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结核是肺外结核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多数脊柱结核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征象,包括全身结核中毒症状、病变累及两个或更多的相邻椎体、椎间隙变窄或消失、椎体塌陷后形成脊柱后凸畸形及不同形式的椎旁脓肿。但临床上仍有少部分脊柱结核患者不具备这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称为非典型脊柱结核(atypical spinal tuberculosis),其发生率为2.1%-10%。非典型脊柱结核的主要特征包括单节段或多节段椎体或其后柱结构受影响而不累及椎间盘,或脊髓受压而不累及骨骼。目前,临床上对非典型脊柱结核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大多数医生接受Pande和 Babhulkar于2002年综述所提出的定义和分类。随着影像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非典型脊柱结核被早期诊断,以往认为的“非典型”已变得典型。因此,李娟等认为非典型脊柱结核的定义不断被缩窄,有必要重新定义。临床上,我们需要对脊柱结核的非典型表现保持高度警惕,治愈的关键在于将其准确的识别出来,避免误诊误治。一般,通过及时诊断与治疗,这些患者的预后与典型脊柱结核患者的预后相当。2002年,Pande和 Babhulkar将非典型脊柱结核分为非典型影像学表现和非典型临床表现两大类。从影像学上将非典型脊柱结核分为:单脊椎型结核、椎间盘型结核、多脊椎结核(连续型或跳跃型)。从临床表现上将其分为:椎间盘突出或类似脊柱手术失败综合征的症状、骨病变不明显的冷脓肿和结核性肉芽肿。脊柱结核多由血性播散,广泛的椎旁动静脉吻合支是脊柱感染播散至脊柱的最后通道。典型的脊柱结核多侵犯椎体的前中部,多数学者认为椎旁Batson静脉丛是结核杆菌向椎体内播散的最主要途径。单脊椎全椎骨型结核即椎体和附件结构同时受累,其发病机制为结核杆菌经椎管内外侧静脉丛播散。相邻型多发脊柱结核多是结核杆菌随椎旁脓肿流注直接播散至邻近椎体,而跳跃型多发脊柱结核是因椎旁静脉丛无瓣膜且静脉血在胸腔和腹腔压力的作用下形成倒流,结核杆菌未通过肺静脉和淋巴系统而直接经椎旁静脉丛播散至远处的椎体节段,形成跳跃型脊柱结核。单椎体型脊柱结核,如果是老年人,单纯MRI容易误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5岁女性,L4单椎体脊柱结核,表现为疼痛和压痛。45岁男性,腰背痛5个月,诊断为单脊椎附件结核(posterior spinal tuberculosis)伴脓肿 PMID: 3279955736岁女性,腰痛和腰胀,对脊椎附件结核伴脓肿 PMID: 3279955跳跃型多发椎体局部脊柱结核(Skipped Multifocal Spinal Tuberculosis),易误诊为多发转移瘤 PMID: 37186216 参考文献: Orthop Surg. 2023;15(6):1454-1467.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2;(398):67-74. Orthop Surg. 2013;5(2):105-111. Acta Radiol. 2021;62(8):1035-1044. 中华骨科杂志,2014,34(02):204-210.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10):816-819.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0,30(04):308-315. 硬膜外静脉丛是无瓣膜的静脉系统,起自盆腔内静脉系统,向上沿整个脊柱走行,终止于颅内的硬脑膜窦。其与胸腹腔的纵行大静脉平行、交汇以及互相交通,功能类似于奇静脉,起到沟通上下腔静脉的作用。硬膜外静脉丛围绕椎管前壁和后壁,分别称为硬膜外前/后静脉丛,与椎管外静脉丛在椎间孔处互相交通。硬膜外前静脉丛起自基底静脉丛,由一对纵行静脉主干构成,于椎体和椎间盘的背侧面组成丛状弓形系统,走行于几乎不存在脂肪的硬膜外前方间隙。两侧纵行静脉干在椎间盘水平相互分离,位于后纵韧带前方;而在椎体的中部相互汇聚于后纵韧带后方,并与椎基静脉丛相通。硬膜外后静脉丛则包埋在后方硬膜外脂肪组织内,与硬膜外前静脉丛汇合于椎间孔内神经根发出的位置,通常位于椎弓根下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