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初春,我们榴炮营指挥连在安新县白洋淀边的曲堤村育苗、插秧。 当时榴炮营部和其他连队驻团生产点七级村,距曲堤村有七、八里路。 曲堤村紧靠白洋淀,村民种地外,就是到淀里捕鱼捉虾,几乎每家都在编苇席等芦苇制品,补贴家用,在当地是较富裕的村庄。 当时我在连里任文书(连长刘魅林、政指伍辉,副连长陈明杰三人在职,副指王印喜在保定支左),连部住在离白洋淀大堤二、三十米的老乡家,炊事班则面对白洋淀,门口水面上还停着房东家的两只小木船。 初春时节,乍暖还寒,杨柳刚刚吐绿,水面上还漂浮着冰碴。 虽然营连首长和医生一再强调下地育秧时,在腿上抹些凡士林油防冻伤。但每天在上上下下几次水田,战友大都嫌麻烦,腿上冻的密密麻麻的小裂口,非常疼,晚上疼的常常睡不着觉。 在地里吃午饭,没风时还好,若有风,就是名副其实的风餐了。 生产劳动很艰苦,连里首长千方百计改善生活,但连队1970年夏才组建,根本没有余款和余粮。只好每天给战士发点地瓜干酒,早晚喝点御寒保暖睡个好觉。 清明过后,天气渐暖,白洋淀里“水波苇叶两茫茫,风吹蒲绿逗鱼戏。” 连里首长商量靠水吃水,决定到淀里捕鱼抓虾改善生活。 因生产任务繁重,不便从班排抽人,便让我和通信员夏继德(1970年临沂入伍)到淀里设法弄些水产品,用来改善生活。 指导员伍辉找我俩问会不会游泳,听到会后告诫我们先学会划船,不要远离岸边,捕鱼抓虾给连队改善生活固然重要,但保证安全是第一位的。 事后,我们先找老乡学了两天摇橹划船,借了小渔网、鱼篓等就下淀了。 但我俩毕竟是“旱鸭子”,虽然能进淀了,可捕鱼抓虾实在外行,既不知风向也不知水流,更不知在哪下网才能打到鱼。偶尔弄个仨鱼两虾的,不够全连百十号人塞牙缝的。 在淀里几天后,我们想到鱼虾是活的不好抓,可藕在水里是不动的,便决定重点放在挖藕(那时没有人工种殖的)上,几天后,每天至少挖藕二、三十斤,多则百十来斤。 在淀里时间长了,与许多渔民渐渐熟悉,他们常常告诉我们哪里藕多。 那时进淀的全是男人,大家都不穿衣服,光着身子劳作。我俩也学会了,进淀后脱光衣服跳下水捕鱼捉虾挖藕,累了爬上船晒晒太阳。偷懒时,把船划到芦苇荡深处,打个盹,很是惬意。只是回来快进村时,穿上军装。 当然在挖藕的同时,也常常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初次捉了只甲鱼,我们不知道还能吃,就养着玩。营里高医生到我们连巡诊,看到后讲你们不吃给我吧。带走后,夏继德讲高医生这么馋,连“王八”也吃。后来才知道“王八“是大补,白洋淀的甲鱼自古就是贡品。 第一次抓到黄鳝,我们俩山东兵都不认识,看着发愣,恰好指挥排长肖永禄路过看到说,你们俩还真抓了个好东西,给我吧。我问这是蛇?他讲不是蛇是鳝鱼,好吃。你俩一会儿找我尝尝。因为缺油少盐、吃后真感到不怎么样。直到改革开放后,粤菜流行,才知鳝鱼是能登上大雅之堂的食材。 抓上来的鱼,有的战友讲用盐腌腌,晒干后好吃。但基本留不住,大都蘸蘸盐就生吃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吃生鱼片。 我们这么小打小闹,挖的藕也只能让连队生活稍加改善。 指导员伍辉事先调查了哪个小河沟鱼虾相对多些,就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战士前去抓鱼。他先布置两组(每组10人左右)战士选河窄的地方挖河泥建个小坝,然后让人拿借老乡的鱼网鱼篓等堵住两头,其他人从中间下河向两头摸,顿时泥沙俱起,一片浑水。有人问;“水这么浑能抓到鱼吗?”指导员笑着说;“老人言浑水摸鱼。”这样忙乎了半个小时,抓到了几十斤鱼,全连打了个牙祭。 在曲堤村,我们连杀猪时,连里无人会,但也没请人。大家把猪抓后吊起来,轮流拿刺刀去捅,几个人捅了几刀后,猪流了很多血也不动了,便误认为死了。不料把猪放到地上,它喘了几口气,撒腿就跑,害得全连去追,最后在淀边的芦苇地里找到流血而亡的那口猪。 在白洋淀,我学会了摇橹划船,捕鱼抓虾挖藕。第一次吃甲鱼、鳝鱼、生鱼片等。美丽的白洋淀让我记忆满满。 后来,我们也多次再到白洋淀生产点劳动。在枯燥紧张的连队生活中,在艰苦繁重的生产劳动中,白洋淀就像那飘浮在夏日晴空里的浮云,给我们带来几丝清凉、几多欢乐。 四十年后的2011年,老战友王庆宏安排我和杭东、洛兵等老战友再到白洋淀,请人带我们再次划船进淀。可惜已是景区的白洋淀不让我们随意摸鱼抓虾了。我试着摇了几下橹,船也不大听使唤。无奈,只好脱了衣服,到淀里游了两下,遥忆“当年勇”。 庆宏的朋友用湖鲜招待了我们,“乌枪换炮”,面对着精緻的美馔佳肴,大饱口福,但少了几十年前生鱼蘸咸盐的野趣! 白洋淀给我留下了许多有趣的往事、逸事。 入伍54周年纪念 2023年12月6日 月中询梅:美丽的白洋淀部队支农记忆满满! 刘俊华:77年刚入伍即去白洋淀,住在北曲瑅,一晃也47年了。穆连长好,杜洛兵连长联系上了,谢谢。 闲兵 :客气了。前几年到包头,受到你和包头战友的热情款待,非常感谢!欢迎有机会南下南京! 和平:欣赏佳作,太棒了 马哲义:穆兄的美篇唤醒了我对白洋淀记忆,在江西农村插过队的我,之前见过最大的水稻田块不超过三亩,而白洋淀的稻田却是一眼望不到边,好在各种农活我样样熟练,当王振德团长见我挥镰割稻的速度,不由得好奇地问道:你不是南昌兵吗?我笑着答道:现学的 闲兵 :牛!我在白洋淀出了不少洋相! 剑胆琴心:希望未来能保护好白洋淀这样美丽而珍贵的自然资源。 华海拾贝:在安静宁谧的环境中工作、生活一定非常愉快吧! 黄伟:1975年4月第一年入伍就去白洋淀生产,也是第一次知道怎么种水稻,闲暇时跟张庆哲指导员去河沟里抓小鱼和泥鳅,那时年轻感到很有乐趣! 闲兵 :少年不识愁滋味。 路路通:无论是村民种地还是制作芦苇制品,都展现出曲堤村勤劳和聪明才智。 %:作者通过精彩的描写,让我对白洋淀有了更多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