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安侯氏三杰

 三柳居 2023-12-12 发布于河南

题字:裴志强

kan tou ti zi

新 安 县


作 者:柴 文

民国版《新安县志》(以下简称《新安民国志》)中,记载了五位侯氏先贤,他们是侯谨度,侯维桢以及长女侯氏、侯海涛、侯秉原。

凭县志所提供的资料,仅可以看出:1、侯谨度为侯维桢之父;2、侯维桢与侯秉原均为侯沟人;3、侯海涛略有事迹,与侯维桢、侯秉原关系不明。

这五个人在该志中或浓墨重彩,或雪爪鸿泥,其才学懿行时而在字里行间月芒星辉,时而在岁月烟尘中若隐若现。

孤雁犹迷,独木不林。我隐约觉得,县志之外,这五人之间还有着不为人知的伦序昭穆和动人的故事。百年时光,他们尚未走远。

(一)齿录方志  青史传名

侯维桢记载于《新安县民国志》第十一卷·人物(上)中。按照“有史传者录史传,有私传者录私传,或就墓志、墓表节录作传要”的原则,侯维桢以节录永城吕永辉所作的《侯明府墓志铭》为传。该墓志铭主要介绍了侯维桢生具夙慧、幼即勤学,以及庚戌(1850年)朝考,“以知县用,分拔四川”,先后任七县知事的宦迹善德。由于是节录版,未见其家世子女记载。此外,侯维桢在该志卷三财赋·差徭篇中、卷五建置·桥梁篇中,也有零星记载。

《新安县民国志》第十二卷人物(下),记载了侯维桢长女侯氏:“四川知县侯维桢女,赵凤鸣妻,氏年二十三鸣亡,奉姑以孝闻,矢志苦守。”

《新安县民国志》卷十四《金石》则记载了侯秉原的五件个人藏品:

1、汉长乐宫二瓦当(存,一在县东侯沟侯秉原家。)
2、汉残瓦(存,在侯秉原家。)

3、汉延寿宫瓦当(存,在侯秉原家。)

……

侯秉原藏品拓片


以上各瓦当,均清光绪间为县东会泉村人拾自伽蓝庙瓦砾中者(会泉村即现在侯沟村)。按:长乐宫在今陕西长安县,延寿宫亦在长安县境,距新安将及千里,不知何自流落此地为村人拾得,待考。

4、汉函谷关瓦当(存,在侯秉原家。)
5、汉瓮,刻文 大富十斗。

汉瓮,民国十一年(1922)土人于慈涧地中得之。今为侯沟侯秉原收置,藏于家。瓮高二尺,口径八寸,腹有文,横书“大富十斗”四字,隶体而兼篆意,笔力闲肆,决非后人所能模仿,真汉物也。

该章节仅仅列举了六件私人藏品,侯秉原五件,张钫一件。

此外在卷四职官卷·民国篇中,有“侯绍彝,邑人,民国八年(1919年)任农事试验场场长。”的记载,侯绍彝,即侯秉原,名绍彝,字秉原。

侯海涛是《新安县民国志》1924年和1933年两次编修的协修和编辑,也是新安县三任教育主官,他在该志的序言和卷四·职官中也多次出现。(《新安县教育志》明清两代教育行政职官表中记载侯海涛籍贯为铁门,疑有误)

(二)授七县令  留循良名

这五个人中,《新安民国志》着墨最多的就是侯维桢,县志中侯维桢的墓志铭是删减后的节录。寻找完整版的墓志铭、或者侯氏族家谱,应该是破解他们之间关系的捷径。

侯维桢的墓志铭是由永城人吕永辉撰写的。吕永辉是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拔贡,朝考知县,任职四川多年,是侯维桢在四川任职时的同乡和挚友。经查证,在吕永辉晚年所编的《笃实堂文集》中,发现了《四川彭水县知县文梁侯明府墓志铭》全文。对比墓志记述以及《侯氏宗谱》世系表,他们五人之间的关系逐步云开雾散,真相大白。

侯维祯朝考齿录表(相当于今天的个人履历表)

侯维桢(1821年—1897年),字文梁,号东泉,新安县侯沟人。侯维桢少年聪慧,“幼未能言,每遇父出外时,据案翻书,咿唔读如会识者”,“长侍其父馆于家”,身为贡生的侯谨度将独子留在身边亲自教他读书。道光庚戌年(1850年)侯维桢以朝考一等,“奉旨以知县用,分拨四川。同年十月侯维桢到达四川,先后任青神、洪雅、崇宁三县知县,在讼狱决断、安境保民、支援湘军等事务中胆识过人、作风干练。咸丰八年(1858年)其祖母杨氏病故,侯维桢辞官回新安丁忧。侯维桢进川时,新安老家的家庭成员是72岁的祖母杨氏、58岁的母亲、26岁的夫人张氏、6岁的长子侯守诒、3岁次子侯濬。显然,他无法带家眷赴任,只好将原配张氏留守家中。他的表弟火虫驿人王宜成时年24岁,幼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一贫如洗,与小妹相依为命。妹妹出嫁后,王宜成跟随侯维桢赴蜀,先是帮其打理署衙杂务,后因其忠勇,官至把总。两兄弟入川不久,都在四川续娶侧室,侯维桢娶曾氏(成都曾家坝人),王宜成娶钟氏。王宜成和钟氏均在《新安民国志》人物卷中。

侯维桢在丁忧期间,因太平天国在安徽多次大败清军,侯被清廷以军务火急,移孝为忠而“夺情”,赴湘军帮办团练。因功钦加同知衔三品顶戴。侯家也因此貤封三世,其曾祖乾元、祖父化邠、生祖父化凤(邠无子,谨度嗣祧)、父亲谨度等及其夫人皆诰封通奉大夫、夫人等,其长子守诒也荫蒙例贡。

侯维桢服阙后,其母贾氏已经70岁高龄。侯“以母老不欲仕”,上书朝廷希望能同意他辞官侍奉萱堂。然而朝廷尚未批复,四川总督骆秉章令他尽快返蜀的檄文已驰驿新安。其时天平天国石达开西进川东,四川告急。国难思良将,时艰念铮臣,按察使牛雪樵、太守孙霁帆共同举荐侯为“蜀中第一贤员”,建议火速召回。1864年,侯维桢以公义掩私情,再次启程入蜀。先后又任乐至、彭水、永川、南充县知县。概因在彭水任职时间最长,所以吕永辉用“四川彭水知县文梁侯明府”的称呼为其作铭。

侯维桢在清末乱世中,两次任职川蜀,十八年知七县事,足可见其文武兼备、材优干济。墓志铭中说“咸同之间,蜀中称循吏者三,曰牛雪樵按察、曰孙霁帆太守、曰侯文梁明府……”高度评价了侯维桢政声宦迹。

同治中,信任支持侯维桢的四川总督骆秉章病逝、布政使刘霞仙巡抚陕西。侯以“事多掣肘,求解任”,光绪三年(1874)秋,“养疴归里”。回到家乡的侯维桢,“以桑梓疾苦任诸身”,除徭役、修桥梁、济灾民、置祭田、启后学,为官“国之桢干”,致仕“里之仪型”。

光绪23年(1897年)四月初四,侯入城约新安乡绅,商议修文庙事宜,“夜归途次寒风大作,传厥阴经,汗下如珠,遂卒”,享年77岁。说来巧合,六十年前的道光17年(1837年)新安县文庙,曾经进行过一次重修,郭顺成在新安文庙《重修碑记》中说:“首事者予弟指挥宪成……侯明经谨度”。“侯明经谨度”,就是侯维桢的父亲侯谨度,是这次文庙重修的“首事”者。父子两代倡修文庙,既是他们的情怀与坚守,也是新安文脉风雪抱薪人。

墓志铭的最后,详细列举了侯维桢的子孙和婚配情况:“子男五,守诒例贡…次濬早殁…三海涛,邑痒生、四绍勋、五绍彝,女二…”

至此,侯维桢与侯海涛、侯秉原的世系关系拨雾见山。

其实侯维桢育有六女五男,其他四个女儿都在13—17岁夭亡。可怜她们来世间一趟,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永城吕永辉所撰写的侯维桢墓志铭。

另在《侯氏宗谱》中,笔者还发现了由陕西徐怀璋“敬撰并书”《文梁侯公墓志铭》,即侯维祯的第二种墓志铭。徐怀璋是清末民初陕西兴平的大儒,年龄比侯维祯小37岁,徐1900年去四川任职时,侯已去世三年,他们并无工作交集。1912年,徐怀璋辞职回到陕西兴平。民国二年复任陕西山阳县知事,擅书画、喜诗赋的徐怀璋与张钫、于佑任均私交甚厚。侯海涛委托张钫求铭于徐怀璋。宗谱上抄录的墓志铭错字很多,对比两种墓志铭发现,吕铭中孙男六、孙女五,徐铭中“孙男子十一女十一”,孙辈人数增加近一倍,且有了“曾孙子四女四”和“次年葬公柏树山”等内容,由此推测徐铭应该是侯维祯去世后约20年所撰。与吕永辉所撰的墓志铭埋在墓中不同,徐怀璋所撰书的墓志铭,应该作为墓表竖立在墓前,所以得以录入《侯氏家谱》。

侯维桢是侯家积累名望,振兴家门的奠基者。虽然其父侯谨度也曾考取功名(贡生),并成为候选训导,但其英年早逝,侯而未选。他在家授业独子侯维桢十六年,对侯维桢影响巨大,从侯维桢科考、政声来看,侯谨度对儿子十六年呕心沥血的教育,是良好家风的延续,也是楷模师表传承。

(三)昆仲同辉 棠棣竞秀

侯海涛,名溶,字慈舫,出生于同治9年(1870年),卒于民国24年(1935年)。同治中期到光绪初期的读书人,是被时代无情抛弃的一代。他们少年时代苦读四书五经,等到他们参加科考时,科举取士制度却消亡了,重新开始接受新式学堂教育,显然年龄已不合时宜。他们在无奈和焦虑中,被时代洪流裹挟,雾失楼台月迷津渡,随波逐流中艰难转型寻找上岸机会。侯海涛就是其中一分子。

侯海涛出生在四川,四岁时随父亲辞官归乡。自幼聪慧过人,十多岁即考中秀才。孟志昊曾经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清末新安流传一句俗语:“只说江南出才子,谁料河南出小侯(猴)。”小侯,指的就是侯海涛。遗憾的是,生不逢时的侯海涛,在时代大潮之下,一样无奈挣扎。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已经考取秀才的侯海涛是年35岁,前途一片迷茫。

好在他虽然熟读经书,但头脑灵活,并非抱残守缺的迂腐之辈,凭借自身的学养及与张钫、刘洽民等良好的社交关系,迅速在风雨飘摇、激烈动荡的晚清社会为自己找到立足点。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38岁的侯海涛上任新安县劝学所总董(教育局长)兼文庙奉祀官,步入仕途。1911年,侯海涛当选为河南省临时议会议员。 1912年末—1913年初,侯积极参与第一届省议会和国会议员的地方选举。1914年任新安县学务处视学(即教育局长)。1915年,侯海涛的老领导,时任洛阳县长的曾炳章(1908年曾任新安知县),邀请他担任《洛阳县志》石印本的复校工作。同年,由时任北洋政府将军府参军的张钫引荐,侯赴北京任“总统府顾问”。1918年被补为“护法众议员”,孙中山在广州发起护法运动后,北洋政府摇摇欲坠,侯返回新安。1923年,由张钫捐资,时任县长葛邦炳设修志馆于铁门,邀请渑池杨子堏、侯海涛等,纂修《新安县志》,1926该志初稿告成。1927年,侯海涛三任新安县教育局局长。1933李庚白调任新安县长,再次设馆修志,侯海涛被聘为协修兼编辑。民国24年(1935)年4月,县志脱稿成书。两个月后,6月10日(农历),为之倾尽心血的侯海涛,突然病亡,没能看到该版县志付梓刊印。

侯海涛复校的《洛阳县志》

侯绍彝,出生于光绪三年(1877年),字秉原,号小泉,清监生,善书法。二岁时,其生母曾氏去世,三哥侯海涛长他七岁,两人自幼感情笃厚,形影不离,20岁时,父亲侯维桢去世后,当时侯家家境还算殷实,作为幼子的侯秉原,生活还算无忧无虑。据磁涧郭由义《历履时境编》记载,1901年9月16日,慈禧和光绪回銮过新安时,侯秉原和朋友郭瀛、胡锦麟等,曾“随驾同游”,从新安追至洛阳,在南关附近寓居数日,追随围观皇帝和慈禧太后的仪仗队伍。“窃附銮舆出洛城,两岸小民窥帝王”,24岁了还是一副好奇贪玩的样子。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时,他已28岁,三哥侯海涛让他去读新式学校。1913年7月,侯秉原赴开封就读河南监狱学校,该校是以培养新式狱官、法官等司法人才的专门学校,侯秉原一直认为自己性格和善文静,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1915年三哥侯海涛进京后,38岁的侯秉原从河南监狱学校肄业,赴北京农商部农林传习所钻井专业学习。1918年毕业后,曾短期在国务院政治讨论会做办事员。这个科员职位,成了他一生的荣耀。2016年11月磁涧三里桥村发现《新安王子谦墓志》,墓志作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河南大学校长 乡愚弟王广庆造文,前国务院政治讨论会办事员 眷侍生侯绍彝书篆”。古人题写匾碑,惯例会将自己最显赫的官衔官职写上,侯秉原这样写有几分无奈,更多的是清末士子对“学优则仕”刻骨铭心的眷恋。“眷侍  生”三个字也说明,侯秉原的长辈与王家有着姻亲关系。

民国八年(1919)42岁的侯秉原随三哥回到故乡新安,任新安县农事试验场场长。

侯秉原一生喜欢收藏,从秦砖汉瓦到金石铜彝、名人字画、朝廷圣旨,均有囊括。《新安民国志》金石卷中所罗列的5件藏品,不过是其藏品的一少部分。他将藏品放置在老宅窑洞的天窑上,空闲时扶梯而上,欣赏把玩。清末民国,是中国文物流失和损毁的高峰期,侯氏此举于己仅为爱好,于国则善莫大焉。

侯家自侯维桢去世后,家道中落,但人丁兴旺。侯维桢一生养育五男六女,他去世时已有孙男六,孙女五。至民国中后期,侯家已是三四十口人的人口大户。虽然生活拮据,侯秉原宁可卖字为生,也未舍得易手藏品。据侯秉原曾孙侯延伍回忆,解放后,侯家被划为富农,1950土改运动,侯秉原的藏品被一些不明身份的人,用床单打成两个包裹,从天窑上扔下来,不知所踪。此刻的侯老爷子,欲哭无泪,欲语无声!1955年,侯秉原先生去世,行笔至此默然伫立,心香一瓣为老先生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古代儒医同道,侯维桢一生闲暇时研习医术。在蜀为官时,“利济为怀,精深轩歧,念切民瘼,解万众沉疴”,由他创制的咽炎良药“梨梅杏”,五十年代曾登载《洛阳市土单验方》一书中。其后代至今仍在炮制。侯秉原赓续家学,除了喜欢收藏和书法外,一生搜集医病良方、钻研易理卜算之术。这也许就是所谓“不为良相,即为名医”吧!

侯秉原先生的照片,应为民国初年拍摄

《新安县文物普查资料汇编中》曾记录了一通原在南李村乡韦庄村井台上的《创修保安寨记碑》,该碑由侯海涛撰文、侯秉原书丹。这是笔者目前发现的唯一一通由侯氏兄弟联袂撰书的石碑,不知现在是否还在“韦庄井台”,若有机会值得一睹风采。

侯沟村,原名会泉村。据说是因为侯家人自七世祖执桓由八陡山迁来后,瓜瓞绵绵,子孙昌炽。逐渐成为该村大姓。村名也逐渐改为侯沟。在侯维桢的墓志铭中,记载该村已为侯沟,这说明在光绪23年(1897年)以前,该村已经更名。

侯氏起源于山西曲沃,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至新安城东杨广屯(今下地),七百年来开枝散叶,聚居于磁涧侯沟、南李村仙桃、铁门侯家坡等地。侯维桢父子先后三次捐修或主修《侯氏宗谱》。在新安县侯姓虽不是大姓,但也遍布全县十余个乡镇,分布广泛,人才辈出。

鼓角铮鸣远去,黄尘古道荒芜。岁月带走了他们鲜活的面容,白纸黑字依旧闪烁着他们的姓名。千古兴亡盛衰事,人间悲欢离合情,曲终人散时,何计身后评?!

新安吕氏,三代题诗圆津庵

问道东岭 (下)

问道东岭 (上)

漫话柴氏

新安函谷关,究竟何人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