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顺有话如是说之我读《论语》:孔子这样对待盲人乐师(15—42,讲于2022年11月16日)

 惟虫能天 2023-12-16 发布于河北


  

 

 

洒心易行

《论语》载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本章意思,乐师见孔子,走到台阶,孔子说这是台阶。走到坐席旁,孔子说,这是坐席大家都下来,孔子诉他某某在这里,某某在这里。师冕走了以后,子张问孔子说这就是于乐师谈话的方式吗?孔子说对,这本来就是帮助乐师的方式。

是古代很重要的文化,是管音乐艺术的乐师古代的乐师一般都是盲人。著名的乐师师旷,为使自己的音乐素养更上一层楼觉得眼睛外分散精力,于是就把自己的双眼刺瞎了。这也就是老子不见可欲,其心不乱和道家“绝利一源,用师十倍的道理。因为人的精神及生理靠食物来补充,由于思想和九窍都消耗能量消耗的远远大于补充的,所以人才有衰老和死亡。所以减少身心方面无谓的消耗,不仅是养生的要诀,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本章用具体事例说明相师之道也体现了孔子对待残疾人的仁爱态度。孔子对乐师的言辞非常得体,不仅显示了仁德思想,也显示了对礼仪的践行史上伟大的教主们也常这样的事情。讲到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佛有个弟子眼睛看不见但他还坚持自己缝衣服有一次,他穿不进针线就在那里大声喊要求同学们帮他穿一下他的同学,那一班罗汉们都打入定了,没人理他时,释迦牟尼佛就自己帮他穿针引线,然后交到他手上,衣服这个学生听到声音就知道是释迦尼佛。就说道,老师,你怎么亲自来帮我呢?佛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这时佛陀对所有的弟子们说道,我们最该做的就是要帮助残疾的人和穷苦无助的人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