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埃二号”卫星入轨 让中东战场如虎添翼

 昵称60435381 2023-12-08 发布于内蒙古

       12月4日12时1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援埃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成功入轨;该卫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埃及国土资源普查,满足埃及用户在农业、林业、城市建设、环境及灾害监测等领域;卫星运行于距地600公里的中轨,设置了6类25种在轨自主安全模式,并开发配置了一键碎片规避、一键式快速升轨、自主安全模式在轨扩展、端到端任务自动化执行等功能;其所搭载的全色多光谱相机可看清地面移动的小汽车;这是中国首次以成套项目管理模式,移交的国际卫星工程,也是一颗由中国研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而援助埃及的一颗卫星。

图片

       这篇新闻通稿看似一则普通的国际卫星合作项目,但事实上,在这短短的一段话中,隐含了大量的重要战略信息,而且,其与当前的巴以冲突,以及中东局势有着巨大的关联;因为,其看似是一颗服务于埃及的遥感卫星,而事实上,它却是一颗高精度光学侦察卫星;它的出现,将有力地增强中东地区的战场态势感知,从而对当前的巴以冲突,甚至对中东战争走向发挥出重大作用;而要理解这种战略意义,那么,就首先需要了解战场感知,也就是情报侦测系统,对现代战争的极端重要性。

       不可见的战场后盾

       众所周知,打仗第一要务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第二要务便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我们所说的战场感知系统就属于第二个,在现代战争中,就是战场综合信息感知系统,可以说其直接决定了战争的胜败,当年,伊拉克10万共和国卫队被瞬间屠杀,就是这种不对称战场感知系统,也即战场单向透明的结果;而大家通过媒体都知道,前段时间哈马斯和胡塞武装,在战场上都打得非常出彩,但是,这只不过是结果,而支撑这种结果的,则是背后看不见的庞大情报体系;因为,哈马斯和胡塞武装都只是打人的手,而决定其攻击的眼睛和大脑并不在当地;那么,它们在哪里呢?我们不妨先来进入战场。

        首先来看哈马斯,从很多传出的画面来看,大量哈马斯人员都是近距离,也就是50~100米之间对以军坦克发动攻击,距离再远的话,一方面会降低命中率,另一方面现实也不允许;因为,RPG+串联弹头重量约10KG,哈马斯从地道口出来,必须在500米范围内发起攻击,而其从地道口出来,必须在5~10分钟内,完成出击、迂回、瞄准、攻击、返回;因为,梅卡瓦装备有红外探测仪,出击时也是多辆协同,哈马斯攻击一辆得手后,如不能在5分钟内转移,就会立刻遭到其他坦克炮击,而如果10分钟不能撤回地道,那恐怕就撤不回了,因为以空军会立刻将藏身建筑夷为平地。

       而一个正常人在无负重情况下,往返跑800米就会超过5分钟,何况哈马斯还要负重10KG的装备,还要时刻隐蔽自己,特别是坦克还在不断行进中;因此,其必须提前设伏,在坦克路经地道口的附近,就要迅速发动突击,否则坦克驶离过远,就会失去最佳攻击范围;这就需要哈马斯对以军坦克的分布,以及行进方向有准确的情报,从而使自己得以合理配备火力进行伏击;如果只是零星伏击个别坦克,撞个运气也就罢了,但如像视频中成功伏击整个坦克营的数十辆坦克;其如果未准确获取情报而提前设伏,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如果是偶然的遭遇战,那么即便打爆前面几辆,也会因弹药打光不能及时补充,而望洋兴叹了。

图片

       而实际的战果显示,虽然哈马斯躲在地道里,但对以军的行动却了如指掌,他们当然有瞭望哨,但这只是守株待兔,而无法预判对方;也可能有侦察无人机,但只能发动个别偷袭,因为无线信号极易被干扰,况且哈马斯并无无线通讯设备,即便发现以军动向,也无法及时将信息传达给地道内的突击队;特别是,此前哈马斯突击队远程奔袭60公里,偷袭了一处军事指挥所,打死了包括3名美海豹突击队指挥官在内的6人;其是如何获知60公里外,有美以两军高级指挥所?又如何知道他们的开会时间?要知道,即便有人开会,通常也就短短一两个小时,光60公里的路程恐怕就要花1个小时;但哈马斯不仅精确定位,而且还能精确掌控时间,更够能在突击得手后全身而退;这种定点斩首行动,没有准确而及时的情报是不可想象的。

       其次来看胡塞武装;胡塞武装可谓是本次巴以冲突中,除了哈马斯外最引人瞩目的力量,其发射了大量的导弹和无人机,对以色列和美军目标进行了攻击;而关键问题是,其攻击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太惊人了;如果说,胡塞攻击以色列境内的机场、炼油厂、指挥所等固定目标,这没什么可稀奇的,因为只要导弹射程够,给它输入坐标就可以发动攻击;而难就难在打击美军军舰和以色列的商船;因为,这些东西都是移动目标,而每天通过曼德海峡的船只高达400多艘,如何从这么多船里准确定位美以目标,而不误伤其他国家船只?特别是以色列商船,可是经常悬挂其他国家的国旗进行伪装的。

       如果你是胡塞的指挥官,手握大量的导弹和无人机,看着海面上密密麻麻往来的商船,你敢攻击吗?显然不敢;而胡塞之前不论是扣押以色列货轮,还是用导弹攻击美舰和以色列商船,都非常精准,显然其获得了准确的情报;而这些情报,不仅要能够知道哪些船是以色列的,而且还要准确掌握这些船的航迹和坐标;要知道,集装箱船的航速有25节,也就是时速50公里;如果胡塞不能及时获得目标的准确坐标,或者即便获得情报而稍微反应迟钝,未及时发起攻击的话,那么,只要延迟两三个小时,目标商船就会驶出射程而逃之夭夭,从而错失战机。

      众所周知,也门的外贸几乎为零,即便是伊朗也仅仅有少量石油贸易,而且正在遭受美国的贸易和金融制裁,想获得国际航运情报,可谓是痴人说梦;而获取以色列商船的有关信息,不仅要掌握国际商贸的大量信息,甚至要触及商业机密,同时,要掌握海量的国际海运商船信息,特别是商船的实时坐标这些机密信息,那更是是难上加难;特别是美军军舰的坐标,那可以说是绝密信息;所以,如果没有庞大的天基系统支持,想要做到精准打击,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图片

      中埃卫星隐藏的秘密

       下面我们就从新闻通稿中,挖掘“中埃二号”背后所隐藏的战略信息;

       第一,发射时机

       12月1号,休战一周的巴以双方重新开战,相较于第一阶段,吃了大亏的以色列方面,必然发起更凶狠的报复,当然也包括美国方面;我们说:批判的武器永远替代不了武器的批判;因此,必须为接下来有效的反击,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2月4号,“中埃二号”紧急发射升空,其针对中东战场的意味十足。

       第二,道义高点

       在美国正助纣为虐、正帮着以色列屠杀巴勒斯坦人的时候,中国却援助埃及一颗卫星,帮助埃及提升国家的农业、海洋环境监控,从而防灾减灾造福埃及人民;同时,也提升了埃及从“上游”卫星研制、“中游”地面设施建设与运营到“下游”卫星数据处理能力;显然,谁是中东的破坏者,谁又是中东的建设者,一目了然,这样鲜明的对比,必将在所有中东国家人民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占领道义制高点。

       第三,扫描范围

       该卫星是用于埃及的农业、林业、城市建设、环境及灾害监测,因此,必须要覆盖所有埃及领土及领海;那么,卫星会不会覆盖整个中东、东地中海、红海呢?但至少以色列全境及加沙地带,显然都会在卫星的扫描范围;因此,在此范围内的一切固定设施、移动车辆、航行船只,甚至飞行器都会尽收眼底;当然,卫星扫描范围到底有多大,这恐怕只有卫星研制单位才知道了。

         第四,成像精度

         该卫星为一颗光学成像卫星,其搭载的全色多光谱相机,可看清一辆小汽车,这意味着比小汽车更大的坦克、装甲车、飞机、舰船当然都能被看清并识别;而这只是新闻通稿的描述,至于是否再放大几倍而看清车牌,甚至是人脸,那恐怕就只能问研发卫星的航天五院了;但即便仅此精度,已经足以掌握以军的军事部署,以及装甲部队的攻击方向了。

        第五,侦察时间

        该卫星运行的高度是600公里的轨道,绕行地球一圈的间隔时间大概是80分钟,也就是在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内,即可对目标区域进行一次实时扫描;这个间隔时间还是有点长,但一定有其他卫星也在重点关注该区域,只是,其他卫星可能并非专注中东,而是临时抽调;因此,当“中埃二号”就位后,其他卫星作为辅助,相信对战场的实施扫描间隔,会从数十分钟的双位数,进一步缩短至个位数,必将大大提高侦察的即时性。

        第六,高速传输

        由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研制的卫星数传分系统,承担起了对卫星光学图像数据的压缩、编码处理,然后通过数传相控阵天线,建立的高速对地数传链路,将数据发送回地面接收站;而数据高速下载才是战场信息实时监控的核心,否则即便侦测到了大量信息,由于数据传输的延迟,也会极大延误战机;因此,有了这套高速数据传输链,必将极大地提高战场情报的时效性。

图片

       第七,智能防御

       该卫星设置了6类25种在轨自主安全模式,并开发配置了一键碎片规避、一键式快速升轨、自主安全模式在轨扩展等功能,也就意味着该卫星具有躲避太空攻击的能力,同时其也具备随时进行太空变轨能力;这不仅使卫星可以降轨对重点目标进行近距离侦察,获得更精准的情报,更具备了自我躲避太空攻击的能力,而这个能力将确保战场情报获取的可靠度。

       第八,成套援助

       该卫星是中国首次以成套项目管理模式,所移交的一个国际卫星工程;也就是说,虽然卫星的一切研制、管理、运营都是由中国负责,但该卫星的所属权却是埃及,当然中埃双方有信息共享权;这一方面开创了中国可以援助名义,随时可向全球任何国家任何地区发射卫星;另一方面也使得中国可以该模式,获得全球任何受援国的数据信息;而这些东西对受援国只是部分价值,而对中国而言则具备全球战略价值;并且,还是“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典范,为“一带一路”书写了新的篇章。

     第九,强化关系

      作为该卫星的受赠方,也是主体所有者,虽然卫星一切研制发射和运营管理都是中方,但毕竟埃及无偿拥有了对地观测能力,既是中埃亲密关系的又一次彰显,同时,也是对埃及加入“金砖组织”的一个奖赏;这必将极大增强埃及政府和人民,对加入金砖的信心和期待,同时,也使他们对中国心存感激,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中国长期向非洲派遣医疗队一样,会深入人心、经久不衰,并最终转化为中国的战略影响力和软实力。

         对战场的战略价值

        在当前的中东上空,我们相信绝对不止一颗卫星在工作,而侦察手段也一定多种多样,只不过”中埃二号“的入轨更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而当前真实的中东战争应该是这样的;哈马斯、真主党、胡塞武装的指挥部里,各自都盯着两块大屏幕,一块是己方的兵力部署,而另一块则是敌情分布图,他们正密切关注着敌情分布图上,突然出现的攻击目标;而伊朗革命卫队的指挥中心,也有两块屏幕,一块显示着整个中东地区,各参战武装的兵力部署,另一块则是最新的情实时信息动态;

      而在战场端,敌装甲师指挥部刚刚下达攻击命令,但隐藏的特工,已用手机向北斗发送了短报文,指示了坐标;同时,一支以军装甲部队开始向加沙某区域开进,战场前沿,一个狙击小组已经就位,随时准备杀出击的哈马斯;而深入内陆的高级指挥官,对此次攻击非常重视,准备第一阶段攻击结束后,对战果进行评估并拟定下一阶段作战方案,装甲师指挥官已向高级指挥部报告攻击开始,而上空的电子侦察卫星,已经侦听到了这则情报;另一侧,敌最高指挥部已经下令,装载大量弹药的军火船,伪装成普通商船全速驶往本国港口,而这一命令也已被特工截获并传出。

图片

       这时,光学成像卫星迅速根据北斗坐标,锁定对方师指挥部,同时红外成像卫星对战场前沿进行扫描,发现前沿有红外静止目标,于是,调用光学侦察卫星核实发现,有对方狙击手已就位,同时,光学侦察卫星发现敌装甲集群,正多路向目标区域开进;而我方总指挥部收到后方情报,有两艘敌方军火船已经启航,正全速向目标港口开进;后台系统立刻通过大数据搜索国际航运数据,经排查解析后查到这两艘船的代码及航线;然后迅速调用另一颗光学侦察卫星,锁定这两艘船并持续跟踪,并在附近发现有美军驱逐舰护航。

       伊朗地区指挥部屏幕上,突然刷新并出现大量敌军指挥部位置、部队展开、狙击手位置,以及目标舰船的实时坐标等大量最新敌情信息,同时,系统提示六小时后,敌方高级指挥部会举行一个临时会议;地区指挥部立刻对这些目标进行分析筛选,检查己方的火力配置是否足够,并立刻针对其中一些目标,拟定反击作战计划;半小时后,地区指挥部下达指令,将某狙击手位置和对方装甲部队分进路线,推送至哈马斯前沿指挥中心,将敌装甲师指挥部坐标发送给真主党指挥部,而将两艘商船和美军军舰航线和坐标,发送给胡塞前沿指挥部。

      接收到指令的哈马斯,立刻安排己方多名狙击手,多方向实施反狙击;而根据敌装甲的分布及行进速度,通过有线电话命令各附近地道口的突击队,准备好充足的弹药,并由瞭望哨近距离监视敌装甲动向;真主党前沿指挥部,根据对方的坐标计算射程,并选定两发满足射程的弹道导弹,并将坐标输入导弹;而胡塞前沿指挥部,则迅速根据商船的航线,沿亚丁湾、曼德海峡、红海多方向快速部署,分别命令反舰导弹和无人机进入预设攻击阵地;这时,伊朗地区指挥部,正密切关注各个攻击目标的实时战况;

        首先哈马斯报告,敌方金牌狙击手未放一枪已被击毙;扫除威胁后,各地道口的突击队陆续出击,炸毁多辆坦克后迅速撤回地道;同时,真主党的两枚导弹发射,准确命中敌师指挥部,师级指挥中心被斩首;此时,亚丁湾方向的商船已已进入射程,伊朗指挥部发出攻击命令,随机胡塞大量导弹和无人机超坐标飞去,结果美舰及两艘货船中弹,一艘货船损毁严重几乎沉没;受到重创的敌方,立刻决定召开高级指挥部会议,电子侦察卫星侦测到会议地点后,光学侦察卫星迅速对该地点实施光学侦察,发现这里有一栋房屋,随后红外卫星对该坐标扫描,发现有6名人员已经到位,于是,迅速将该地坐标,以及沿途敌军部署发给地区指挥部。

       地区指挥部命令哈马斯,立刻派精英敢死队远程奔袭,实施斩首;哈马斯前沿指挥部接受命令后,根据沿途敌军兵力部署,规划出一条隐蔽突击路线;10分钟后10名敢死队乘坐摩托车,带着北斗导航终端,沿着规划路线迅速出击;1小时后,他们悄无声息抵达目标建筑外围,由于此处深入敌方腹地60公里,并无哨兵值守;于是,他们毫无障碍地便进入房屋,对正在开会的人进行密集扫射,确认对方全部被击毙后,从他们身上撕下标识身份的徽标;然后迅速撤离,并安全返回。一波立体攻击顺利完成,然后各种攻击视频被上传至互联网,各武装取得丰硕的战果,引来全世界一片赞誉。

图片

      牢牢掌握战场主动权

       以上只是我们简单模拟的作战图景,这也是战场态势感知优势方,取得绝对战场主动权的根本;当年,美军正是依托信息优势,才在短时间内屠杀了10万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而俄乌战争早期,俄军大量高级指挥官被斩首,造成重大损失,也是因北约方面为乌军提供了准确的情报;只是如今,中东战场的态势感知,已经转移到阿拉伯一方;这也是以色列狙击教官被狙杀,以色列总统的儿子、内塔尼亚胡的侄子,以及大量以军中高级指挥官,被定点清除的根本原因。

       面对如此被动的战场态势,美以方面当然知道侦察卫星的威胁有多大,它们会否输红了眼而攻击卫星?当然想但不敢;首先卫星有自主躲避和变轨能力,能不能打到还不一定;其次就算能打到也不敢打,因为这颗卫星的所属国是埃及;如果美以攻击了埃及的民用卫星,那即便不是宣战,也会极大恶化与埃及的关系;而埃及可是中东和北非的节点国家,长期以来西方都是极尽拉拢,如果关系恶化只会把埃及推向金砖,反而将使西方陷入更加被动的战略困局;因此,美以如果不攻击,自己在战场上会遭受巨大损失,而要攻击,则会在战略上遭受更大损失;因而,这也是中国将卫星送给埃及的高明之处;

      而过去凡是打过《星际争霸》或《红色警戒》游戏的人都清楚,开战第一时间探明地图有多么重要,尤其是要率先建立雷达,只有这样才能看到对方的兵力部署和一举一动,从而对应部署自己的兵力进行攻击防御;而在如今的加沙地带,战场成为了单透明,哈马斯不仅对以军部署和攻击动向了如指掌,而且他们还处于暗处;所以,战场上就呈现出以军处处挨打,损失惨重,但却连哈马斯的影子都看不到的情况;而这也直接打得以军吓破了胆,并声泪俱下地哭诉:我们是在和鬼魂作战,根本就看不到一个哈马斯,但战友却一个个在面前倒下。

      而随着“中埃二号”卫星的加入,无论是以军地面部队,还是美军舰队,都等同于是扒光了衣服,被一堆人围观,人们想打它的左蛋绝不会打到右蛋;而中东是全球博弈的战略要地,博弈双方谁都不允许输;因此,紧急补射光学侦察卫星,就是继续强化战场感知,确保“知己知彼”,从而实现“百战不殆”,相信在第二阶段的作战中,中东系武装方面,一定会打出比第一阶段更精彩的战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