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单泡一泡就能喝的止咳润肺茶,太适合这个季节了,分享给大家!

 fentouge 2023-12-1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今年的冬天,小二身边很多朋友不是感冒就是咳嗽,几乎没有不生病的,而且有些都轮番好几遍。

当然小二也不例外,前段时间因为流感烧了两三天,又是咳嗽又是流鼻涕,折腾了一个星期,结果留下了咳嗽的后遗症。

昨天小二一个朋友也说自己感冒好了之后,什么问题都没有了,就是咳嗽,而且还是那种嗓子发痒,没有痰的干咳,要是遇到冷空气,就会咳的更厉害。好巧不巧这两天下大雪,气温骤降,门都不敢出了,直接跟单位请假在家办公。

图片

小二知道,在生活中大家可能经常有这样的体会,感冒虽然好了,但是开始咳嗽,有的甚至一咳好几个月。要不就是天气变凉,一遇到冷空气,就不由自主地咳嗽起来。咳嗽时的主要症状就是干咳、呛咳、气道敏感性高、嗓子痒、少痰或者无痰。

为什么我们感冒好了,咳嗽还是停不下来呢?或者是忽然喉咙一痒,然后止不住地咳呢?

中医将这一类症状的咳嗽叫做“风咳”,顾名思义,就是风邪在作怪。最典型的特点就是时发时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冬季寒冷,风邪、寒邪本就容易侵袭身体,而肺最容易受到这类邪气的袭击,造成损伤,导致咳嗽,所以大家经常说秋冬是最伤肺的季节。

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一定要细心呵护,才能让它保持最佳机能。《黄帝内经·素问》里说,“肺为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也就是说,肺是身体的“丞相”,具体功能是治理和调节脏腑的气血营卫,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还有一部分人是最近受到病毒、支原体、流感等影响,导致咳嗽,然后,病后虚弱,肺气和脾气不足,咳嗽反复。

在中医看来,保护身体不生病的那个“抵抗力”就是由脾肺主导的。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把能量供应给肺和全身。肺主皮毛,肺气不足,体表的气血虚,身体最外层的保护力就不够用,一遇到外邪就无力抵抗,所以容易感冒。

所以越是这种脾肺不足的阶段,身体的抵抗力越弱,这时候稍不注意就咳嗽。

那大家平时有没有嗓子又干又痒,一咳嗽就停不下来的情况?平时又没时间去医院,那该如何缓解咳嗽呢?

今天就给粉丝朋友推荐一个宣肺利咽的小方子——菊花乌梅甘草饮

图片

这个小方子主要由菊花2克、乌梅1枚、生甘草1克组成。

大家不要觉得只有三味药,就看不起它,它可是冬季非常适用的“止咳润肺方”,可以起到疏风缓急,宣肺利咽,改善气道高敏等作用。

这也是国医大师、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大内科首席专家晁恩祥在2021年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提出的。

使用很简单,直接将这三味药放入杯中,开水冲泡,闷泡10分钟即可饮用。

方中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一种常见的饮品。在古代人们给了它一个雅称“延寿客”,民间也称之为“药中圣贤”。而且因其具有桃李之妖艳,松柏之坚心,还被人们誉为“花中君子”及“花中四雅”之一,自古很多文人墨客对其大为赞美。

在中医上,菊花味苦、甘,性微寒,归肺、肝经,是一种药用价值非常高的花朵,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常常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头痛等。

图片

提到乌梅,很多人直咽口水,会联想到“望梅止渴”的经典故事。而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所以乌梅它是固肺的,能止咳。

而且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乌梅有抗过敏的作用,可以降低气道的敏感性,从而缓解咳嗽症状。

图片

甘草在中草药大全里被古人称为君药,应用非常广泛。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经,能和中缓急、润肺止咳、补肺气、调和诸药。

图片

以上三味药菊花和乌梅祛风止咳,甘草润肺补肺气,合起来就能共同发挥疏风宣肺、润肺缓急的作用。

另外,菊花乌梅甘草饮的口味比较好,酸甜清香,接受程度较好,不单是风咳,只要是咳嗽、咽干的患者都可以冲泡服用。

但是,如果服用一周症状没有改善,就不要再服用了,应该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此外还要提醒一下大家,一般干咳喉咙痒的人不可口含姜片。因为姜片会刺激咽部,增加咽部的异物感,加重咳嗽。

风咳咽痒时,最好不要吃甜食,因为甜食容易“堵住风”,不利于咽喉止痒。

中医讲究“治未病”,预防比治疗重要,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注意一些小细节来预防咳嗽。

比如,注意起居有规律,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物,不要过冷、过汗,特别是有慢性肺病的人,更应该注意保暖,防止风冷侵袭。

在饮食上也要注意少吃过敏性、刺激性的食物,以免生痰;同时少食辛辣食物,减少对气道的刺激。

还有就是注重身体锻炼,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总之,咳嗽无小事,是病就要及时治!

(文章涉及方剂不做用药指导,只做学习使用,涉及具体用药还请询问专业医师进行辨证加减,不可照搬照抄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