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致敬九位中国油画先贤

 xianfengdui111 2023-12-13 发布于河北

致敬九位中国油画先贤,是为找寻艺术矿藏里照亮前路的那束光

作者:范昕

2023-12-13 20:06

字号

九位第一代油画先贤

刘德斋、吴法鼎、颜文樑、陈抱一、李超士、王济远、吴大羽、周碧初、关紫兰,今年恰逢这九位第一代油画先贤诞辰整十周年,也因而成为中国油画研究学术大年。

这九位先贤可谓“上海的大师们”,无不与上海有着深厚的渊源。他们以各自的艺术实践与传播,见证上海作为“新兴艺术策源地”的历史文脉和国家记忆,油画从“外来的画种”到“民族的血液”经历的重要转型和本土化探索,成为20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重要文化现象之一。

近日在沪举办的“上海的大师们——纪念中国油画先贤学术报告暨学术研讨会”,由上海第一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20年国家重大课题“中国近现代美术国际交流文献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拓展至如何让这些成果更好赋能城市文化的一场学界大讨论。这不仅仅是对大师的回望,更是通过梳理先贤走过的来时路,希望在新时代进一步彰显上海在国际文化交流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继往开来,用油画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创新,更鲜明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风采。

近现代油画里的“中国故事”,耐人寻味

此次致敬的九位油画先贤,为何不约而同选择了上海?在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重大课题首席专家李超看来,这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他认为,文化的策源性、传播的跨界性、国际的兼容性、业态的时尚性,形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由来已久综合的文化生态。正因这样的生态,九位先贤来到上海之后,得以从地方性的画家,变成国家级的画家。与他们相关的很多片段,由此成为上海文化富矿中储存的国家记忆。甚至在不少专家看来,应当将这些先贤们置于世界语境下加以重新评价。不少中国近现代美术名家,都曾站在与国际名家交流的同一平台。

九位油画先贤,宛若海上文脉记忆之书中九页珍贵的篇章。每一页,都值得细细端详。

例如,今年诞辰180周年的刘德斋,是土山湾画馆的关键人物。刘德斋主持画馆工作的近42年间,正是土山湾画馆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培养了大批艺术人才。李超指出,刘德斋主持土山湾画馆时编撰的教材《绘事浅说》《透视学撮要》等,形成中国近代最初西画专业体系的面貌,见证着土山湾作为“中国近代西洋画摇篮”“中西文化交流根据地”文脉之光。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蒋英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土山湾画馆之所以人才辈出,与大力发展图像集事业的外国传教士范世熙恰为刘德斋工作早年的同事不无关联。由于在传教上意欲借鉴中国民间艺术,范世熙在图像上格外主张本土化,这深远地影响了刘德斋教授学生的方法。而日后任伯年又因为与刘德斋的交往,使得自己的人物画技法大大丰富,出现了线描与素描相结合的人物画,这也成为徐悲鸿特别推崇任伯年的重要原因。

曾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教授兼教务长的吴法鼎,今年诞辰140周年。李超提及,吴法鼎曾与刘海粟等带领上海美专的学生赴西湖写生,运用杰出的学院派造型笔法,留下带有雷峰塔背景的珍贵风景油画《初秋》,成为1924年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编辑《现代名画集》的重要作品,并为学院收藏。

王济远欧游作品展览会集

今年诞辰130周年的王济远,不仅是20世纪上半叶非常重要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还对当时的艺术传播产生了显著影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马琳留意到,同时代画家中,王济远举办展览的数量名列前茅。展览中王济远甚至用到一种特殊的营销方式,提前购买展览预约券,将能享受半价购买作品的优惠。蔡元培也曾携夫人参观王济远画展,并定购水彩画《天平山》,题写“推陈出新”。而王济远在欧洲举办个展的理由,也能与刘海粟将“中国现代美术展览会”带到欧洲的初衷互相印证,两者都指向这样一重背景:当时的欧洲人一提同时代的东方文化,只知有日本,不知有中国,这令国内一批仁人志士感到愤慨。马琳认为,王济远的艺术传播活动在中西方艺术交流和文化传播方面起到桥梁和催化剂的作用。

而对于近年来在学界已然趋热的今年诞辰120周年的吴大羽,仍有源源不断的新发现、新研究。不少专家都提到,尽管人们常常将吴大羽称为“中国抽象之父”,其实“抽象”这一标签远不足以概括吴大羽。李超团队研究发现,20世纪20年代初期,吴大羽曾以吴待这一初名先后在《世界画报》数次作封面设计;留下《日本五重塔》《蜜月之弹》《拾遗不昧者可风》《风景》等插图佳作,成为其1923年留法之前珍贵手笔,呈现他与启蒙之师张聿光等前辈在中国现代美术“前夜”时期进行的尘封长久的现代美术的早期探索与实践。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馆长傅军提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除了流行各种现代派之外,同时也盛行着法国具象派,这对吴大羽早期作品有着直接影响。上世纪30年代,吴大羽创作了《女孩》《儿子画像》等一批具象作品,甚至包括《岳飞》等在内的一批历史性主题作品。他在素描以及写实主义绘画的技巧掌握上极为扎实,非常注重形象的勾勒。只不过他也强调“大体上掌握身体”的概念,认为重点在于把握整体的形态,必要时可以忽略细节,以至于被别人戏称为“吴大体”。留法期间,他也和很多艺术生一样喜欢参观博物馆,只不过别人是去临摹,他是去感受。吴大羽的名作《公园的早晨》中能够看到鸽子等具体物象的形态,他家附近的公园他连续两三年几乎天天去,他去公园是感受,再将公园的气息在画中吐露出来。

李超指出,油画大师们在近现代国际交流中所遗留的文化记忆之痕迹,体现了这些中国油画先贤在教育、展览、创作、著述和收藏过程中,在“客海上”时期为民族艺术振兴所作的努力与奉献,由此显现上海作为新兴艺术策源地,所蕴藏的艺术矿藏的丰富资源力量。

在专家学者看来,九位前辈画家是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先驱。他们的油画是中西融合的典型产物,有着非常深厚的中国文化根脉,也正因如此,他们在拥抱西方文化成果时显示出一种自信与从容,一种强大的消化能力。这给予今天的艺术创作以极大的启示。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馆长陈翔坦言,当年的艺术大师面对的艺术困境,我们今天也同样在面对。他认为,在中西文化的冲撞交流融合中,当年的艺术大师如何应对,坚持了什么观点,又怎样通过实践来实现自己的初衷,这些都为今天的艺术创作研究照亮前路。

吴大羽(吴待)作《世界画报》封面画

让“看不见”成为“看见”,任重道远

李超观察到,每一座世界名城,都有文化的“国家之矿”,这关系到国际都市文化竞争力。而他与团队长期以来在以近现代美术为切口,挖掘上海这座城市里的“国家之矿”。这是琐碎、耗时的基础研究,以着力建设的海上国际艺术社区文献数据库为核心,既包括刘德斋、张聿光等人,安垲第登高、美术赛画会等事,也包括土山湾工艺美术工场、中西图画函授学堂等地,《论画浅说》《透视学撮要》等物。

仅以地点为例,研究发现,20世纪上半叶的上海,存在着两条显见的文化带,一条是北区的“虹口之轴”,串起上海艺术大学、中华艺术大学、晞阳美术院(陈家花园)、上海艺术专科学校、白鹅画会、立达学园美术科、新兴木刻讲习所、野风画会、小维也纳(犹太难免社区)、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南国艺术学院等地标。另一条是南区的“卢湾之弧”,涵盖艺苑绘画研究所、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旧址、昌明艺术专科学校、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新址、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所在地(国货路新普育堂)、艺苑美术展览会所在地(明复图书馆)、现代名家书画展览会所在地(宁波同乡会)、新华艺术专科学校展览会所在地(新世界饭店礼堂)、决澜社第一次展览会所在地(中华学艺社)、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顺昌路440号)、上海美术用品社、上海金城工艺社等重要点位。而以这两条文化带为枢纽,又逐渐形成七大“国际化艺术社区”,也是文脉记忆空间,包括“土山湾”社区、“安垲第”社区、“福开森路”社区、“老西门”社区、“环龙路”社区、“小维也纳”社区、“江湾”社区。

李超特别指出,对于中国近现代美术的研究,尚存在相当之多“看不见”之处,相关艺术资源的碎片化和被遮蔽,任重道远,因而需要努力让更多的“看不见”转化为“看见”。

穿越烽火,历经磨难,中国现代油画数量有限,出现文献著录率与作品存世量的反差。这便是显著的一大“看不见”。

此外,个体与群体的脱离也成为“看不见”的一片深海。出现在学术视野中,往往是作为一个“个体”的典型人物,实际上其背后,有很多群体效应,勾连出相关文化现象如“中国第一代油画家”“中国留法艺术”“中国留日艺术” “中国留比艺术”“中国留美艺术”“中国留英艺术”“中国近现代美术的海外军团”“中国近现代外籍移民艺术”等专题。这些都亟待深化。

这是一根根看似不起眼的线头,却不经意牵出一些重要的发现,在跨文化视角下生发出新的意义。例如,1929年,颜文樑带着三件作品参加法国春季沙龙,其中《厨房》获得荣誉奖,同年这幅作品还被印制成法文版明信片。这样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名家曾站在与世界级名家交流的同一平台之上。又如,大英博物馆藏有67件包括叶浅予、张光宇等一线名家在内的中国艺术家抗战时期的木刻。这表明当时中国的艺术家以民族振兴的新姿态,融入世界与现代艺术对话。

李超坦言,这些发现不断地提醒我们,在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保护的视野中,尚有更多相关线索与案例等待寻踪、解密。他认为这些成果是久久为功的,使得相关“国家记忆”的重要艺术资源,通过数据库、馆藏体系建设得以有效、集中的保留和推广,一方面提升中国近现代绘画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赋能学术、创作以及美育,提升国家软实力和城市文化竞争力。

研讨会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大学为指导单位,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和上海大学艺术研究院联合主办。

颜文樑《厨房》 被印成 法文版明信片

文:范昕
图:主办方提供
编辑:王彦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