格有推究的意思,格物是研究事物,致知则是知道规律
格有穷尽的意思,格物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则是知道天理
格有纠正的意思,格物是去除心中不正之念,致知则是知道良知
格有感通的意思,格物是使心与物融通,致知则是知道整体 
图片

第五题 修身为本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个人意解】
上至天子,下至平民,无论贫富贵贱,都要以修身为根本。根本散乱掉了,而去治理枝末,修身、齐家、立业的秩序乱了,是不可能的。要重视根本的,而看轻枝末,分清轻重缓急,不要做舍本逐末的事情。这就是知道根本。
【注释-修身】
《大学》就是古人修身成为“大人”的学问,我理解为不断超越小我,修养美好的品性,与他人、世界、天地构建整体的旅程。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的预备和延展。
修身要根据自己在不同环境的不同角色(角色)而定,例如君臣父子各不相同;不同人生阶段修的内容不同,例如小儿修安、少年修诚、青年修正、中年修明、老年修得。
《大学》的修身观就是按照大学的基本原理调整、提升自己,目标是止于至善,包括修意-诚意、修气-正心、修体-修身。
三鼎的修身观,以中到生命观为指导,把人的一生分为知、修、行三鼎,通过三鼎螺旋上升达成身心合,内外相应。
修身是一辈子的功课,人生就是用来被自己超越和突破的,当通过修身不断构建出更大的整体,格局更大了,视野更宽阔了,人生更有厚度,曾经困住自己的那些被放大了的问题,亦如烟尘。
图片


第六题 格物致知
【原文】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朱子补传)
【个人意解】
提升认知的途径在于研究万事万物,是说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灵都具有认知能力,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人们无法彻底认识这些原理,所以显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经过长期用功,总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认知能力发挥到极致,再也没有不明的道理。这就叫万事万物被研究了,这就叫认知达到顶点了。
【注释 格物】
从古到今,格物有以下五层意思
1、格有到来的意思,格物是招来善恶
2、格有推究的意思,格物是研究事物
3、格有穷尽的意思,格物是穷尽事物之理
4、格有纠正的意思,格物是去除心中不正之念
5、格有感通的意思,格物是使心与物融通
我更偏向于2和5,一是格与自己相关的物,推究其原理;二是感通,是心与物相融,构建整体。
图片


第七题 君子慎独
【原文】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个人意解】
所谓诚意,是不欺骗自己。如同讨厌那些难闻的气味,如同喜欢那些美好的景色,都是由心而发,这就是自我满足,是没有戴上面具的真我。所以君子或者想要成为君子的人在比人看不见、听不见的地方一定要谨慎,这个时候更容易觉察到自己真实的念头、行为和语言,也更容易去纠正调整,力求做到表里如一,暗室不欺。
【注释 自谦】
谦通慊,念qiè,朱子注解释为:慊,快也,足也。也就是说自慊是快乐和满足的意思。要达到这个境界,只是要诚意,也就是做良知认为正确的事情。
阳明先生《传习录》卷中:“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
我理解为一种知道自己的使命,生活在角色和环境中,但又没有被角色环境捆绑,有独立之精神,能真实坦荡做自己、活出自己,又与角色、环境相宜的喜悦状态,宜己宜人。
很是向往。
图片


第八题 诚中形外
【原文】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个人意解】
小人独处的时候做坏事,无所不为。见到君子后就躲躲闪闪,掩盖所做的坏事而炫耀所做的好事。但是别人看自己,就好像能看到内在肝脏一样,这样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是内心有东西,外表就会有体现,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
【注释 慎独】
独处时,是自己最真实的面貌,须谨慎。
慎独是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诚意,最高级别的自律和自我负责。
图片


第九题 十目所视
【原文】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pán)。故君子必诚其意。
【个人意解】
曾子说:“就像有十个人的眼睛看着你,十个人的手指着你,多么严厉啊!” 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财富可以修饰房屋,德行可以滋养身体,这样就能心胸宽广则身体安舒,所以君子一定要诚意。
练习慎独是有方法的,在众目睽睽中我们必然会注意自己的言行,独处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在众人的监督之下,这样来严格要求自己,一点一点克除私欲,逆着人性修自己。
诚意是有功效的,诚意带来的外在财富可以修饰房屋,诚意养成的内在道德可以润身,所以诚意能给个人带来财富、道德和健康,给世界带来善美真,这个就是有福。
【注释-诚意】
《说文解字》中,诚-信守诺言,意-志向
诚意的即真诚自己的意念,有三不:不自欺,要真实;不散乱,要专心;不作恶,要向善。
《大学》诚意对应三题:君子慎独-内涵和本质;诚中形外-不诚意的现象;十目所视-诚意的方法和境界。
修诚意的路径是慎独,包含行为慎独、言语慎独、心意慎独,核心在于心意慎独,人前人后一个样,暗室不欺,吾心光明。
图片


第十题 有斐君子
【原文】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个人意解】
《诗经·卫风·淇奥》上说:“看那弯弯的淇水岸边,绿竹郁郁葱葱。有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像经过切磋的象牙,像经过琢磨的美玉。庄严而又宽阔,,显赫而又盛大。这位文质彬彬的君子,教人始终难忘。”“如切如磋”,说的是治学;“如琢如磨”,说的是修身。”“瑟兮僴兮”,说的是庄重严谨,严肃认真;“赫兮喧兮”,说的是一台威严。“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是说君子的品德高尚,让老百姓难以忘怀。《诗经》上又说:“呜呼!先王的美德使人难忘。”君子遵从前王的道德和举措,小人享受前王留下的安乐和利益。因此,在先王去世以后,无论是谁都对他念念不忘。
【注释-君子】
君子散发着由内而外的光明德行,与天地融为一体,治学上严谨认真,修身上不断精进打磨,造福于他人,为世人念念不忘,“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图片


第十一题  克明峻德
【原文】
《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个人意解】
《尚书·周书·康诰》说:“人能够彰显德性”,即人是有明德的能力的。
《尚书·商书·太甲》说:“人要思念上天赋予的光明秉性”,即人是被上天赋予了光明德性的,上承道统,因此应该以此为使命,念念不忘。
《尚书·虞书·尧典》说:“人能够彰显伟大的德性”,再次强调人能够彰显上天赋予的伟大德性。
这一题多处用典,都是说人能够并且应该从内而外的彰显自己光明的德性。
【注释 自明】
自明中的“自”很重要,是自明不是“他明”,强调了明德的主体和方式,主体是自己,而且是从内而外,自明就是向内探索,反求诸己,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只有自己愿意改变和觉醒,才能明。
明,分理明、事明、心明之说,因此可以通过治学、修身、用世去实现明。有内明、外明之别,关键在于明而有光。
“明”是“光”的本体,不明则无光,自己明,才能发出光照亮他人之路,而对自己的仁爱是明的电源。
因此明明德,才有亲民之光,身心不明,利他用世也做不到清楚明。
图片

第十二题 日新又新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个人意解】
商朝的开国君主汤。在盥洗盆上刻到:“如果能一天洗净污秽自新,就应该天天自新,不断自新。”《尚书·国书·康诰》说:“君主要使民众振作自新。”《诗经·大雅·文王》说:“周虽然是旧的邦国,但承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君子要竭尽全力以求自新。
【注释】
“新民”是指通过自新进而影响他人振作自新,即通过持续修身提升自己的德性,明明德后,取得他人的信任和追随,进而以及率众影响更多的人走向自新的道路,止于至善,天下大同。
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图片


第十三题  为人五止
【原文】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 。”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个人意解】
这一段详解了《大学》中的重要概念“知止”的“止”,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不用的“位”有所止,修“止”。
《诗经·商颂·玄鸟》中说到:“国都附近是百姓安居之地
《诗经·小雅·缗蛮》中说到:“小山的角落是小鸟歇息的地方”
孔子说:“关于停止,鸟都知道自己该停止的地方,怎么人还不如鸟呢?”
《诗经·大雅·文王》中说到:“端庄肃穆的文王,不断走向光明,对他所处的地位保有着一份恭敬心”。
所以,作为人君,要以仁爱为依归;作为人臣,要以尊敬为依归;作为儿子,要以孝顺为依归;作为父亲,要以慈爱为依归;与人交往,要以诚信为依归。
【注释 缉熙】
《说文解字》:缉,绩麻;熙,暴晒并使之干燥。
光明美德,即明明德的状态。
图片


第十四题  听讼无讼
【原文】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个人意解】
孔子说:“审理案件,我和别人一样。一定要让案件从根本上清除!”使没有真凭实据的人不敢编造流言,使民心敬畏。这才是知道根本。
一个好的法官,会发自内心通过审案,让案件越来越少;一个好的医生,会发自内心去治病,让病人越来越少;一个解决问题的人,会发自内心去解决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本,让此类问题减少发生。
这里的发自内心有两层意思:
一是是对自己真诚,名曰:“内无讼”,有理(信念和原则)在心,不自欺不纠结,光明坦荡,所谓“明明德”;
二是对他人真诚,名曰:“外无讼”,不欺人,清晰地知道他人的意图和想法,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让他人体会到我的真诚,所谓“亲民”。
【注释 知本】
字面意思就是知道“物有本末”,从根本上下功夫。审理案件的根本就是让人诚意,“明明德”为本,“亲民”为末。
在处理内外关系的时候,内本外末,先从自我修身开始,做自己能够做到的,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修身为本。
在看待事情的时候,道本术末,从了解规律和源头开始,让自己走在道上,大方向不要错,立“道”为本。
图片

第十五题  正心修身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yao),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个人意解】
所谓修身在于端正自心,有所愤怒,就不能中正;有所恐惧,就不能中正;有所偏好,就不能中正;有所忧患,就不能中正。
修身在于修心。
【注释 正心
正,有执中不偏的意思,使自己的心态端正,由“一”“止”组合而成,可见正心就是让心“止”于某种状态,不被怒、恐、喜、忧的情绪左右,情绪一旦过就要“止”住,一旦内耗就要止住,一旦影响了自己和他人的生机就要止住。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才能内执中而外守正。
如《中庸》所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图片


第十六题 心不在焉
【原文】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意解】
心如果不在啊,看了却什么都没看见,听了却什么都没听见,吃了却什么味道都不记得。所以修身首先要让自己的心端正,在该在的地方,
【注释 在焉】
在焉主要是指“心在”,心为身之本,我理解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 心在身体这个家里,才能身心合一,如朱子所言正心是“心有存而检其身”,心在是修身之本,不然魂不守舍,像无家可归,心在家里,人才会有生机。
第二层 心在此处和当下,在过去和未来,都是不真实的,只有每一个当下是鲜活的。
第三层 心在该在的地方,在和不在是一种工夫,人是有选择的自由的。
正向看把心放在有助于提升自己生机的人事物上,专注目标,对不利于自己生机的可以“不在焉”。
反向看,做事情不集中注意力,是消极的态度。
图片


第十七题 齐家五辟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惰而辟焉。
【意解】
治理家庭前提是修身。在家庭中,人往往因为对人事物的过度情绪而不能保持中正之心,产生各种偏颇:
因为亲近喜爱而产生偏颇
因为轻贱厌恶而产生偏颇
因为畏惧尊敬而产生偏颇
因为同情怜悯而产生偏颇
因为轻视怠慢而产生偏颇

【注释 齐家】

齐家是通过个人的修为美德影响家人,进而让家人和睦相处、齐心协力,是检验个人用世、检验修身的第一步。

齐家的基础是对自己仁爱,再对家人仁爱,让自己和家人更有生机,起有利生机的念头,说利生机的话,做有利生机的事情,不能任由情绪态度的偏颇而想当然,修善美真。

齐家中核心部分是使大家能各归其位,身心在其位,在人生不同阶段修不同的目标,朝着修身型家庭的方向构建人家整体。

图片




第十八题 知恶知美

【原文】

故好而知其恶(è),恶(wù)而知其美者,天下鲜(xiǎn)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è),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意解】
喜欢某个人同时知道他是有短处的,厌恶某个人同时知道他是有长处的,能够超越自己的喜欢或是厌恶的偏好,而去客观看到某个人或某件事情的不同面相,这样的人太少了。

所以古代谚语说:“因为溺爱,人们常常不知道自己孩子的过错;因为贪心,人满不满足自家庄稼的丰硕。”这就是不修身,不去辟,就难以管理自己的家庭。

【注释 知美】

美,味道甘甜的意思,会意字,由“羊”和“大”会意而成,“美”与“善”有相同的含义,有好看、吉祥的意思。

美和“丑”与“恶”对应,知美意味着要知道人事物的整体不同面相,知美,同时也知丑、知恶,懂得止丑止恶,不美不为,才有知美,美中有“祥”、有“善”、有生机。

儒家认为,人类社会首重“善”,次重“美”,后重“真”,以善意善念首当其冲,是美的基础,没有善是假美;“善”和“美”之后才有真,没有在“善”和“美”的真实,是破坏整体、损耗生机的负能量。

我们可以去实践的是:

境美——儒家是一种生活方式,营造美好有生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至少干净整洁有点小趣味

形美——通过大学礼法、正坐、中立、安步(或者喜欢的方式),修炼自己的身体,体态安舒,面带微笑

言美——贵人语迟,想想再说,说有利于自我和他人生机的话,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行美——举手投足,有礼有节,行住坐卧,镇定安然,不失灵动

心美——念念向善,见到美好就收到心里,提升自己的审美趣味

图片



第十九题 心诚求之
【原文】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意解】
所谓治理好国家的前提是管理好自己的家族,是指不能教育好家人,更不可能教育好其他人。所以君子还没走出家门,就受到了从家族到国家的相关教育。对父母的孝顺可以用于侍奉君主,对兄长的恭敬可以用于对待上级;对子女的慈爱可以用于管理民众。《康诰》说:“要像保护初生婴儿一样保护民众。”真心诚意地去做,虽不能完全做到,也不会相差太远。没有人是学会养孩子才出嫁的。
齐家之道可以平移到立业、治国之道中,家是人生的第一道场,家庭不和睦不齐心,事业也很难长久的健康发展,因此齐家是立业、治国的基础。
【注释-赤子】
赤子本意是刚出生的婴儿,身体是红色的。引申指纯洁、善良、真诚的人。
尤其是经历了各种痛苦磨难,依然对世界和他人保有善意和仁爱,愿意相信,真诚利他付出的人。纵然在逆境之中,也能保持本心,有追求,不被外界环境所动摇。
老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道德修养深厚的人,就像赤子,看似柔弱,却是万物之始,力量无穷。
《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赤子就是真善美的大人。
图片


第二十题  尧舜帅民
【原文】
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
【意解】
国君一家人如能仁爱相亲,那么一国人就能兴起仁爱;国君一家人如能谦让礼敬,那么一国人就能兴起谦让;国君如贪婪暴戾,那么举国上下就会纷纷作乱。国君一人一家对国家的决定作用就是如此。尧舜用仁政统率天下,人民就跟从变得仁爱;桀纣用暴政统率天下,人民就跟从变得残暴。当国君的政令与本人的爱好相反,人民就不肯依从了。
治理国家首要的在于国君,上行下效,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当发号的政令与本人的喜好不一致,人民是不会跟从的。
【注释 帅民】
统率、引领民众。
领袖人物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公司、一个团队的走向,其领导力核心是自我人格完善、心智成熟和德行修养,这一切都需要修身,通过齐家呈现,不断地自我精进和发展,内修身明德,外亲民帅民,内外合一。
图片


第二十一题 有己求人
【原文】
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意解】
所以凡事君子要先自己有善行,才能要求别人也有,自己去不作恶,才能责备别人的恶习与恶性。自己不真心践行恕道,而能让别人明白什么是恕,是不可能的。因此治国在于先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君子要身先士卒,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对民众的要求自己先做的,反求诸己。
【注释 治国】
从《大学》和这一题的角度而言,治国的前提是齐家,齐家的前提是修身,因此治国立足于修身。
国君自己能扬善去恶,才能教化百姓扬善去恶;国君践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才能让百姓明白其中道理。
在德治和法治之间,儒家倡导以德治为主,明明德而后亲民再新民。
图片


第二十二题 宜其家人
【原文】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意解】
《诗经》里说:“那娇嫩妖娆的桃花,那茂盛伸展的枝叶。这个女子出嫁,能让她的家人和睦”,如果能使家人和睦友爱,就能教育一国人。
《诗经》里说:“能让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如果能使兄弟姐妹和睦友爱,就能教育一国人。
《诗经》里说:“他的言行举止没有差错,就可以成为国家的表率”,当国君作为父亲、儿子、兄弟都值得效法的时候,民众才会效法他。
这就是先要管理好自己家族的道理,家是最小国,国是最大家。
【注释 宜家】
宜家是建立在“位”的基础上,即自己在家里是什么样的角色,先归位,不错位,做好这个角色该做的事情,不断修身,言行举止上没有差错;由此,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使自己的家人和睦友爱。
宜家首先要宜自己、爱自己、修自己,让自己的身心合宜,让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合宜,充满生机,才能给到家人充满生机、喜悦放松的感觉,给出指向成长而不是匮乏的爱,家人一起成长,自然和睦友爱。
身心合,家庭睦,事业成。
图片

第二十三题 · 絜矩之道
【原文】
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意解】
所谓平定天下在于治理好自己的归家,是说国君能敬爱老人,民众就会兴孝道;国君能尊重长辈,民众就会兴悌道;国君能体恤孤幼,民众就不会有悖逆之心;因此国君必须遵循推己及人、以身作则的行为法则。
厌恶上级的做法,就不要拿来对待下属;厌恶下级的做法,就不要拿来对待上级;厌恶前面的做法,就不要拿来对待后面的;厌恶后面的做法,就不要拿来对待前面的;厌恶的左边做法,就不要拿来对待右边的;厌恶右边的做法,就不要拿来对待前面的;这就是用来衡量行为的法则。
第一部分从正面论述,希望教化民众什么,国君自己就要做到,上行下效,标杆作用;
第二部分从反面论述,站在自己的角色上,厌恶别人对自己做的,就不要对与自己相同身份角色的人做这件事。
【注释 天下】
“天下”是中国人独有的观念,“普天之下”,
狭义: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广义:没有固定的时空观点,代表人认知范围内的宇宙天地,凡我所见者,凡我所想者,皆为天下。
图片


第二十四题   民之父母
【原文】
《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诗》云:“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有国者不可以不慎,辟则为天下僇矣。
【意解】
《诗经》说:“那快乐的君子啊,是民众的父母。”他的好恶与民众保持一致,这就是民众喜爱的父母。《诗经》说:“那高峻巍峨的南山上啊,山石层叠耸立,那容貌显盛的周太师尹氏啊,人人以瞻视的目光仰望着他。”所以治理一国的君主不可以不谨慎。如果国君有不当的行为,人们就会共同起来讨伐。
【注释 父母】
“父母”是人的来处,父母是孩子的天,是爱和力量的源泉,是孩子的榜样和模板。
图片


第二十五题   得众得国
【原文】
《诗》云:“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监于殷,峻命不易。”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意解】
《诗经》:“在殷商还没有失去民心的时候,君王的德性是配得上上天赋予使命的。从殷商后期因暴政没落的发展历史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能得到天命是不容易的,要珍惜。”
你得到民众的拥戴,你就能够得天下,你失去民众的信任,就失去天下,这就是天命。天命是不会改的,谁合乎天命,他就能够保有天下,谁要是违背天命,这天下就不属于他。所以君子或者领导人,首要谨慎于自己的德行修养。
有好的德行才能聚集有德有才的人,聚集了有才能的人才会拥有国土,拥有国土在会拥有财富,拥有了财富才能有国用。德行,是本;财富,是末。如果重视末而轻视本,民众就会发生混乱互相争夺。所以聚敛财富就会失去民心,分享财富就聚拢民心。如你说话不讲道理,人家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来回答你;财货来路不明不白,总有一天也会不明不白地失去。
【注释 得众】
得众是得到民心,得到人心,以德“得众”,“得众”包含两层:
一、国君或者领导人自己注重修身,谨慎于德性的修养,明明德,产生影响力,得到民众的信任,此谓“亲民”。
二、国君或者领导人懂民心,顺应民心,散财聚民心,仓廪实知礼节,国泰民安,让民众愿意跟随指引,移风易俗,这是得到民心,此谓“新民”。
图片

第二十六题   善则得之
【原文】
《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
【意解】
《康诰》说:“天命不是永恒不变的。”治国之道是善的、符合天道的,就能够得到天命;如果不善、不符合天道,就不能得到天命。《楚书》说:“楚国没有其他宝贝,把善当做最重要的宝贝。”狐偃对流亡的重耳说:“流亡的人,没有什么珍贵的宝物,唯以对自己身边的人仁爱为宝。”
想要老天的眷顾?善则得之。天命不是固定的,是因善而变化的,即使得了天命,不能坚持善道,也会失去,老天的眷顾是因为符合天道;因此要去恶扬善,为自己和他人创造生机,做符合天道的事情,用天地法则造福世界。
【注释 仁亲】
对自己身边的人的仁爱,仁爱就是善,包含言善、行善、心善。
儒家的仁爱,首先是“仁者自爱”,然后是“亲亲”、“仁民”、“爱物”,亲爱亲人、仁爱百姓、爱惜万物,“仁亲”与“亲亲”同义。
图片


第二十七题   休休有容
【原文】
《秦誓》曰:“若有一介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chì)若自其口出。寔(shí)能容之,以能保我子孙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以恶之;人之彦圣,而违之俾不通。寔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孙黎民,亦曰殆哉!”
【意解】
《秦誓》上说:“假如有这样的一位大臣,诚恳真实,看上去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技能,他的胸怀宽广,包容性强。在他眼里,别人有本领,就好像自己也有;他人德才兼备,就发自内心地赞美和欣赏。不但口头上加以称道,而且还能包容举荐他们,这就能使子孙黎民得到保护,也有利于国家。别人有了什么本领,他就嫉妒厌恶;别人的才能和美德,他压着盖着不让君王知道,不能包容推荐,因而使子孙黎民不能得到保护,对国家也很危险。
【注释 有容】
“有容”是指心量很大,能够包容万事万物,是人群整体的主构者。
此段中的“有容”还包含有伯乐胸怀,有天下为公的大人之心,克除了自我私心、嫉妒心。
图片


《大学》第二十八题 · 君子大道
【原文】
唯仁人放流之,迸诸四夷,不与同中国。此谓唯仁人为能爱人,能恶人。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意解】
惟有有仁德的君主能够流放小人,把他们驱逐出境,不让他们和大家同住在中原境内。这就是说,只有有仁德的君主,能够做到亲爱贤人,厌恶小人。
见到有贤德的人才不能举荐,举荐了,又不能使他居在自己的前列,这就是轻慢。见到不善的人不能够贬退,贬退了,又不能贬退得很远,这就是过失。喜爱大家所讨厌的,讨厌大家所喜爱的,这就是违背人性,这样做,灾祸一定会降临到他的身上。
因此,君子能够行治国大道,一定是从忠信诚敬得来的,君子违背治国大道,一定是从傲慢贪婪享受开始的。
此段强调:
一、有仁德的君主,才能做到爱憎分明,惩恶扬善,仁德是有边界的;
二、任人唯贤,贬退不善,都要做到最大限度,扬善和退不善,都要做到极致,与民众同好恶,这才是“亲民”、“止于至善”;
三、治国大道,得于忠信诚敬,失于傲慢贪婪,因此国君需要修身,保有崇高的德性修养,才能得大道、行大道。
【注释 忠信】
《易·乾》:“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
忠信对天地之道、治国之道的专一和诚意,所以“忠信”以进德。
忠由“中”和“心”构成,代表内在守中;信由“人”和“言”沟通,代表外在不欺;忠信有内守中外不欺的意思。
忠信于道,就能行于道;忠信于自己的祖先、文化、理想和信仰,就能坚定不移、内外一致地往前走。
图片

第二十九题   生财有道

【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


【意解】

生财有大的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产的人勤奋,消费的人节俭,这样财富就会一直很充足。创富和守富,是两种不同的逻辑,创富要人多、勤奋,守富要人少、节俭,现实中要取得两者的平衡,有入有出正向循环。

有仁德的人用财富来提升人的生机、弘扬美德,没有仁德的人以消耗人的生机、牺牲美德,来赚取财富。财富是为人的生机、美好生活服务的,这就是正向循环,为获取财富而长期损耗生机,不择手段,这是负向循环,本末倒置,也长久不了。

没有在上位的人喜爱仁德而在下位的百姓却不喜爱忠义的,没有喜爱忠义而做事却半途而废的,也从来没有府库中的财货不是属于国君的。只要上位的人有仁德,体恤民众,关注民生,获得民心,大家自然跟着你干,财富也是属于国君的。

【注释 生财】

字面意思是生产、创造财富,中国人常说和气生财。

从《大学》视角来看,我理解为是因为人有了生机,才有财富,生是本,财是末。

人的生机如树根树干,财富如枝末果实,树根树干强壮经得起风雨,枝末果实自然繁盛,如果生机枯竭,财富就枯竭。

图片



第三十题 · 以义为利
【原文】
孟献子曰:“蓄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蓄牛羊;百乘之家,不蓄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菑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意解】
孟献子说:“具有马匹车辆的大夫之家,不应该计较养猪养鸡的小利;能够用冰防腐丧祭的公卿之家,不该饲养牛羊;拥有百辆车乘的卿大夫之家,不该杨那些聚敛财富的家臣。养这些家臣,还不如有盗窃府库的家臣。”
这就是说国家不能以追求财富价值为最高利益,应该追求道义为最高利益。治理国家而以聚敛财务为最高目标的人,肯定是受了小人的误导。国君善待这些人,并让他们来参与国家事务,天灾人祸就会降临。即使有贤能的人,也无可奈何。
这就是说,治理国家不能以追求财富物质为最高利益,而要以追求道义为最高利益。
不同阶层要追去与其相匹配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有德此有财,在道义和物质财富之间,阶层越高,管理的系统越复杂,需要统合的是人心,越是需要通过追求道义、修养德行,才能远小人、亲贤士,财散民聚,以义为利,以求长久的国泰民安。
【注释  义利】
义指道德行为,利指物质利益
《论语》中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义以为上”、“君子义以为质”
义利,意味着君子应该先义后利,义本利末。
图片

说明:本内容为个人作为修习《大学》儒门心法作业延展分享,结合曾庆宁先生传习曾子家学所学总结、融会而成。


认识一下吧
图片
魏恒
曾子家学与儒门心法修习者
”鹤山先生” 魏了翁后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