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为三十之意。 世纪,却是一百年。这是何道理?古籍中有“世纪”,却不是百年的意思。这百年之意,从何而来? -- 如果想理解华夏文明的系统性,理解天、地、人的三才之道,我们要从天时开始。 俗语中的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第一位的。这一点,在《黄石公素书》里也有相应。 ![]() 目前华夏文明系统性中的天时,已经非常的弱势! 其传承超过四千年。历代观天测星,华夏曆法调整了七十多次,创法十四种,现在已经没有了天官的系统性师承与传承。 天与星的位置,经历了四百年,也许又有了偏差。 为什么要提这些?也许这些根本没有几个人会关心。 但是,如果天道有偏不正,那地道与人道,何以为正?!三才何以为继? 我之前已用手机APP作参考,完成了“2023癸卯年,星宿定位太阳”,具体如下:
- 孟春一月1.22-2.19,日在危; ![]() - 仲春二月2.20-3.21-4.19,日在室壁奎; ![]() - 季春三月4.20-5.18,日在娄; ![]() - 孟夏四月5.19-6.17,日在毕昂; ![]() - 仲夏五月6.18-7.17,日在井参; ![]() - 季夏六月7.18-8.15,日在星; ![]() --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距今不过一百来年,它是清末光绪辛丑年(1901年)的蒙学,可以作为我对天干、地支的启蒙之书。 遂节选其中天干、地支的部分内容如下。它的内容与李光地的《月令辑要》、雍正时期的《古今图书集成》是相应的。 ![]() - 干/幹: 又自甲至癸为十干,天干。 又尧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即尔雅(诗经.尔雅)所谓岁阳也。 - 支: 又自子至亥,曰十二支,地支。 又十二支辰名,尔雅所谓岁阴也。 (故,干支为岁之阳阴,年之阳阴。) - 天干十,如下图标识处。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 《月令辑要》月建天干释名图 ![]() -- 地支十二,如下图标识处。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 《月令辑要》月建地支释名图: ![]() |
|
来自: 新用户20304905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