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河县村名的产生、分类和演变

 刘沟村图书馆 2023-12-18

Image源潭镇小南门牌坊

唐河县位于南阳盆地东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城北6.5公里的寨茨岗新石器文化遗址发掘表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并在此繁衍生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多,村庄便运营而生,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一、村落发展过程

在几千年漫长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科技落后和灾荒、疫病、战乱等因素,全县村落的形成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兴盛到衰落再兴盛的曲线形发展过程。在村庄布局上具有由沿河、平原向岗丘、山区过渡的特点。早期来此的先民们多在唐河及其桐河、毗河、泌阳河、三家河、清水河等支流沿岸水源充足的地方和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建村,然后向岗坡、浅山地区分布。

《唐河县地名志》载,夏、商、周时代,今县域有聚落6个;秦、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新建25个;隋、唐、宋、元四个朝代时期,由于唐末黄巢起义军扫掠唐州以及南宋和金国拉锯战主战场也在唐州,百姓死伤和逃亡严重,致使盛唐、北宋繁荣时期发展起来的人口和村庄急剧减少,700多年间新建村落只有69个。至元末全县有村落(包括集镇)100个。

唐河县村落发展最快的时期在明、清两代。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年号洪武。洪武二年,由于唐州兵变和地旷人稀,朝廷降唐州为唐县。嘉靖《南阳府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大唐县(包括今桐柏县和社旗县中南部)只有920户,5161人。其后经过永乐年间的移民、招来流民和明政府的休养生息政策及稳定的社会环境,唐县人口得以很快发展。到正德十六年(1521年),就发展到2861户,26149人(桐柏镇已于成化十二年<1476年>划出置县)。明朝时期,全县新建村庄1456个,明末人口发展到61450人,为明初的12倍。

明末,由于连年水旱灾荒和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几次攻克唐县,人口逃亡居多。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唐县人口仅11369人,土地荒芜,村庄寥落。康乾年间,为鼓励人口发展和农业生产,清政府实行“滋生人丁不加赋”和“招抚逃亡”的办法,人口逐步增加。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全县186322人,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人口达229434人。人口的快速繁衍,村庄数目也随之增加。有清一代,全县村落新增1347个。

民国时期,全县村落新增30个,数量增加不多,主要是村庄规模的扩大;新中国成立以后,实行土地改革,人民生活得以逐步改善,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进入高出生率、低死亡率时期,人口发展较快,村落新增58个,仍然是村庄规模的扩大,全县村落基本稳定。

Image

1949年3月,三唐合并后唐河县政区图

Image

1965年11月,北部太和区划归社旗县后,唐河县区域图

21世纪以后,由于行政区域调整和移民,全县村庄数量稍有小的变化。2010年11月30日,张店镇西南部邻近河南油田的8个行政村(42个自然村)划归官庄工区;2009至2011年,因修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扩容,淅川县迁移唐河县4942户,20845人,新建18个移民新村。据唐河县第二次地名普查统计,止2016年全县有自然村落3011个,其中集镇18个(不包括县城)。

二、村庄命名的种类

从地名形成来看,唐河县政区地名和自然村地名有显著的地域特色和特点:主要有以下10类:

(一)以姓氏命名

以姓氏作为村名是我县地名命名的主要方式,此类村名的形成与明初和清初大移民有关,因当时唐县地旷人稀,政府采取移民或招徕流民的办法增加人口。他们定居以后就以姓氏加“庄”字确定村名,如:李庄、王庄、赵庄、张庄、杨庄等。这类村名在全县多达1753个,占聚落总数的58.2%,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二)以地貌特征命名

唐河县境域岗、河、平地形兼备,而地名中根据地貌特征命名的非常普遍。沿唐河及各支流沿岸的村名多“湾”“河”字,如源潭镇马湾、苍台镇宋湾、郭滩镇乔湾、龙潭镇赵河、祁仪镇老河等;有些地处岗地的村庄名多姓氏加“岗”字,如源潭镇焦岗、曹岗,桐寨铺镇唐岗、张店镇陈岗等;有些地处河沟旁的村庄多以姓氏加“沟”字组成,如:城郊乡曾沟、源潭镇宋沟、东王集乡席家沟等;还有临坡、堰、泉而命名的村庄,如少拜寺镇范坡、郭滩镇马坡、桐寨铺镇肖堰、毕店镇白大堰、黑龙镇水泉、桐河乡龙泉等;这些以山、河、岗、沟、堰、泉等地貌和自然实体作地名的村庄共262个,约占聚落地名总数的8.7%。充分反映了县境地貌特征多样的自然状况。

(三)以地理方位和范围大小命名

在村庄命名中,还有一些两个相邻村庄按上下、前后、东西、南北地理方位或范围大小而命名,多属因人口繁衍从原村分出在附近建村而形成。如兴唐街道上王岗、下王岗,郭滩镇前吴庄、后吴庄,源潭镇东贾营、西贾营,临港街道街道南吕湾、北吕湾,桐河乡大郭庄、小郭庄等。此类村名属源潭镇较多,有13组,26个村庄。还有以县城或附近集镇为参照点,以其距离命名的。如三里王(县城东三里)、四里桥(县城东北四里)、五里埠(大河屯西五里)、七里井(县城东七里)、八里岗(县城东北八里)、十八里党(距桐寨铺、桐河、李店三个集镇均为十八里,故名)等。这些以地理方位和大小定村名的村庄全县共237个,占聚落地名总数的7.87%。

(四)以铺、店、屯、营、寨命名

唐河县地处南阳盆地东南部,历为宛东交通要塞,古代军事、邮驿制度的实施,县境内形成了“东南官道”“方枣驿道”等多条驿道。元代在驿道设急递铺,明清又加以巩固,沿途一些村庄为服务客商行人,开设酒店、旅馆,这些村便以“铺”“店”为名。如桐寨铺、赵中铺、沙河铺、代家店、苏家店、李家店、黄家店等。同时,境内唐河、三家河沿岸土地肥沃,明末左良玉、清初涂孝臣奉旨率军屯垦,而其形成的村庄多带“屯”字。如上屯、下屯、王屯、枣林屯、五美屯等。明嘉靖《南阳府志》载,明代唐县境有军屯21处,属南阳卫管理。有些以“营”命名村名的多是因迁徙的移民以军营形式落户垦荒而形成,如闽营、宋营、王营、陈营、刘营等。这些带“营”字的村庄桐寨铺镇就有19个,也印证了“唐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并非妄言。清咸丰、同治年间,匪患猖獗,加之捻军攻入唐县,政府号召村庄修筑土寨,一些村庄便以“寨”字命名,如李营寨、桃园寨、马庄寨、张清寨、牛寨等。此类地名共有127个,占聚落地名总数的4.2%。

(五)以物产、技艺命名

在古代农耕社会中,物产和技艺是维持村民生活的主要来源,一些村庄即以此作为村名。如:昝岗乡申菜园村(申姓以种菜为业)、大河屯镇稻谷田村(村东临稻田)、源潭镇王竹园(村周有竹子园)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劳动分工,因此,有些聚落便以作坊、手工业门类的职业性质命名,如上屯镇簸箕王(编簸箕出名)、龙潭镇王槽坊(酿酒槽坊出名)、张店镇粉坊庄(磨红薯粉出名)、祁仪镇王油坊(开设油坊出名)、桐寨铺镇帽李(李姓祖传制作礼帽)等。此类村名全县有118个,占聚落地名总数的3.9%。

Image

(六)以人名命名

唐河县地名中以人名作为村名的比较多,成为唐河村名中一大特色。这些村庄多以村中某位威望比较高或始建村的先祖作为村名。全县共114个,如祁仪镇常德义、冯天怀,湖阳镇钟元凤、徐振堂,龙潭镇刘天禄,古城乡郭其茂、李明善等。占聚落地名总数的3.78%。桐河乡范营行政村王新传村,明代王姓迁此建村,始称王庄。清代,桐河镇流传有周盘、刘跃、惠广、王新传四大贤人。此村王新传乐善好施,闻名乡里,遂村以人名,改为王新传村,沿用至今。

Image

祁仪镇张博士店,新中国成立以后,改为张马店

(七)以宗教建筑物命名

唐河县历史悠久,境内宗教活动场所众多。若村中建有寺、庙、庵、堂之类,便以这些宗教建筑物作标志定为村名,或加上姓氏进行命名。如少拜寺、黄台寺、华寺、杨庙、朱庙、孙庵、周庵、刘堂、曲堂、仝堂等,此类地名在我县聚落地名中共有108个,占地名总数的3.58%。“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开展“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这些带有“庙”字的村名有些被当成封建迷信而改新名。如城关镇新华街玉仙庙村改为红卫村,城郊乡八里岗大队道士庄改为红旗庄。20世纪80年代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又恢复原名。

(八)以楼、桥、井等建筑物命名

聚落中的楼、桥、井等建筑是古代显示某姓财力和德性的主要标志,也是那代人值得荣耀和记忆的大事。一些村庄中某富户建设楼房或村里建了桥、凿了井后,多冠以姓氏而成村名,如杨楼、陈楼、董楼、刘斌桥、史桥、赵桥、曹井、兰井等。全县此类聚落地名共有73个,占村庄总数的2.4%。郭滩镇南谢庄村杜楼,原为明永乐年间曹姓建村,名曹家庄。清初,为抵抗匪盗骚扰,村民邀请隐居于白秋的明末将领杜宏玚迁来此训练乡勇,并建楼让杜姓居住,后人便称该村为杜楼。县城西北14公里处的桐河上有一座东通唐县、源潭,西连桐寨铺、桐河街的8孔石桥,为明末清初附近刘岗村刘姓富户刘斌积福行善所修。当地村民为感其德,即以人名命名为桥名,称刘斌桥,桥西边的集镇也改名为刘斌桥街,沿用至今。

Image

建于明末清初的刘斌桥

(九)以名胜、吉言、传说命名

我县的一些村庄还有以附近名胜、吉言、传说而命名,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毕店镇凤凰树(村东有株大黄楝树,冠如凤凰而得村名)、临港街道后孙岗村金鸡冢(村旁有座金鸡冢)、张店镇同乐寨(为防匪患,相邻的郭庄、鲁庄二村联合修寨,寓意村民同乐)、上屯镇白云庄(原名王官屯。清代三品提督王郡修建宅院,正值盛夏,有白云蔽日,竣工云散,视为吉祥,遂改村名为白云庄)、红星庄(明代刘姓始住时,天有红色陨石落此,故名)、桐寨铺镇帝王营(相传,光武帝刘秀巡访南阳时,曾在此安营扎寨,故名)等。此类村名全县共97个,占聚落地名总数的3.22%。

(十)以渡口、水利、古迹、革命英烈等命名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还有一些村庄以所处村址的特点来命名,也有些为纪念在此牺牲的烈士或村庄搬迁新址后,定了个符合时代特色的名字。如滨河街道麦仁店(传说刘秀在此喝麦仁汤)、牛埠口(村东有唐河渡口)、源潭秦埠口(村南临泌阳河渡口)、马振抚镇二烈村(纪念1948年春被返乡团杀害的岳奎元、王成贵二位解放军干部)、太章(纪念1948年春被返乡团杀害的农会干部陈太章烈士)、大河屯党建庄、临港街道毛新庄等。此类村名全县共122个,占聚落地名总数的4.05%。党建庄不是党姓所建,1964年,褚庄大队为了方便群众就近种地,党支部动员冯庄、尚庄部分群众在村东2.5公里处建新村,为感谢党的关怀,取名党建庄。毛新庄也并非姓毛,该村原属张店镇马店村管辖,村名王庄。因村址东临唐河,为防水患,1955年西迁1.5公里高处,寓“在毛主席领导下建新庄”之意,定名毛新庄。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村名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为了生产、生活定居而产生的,每一个村名都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内涵,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社会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扶贫攻坚中山区小村的异地搬迁等,村庄也在不断消逝和减少。如何保留村名,记住乡愁,给后人留下记忆,是新农村建设中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
写于2021年11月

Image

躬耕南阳   守望故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