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12-18手机报_中国国家地理

 喀什魅力 2023-12-18 发布于山东

手机报-中国国家地理12.18
当天空落下第一片晶莹的雪花,哈尔滨就像按下了变装开关,依靠冰雪女王般高冷的魅力,在一众旅行目的地中脱颖而出。
对于很多南方朋友来讲,哈尔滨代表着远方,也代表了冬日,集合了他们对于“寒冷”的种种想象。这不人们熟知的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将于今天正式开园,今年园区总体规划面积81万平方米为历届规模最大,用25万立方米的冰和雪打造了千余个冰雪景观。
“不是北欧、南极去不起,而是哈尔滨更有性价比。”
据说这首音乐又名“哈尔滨的移动城堡”,因为流露出着浓浓地俄式列巴味。跟随音乐开启今天的推送吧。

肖斯塔科维奇:第二圆舞曲 (纯音乐),Strictlyviolin荀博
1哈尔滨的“网红之路”
因冰而生,与雪结缘
从冰封的松花江江面上眺望黄昏中的哈尔滨城,几幢高层建筑在黄昏中恍若积木一般,极目所见仍是横卧在江面上体积庞大的冰块,冰和哈尔滨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冬天的哈尔滨城具有一种冰雪之美
这里的一切都在零度以下的低温中
凝结成一种独特而神奇的冰雪文化
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雪花是这里的常客。刚刚过去的11月,这里便经历了多轮暴雪侵袭。
不仅雪多,还更冷。热知识:哈尔滨是世界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大城市,没有之一。

哈尔滨冻成了“哈八滨”
这种说法是切切实实比出来的,位于北纬46°的哈尔滨,相比较于北纬48°的巴黎、北纬51°的伦敦和北纬60°的赫尔辛基,纬度都要低,但却是四个城市里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低了近15℃!
(做一个不太恰当的比较:哈尔滨和此时南极的温度相差无几。)

图为哈尔滨、南极、赫尔辛基气温预报

哈尔滨的冻货很有名
雪糕放在地上卖
根本不用担心它会融化掉
每年冬季在街边都会出现
一家又一家冻货“地摊”
冻鱼、雪糕、冻梨……
哈尔滨的冷是美丽的,因为寒冷,大大小小的河流都结了冰,哈尔滨人就以特有的魄力,在松花江上建起一座冰雪乐园。
在冬天,如果因为害怕寒冷而不去北方的冰雪地,那就像是对生活缺乏真挚的爱。生活其实需要一种仪式感,在东北玩雪,是我们对冬天最好的欢迎。

北境之城
与音乐为舞
哈尔滨是优美的,更是浪漫的。

哈尔滨音乐公园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哈尔滨是世界级的“音乐之城”。没错,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亲自授予的荣誉称号。哈尔滨和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意大利博洛尼亚、西班牙塞维利亚、英国格拉斯哥,还有比利时的根特,共称为六大世界音乐之城。

图片下方建筑是哈尔滨音乐博物馆
上方是哈尔滨大剧院
哈尔滨与音乐的结缘开始于上世纪初,清末中东铁路打通了中国和欧洲的联系,当时很多俄国人借助中东铁路移民到了哈尔滨。

图源:哈尔滨城市宣传片
这其中不乏知名的演奏家、歌唱家和指挥家,他们把欧洲古典音乐文化带到哈尔滨,使哈尔滨成为我国最早引入古典音乐的城市之一。
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在哈尔滨诞生,第一场交响音乐会在哈尔滨举办。中东铁路俱乐部,这里算是哈尔滨最早的演出场所,吸引了欧洲大量音乐家来到中国,它的成功修建为哈尔滨日后走上音乐之城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哈尔滨中东铁路桥
随后的时间里,中东铁路管理局先是将俄罗斯阿穆尔铁路第二营管弦乐团调来中国,组成一支包含不同国籍的指挥家、钢琴演奏家、管弦乐器演奏家、歌唱家等约150人的团队,成立了“远东第一交响乐团”。他们演奏了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场交响音乐会。
后来中东铁路俱乐部里陆续演出了《天鹅湖》、《黑桃皇后》、《卡门》等观众熟知的音乐作品。到上世纪20年代,意大利、法国、德国、捷克等许多欧洲国家的剧团,都先后来到哈尔滨献艺演出。

哈尔滨209路音乐蹦迪公交车
这辆蹦迪公交车只有晚上才开
白天行驶时就会将公交车恢复原样
西方文化和音乐艺术修养融入哈尔滨本地生活,中国首家高等音乐院校、中国第一支交响乐团都先后诞生在哈尔滨。

索菲亚教堂音乐会
时至今日,来到哈尔滨必去的中央大街,漫步其中,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在这条繁华而浪漫的街道上,古典音乐无处不在。无论是现场表演还是配音表演,都让人忍不住为之沉醉。
行至松花江畔,随随便便就能看到人们自发开展娱乐活动,手风琴、小提琴、黑管、萨克斯声音此起彼伏……

五月的哈尔滨中央大街绿树成荫
马迭尔音乐阳台的舞姿妙曼歌声飘荡
松花江畔的余晖变幻绚丽
到处都充满着欢乐与浪漫
除此以外,在哈尔滨市的大街小巷,一年四季都可以见到扭大秧歌的市民。配着欢快活泼的唢呐声、锣鼓声,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回荡。

多样建筑风格
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理说:“当诗歌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时代的缩影,一座没有老建筑的城市如同没有灵魂。

索菲亚教堂及其内部构造
它是典型拜占庭风格式建筑
西方东罗马帝国东进过程中
与东方文明的交融、碰撞
形成了与罗马式大同小异的建筑风格
——拜占庭式建筑
作为一座旅游城市,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造就了哈尔滨的异国情调。这里不仅荟萃了北方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眼前的建筑
不是巴黎的?也得是罗马的吧?
1898年,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 哈尔滨拉开了城市建设的序幕。最初哈尔滨的城市风格, 即欧洲当时最新的,体现着巴洛克和花园城市思想的城市建设和规划手法。
什么是巴洛克式建筑?请看▼

巴洛克建筑追求动态
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
常常采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上图为哈尔滨巴洛克风情街
下图为中央大街教育书店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沿着中东铁路的“丁”字路口,哈尔滨火车站率先迎来了俄国的移民们。它们确定按照首都“莫斯科”的模式规划和建设哈尔滨, 这也是哈尔滨最初城市规划所特定的历史因素。

图源: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哈尔滨火车站
新艺术风格建筑的典型代表
建筑整体无论是顶部还是外立面都不存在平面
各方向的平面都被竖向穿插的
三个突出的装饰柱打破
从此,在哈尔滨开始树立了“东方莫斯科”的形象。在建筑风格上, 这个时期的哈尔滨既有着俄罗斯的民族风格,也有当时最新潮的“新艺术”风格。

哈尔滨铁路管理局
属于新艺术运动的建筑风格
沿着哈尔滨松花江畔公园行走,便可以看到一座座纯萃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小品,在树影婆娑中展现魅力。
它们在这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霜洗礼,成为哈尔滨江畔风景线的组成部分。

始建于1930年的江畔餐厅
是其中较早的一座俄罗斯式风格的建筑

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
也是一座俄罗斯式风格的建筑
此外还有文艺复兴式建筑。
其风格是采用横向五段、竖向三段的构图法则。下段为基座层,常以连续的腰线与上面分割;中段或以完整的柱式,或以仿重块石形式砌筑墙体;上段为檐壁和屋顶作为阁楼层。

哈尔滨市兆麟小学

老哈尔滨人把这座楼房叫做梅耶洛维奇宫
也是属于文艺复兴式建筑
现为哈尔滨市少年宫
欧洲古典主义式建筑;

东北烈士纪念馆
哥特式建筑;

始建于1908年的呼兰天主教堂
是一座双塔型
哥特式建筑艺术风格的法国教堂
整体呈青砖瓦土木结构

融合了哥特建筑元素的阳明滩大桥
图自:@𝓜𝓪𝓸的旅行日记
2哈尔滨的硬核实力
19世纪中东铁路的建成,可以说是见证了哈尔滨的百年发展历程,它便从松花江畔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逐渐成为了一座繁华优雅的城市。
作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城市之一,哈尔滨社会经济发展迅速。1949年以后,哈尔滨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成为了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

航拍红军街
在20世纪50~60年代,哈尔滨成为了中国军工、机械制造和重工业的中心,哈尔滨生产出了坦克、炮弹和我国第一架直升机,这让哈尔滨人引以为豪。
“一五”时期建设的“三大动力工厂”——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让哈尔滨也有了“东北工业城”之称。1960年,哈尔滨全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沪、京、津、沈,列全国第五位。

哈尔滨城市天际线
如今,这三大动力工厂已合并组建成哈电集团,新中国的发电装备工业正是从这里起步。
葛洲坝水电站、三峡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等我国重要的大型基建工程都是哈电电机的扛鼎之作。

葛洲坝水利枢纽
在哈尔滨工业发展得顺风顺水的同时,拥有深厚黑土地的农业同样不甘落后。
数十年来,黑土地上种出的每一粒米、榨出的每一滴油,不仅是哈尔滨农业发展奇迹的注解,更是哈粮人接续奋斗、上下求索筑成“天下粮仓”的明证!

哈尔滨五常黄金水稻田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908年哈尔滨开办了第一所铁路小学,随后又开办了松花江小学、职业学校、中俄工业学校(哈工大前身)及其它职业学校。
到后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一系列高校在这片热土上拔地而起。

哈尔滨工程大学飞机航拍
然而,在20世纪末期,由于当时生产设备的落后,再加上经济的转型,从1993年到2002年底,包括哈尔滨在内的整个东北制造业国企下岗人数达到409万,相当于1993年东北制造业员工数的75%。
时至今日,哈尔滨的人口流失问题依然存在,例如哈尔滨所在的黑龙江省,2021年GDP为14879.2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仅仅排名25,在东北三省中排名第2,是辽宁的53.9%,吉林的1.12倍。人均GDP仅高于甘肃省。


幸运的是,尽管哈尔滨的发展历程起起伏伏,但是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
现如今,当国人收入逐步升高,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开始呈现燎原之势时,哈尔滨凭借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再次焕发生机。
作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冰雪之城”,哈尔滨中西合璧的城市风貌,粗犷豪放的北方民族风情,构成了哈尔滨别具一格的旅游特色,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参观。
3哈尔滨,不止冰雪
深入了解哈尔滨之后,你会发现哈尔滨还有很多看似意料之中但实际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感受到的地方。
很多人喜欢在旅行的城市中,逛本地菜市场和公园,寻找有特色美食的苍蝇小馆或者夜市。哈尔滨也不例外,想要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逛菜市场就是一件特有意思特接地气儿的事。

红砖街早市
在哈尔滨这座饮食文化相当丰富的城市,早市、菜市场、夜市开得多且热闹,每条街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主打美食。
历史悠久晋升全国十大菜市场之一的道里菜市场等等,它是哈尔滨的宝藏打卡地,是几代人温暖的回忆,也是全城最有烟火气的地方。

1998年道里菜市场
在哈尔滨,没有人不知道道里菜市场
也没有人能够空手从里面走出来
在哈尔滨最初规划建城的时候只有东西两个区
“道”指的是中东铁路火车道
火车道以西是道里区
住的都是洋人,街道规划充满异国风情
以东是道外区
哈尔滨早市儿最大的特点,就是早。
在夏季六、七月份,凌晨四点,你的姥姥可能已经起床叠好被褥,准备去早市儿大杀四方了。
哈尔滨、乃至整个东北的早市儿为何这么早?首先,要归因于自然条件。
这里位于祖国大陆的最东端和最北端,每年夏季的那些天,这里总是全国最先迎来太阳光照的地方,因此早市儿自然开张得早。

哈尔滨冬季早市,卖啥都有
零下十几二十多度的天气逛早市、吃早餐
酸爽又带劲
绝对是最难忘的回忆,没有之一
来哈尔滨早市儿,一定要吃下原汁原味的中式“汉堡”——蛋堡包,它是东北常见的早餐,不管是早市还是街头,永远能看到热气腾腾的卖蛋堡包的小摊。
在早市上,也可以来一碗香甜可口的苞米面贴饼子或者浓稠扎实的大碴粥。

大碴粥是一种以玉米碴
花豇豆为主料制作的粥品
到了夜晚,哈师大夜市、安静街夜市、学府四夜市、香坊夜市......欢迎您!

哈师大夜市
四大夜市其各有自己的独门招牌
香坊大夜市以严守一大腰子为必杀技独领风骚
学府四夜市以炸臭豆腐、烤冷面傲视群雄
师大小吃街的陕西肉夹馍独步天下
安静街夜市街头涮串笑傲江湖!
哈师大夜市里不仅有颇具特色的地方名小吃,还有一些商家原创、极富想象力的个性美食:“土豪金”玉米、蒜薹羊排、锅包鸡柳、秘制卤肉卷……
学府四道街夜市因为紧挨着哈理工和黑龙江大学,很受大学生追捧,这里的摊主大多下午四点半就开始出摊。晚上8点到11点是最热闹的时候,此时人潮川流不息,叫卖声不绝于耳。

松花江畔夜市
烤肉串、烤面筋、炭烤羊排、烤腰子、烤扇贝、烤生、烤冷面、烤地瓜炸鸡排、炸土豆、炸臭豆腐等散发出的香味盈街。
6个分量很足的章鱼小丸子,咬一口可以吃到大块的章鱼块,配上沙拉酱和木鱼花超级鲜美。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被炸得香香脆脆的,里面包裹的是包菜,吃起来一点都不腻,还很饱腹。
最后来一份各种口味的炒酸奶,酸奶慢慢变成酸奶块的过程很治愈,炒完之后的酸奶口感很醇厚,酸酸甜甜、冰冰凉凉,解暑又解腻。

早晚有了,中午,一定要来感受一下哈尔滨的大盒饭。

整个东北
地大物又博
还有大盒饭
确实,东北盒饭量大实惠,之前很多都是开在司机之家,或者工地上,便宜实惠量大。
锅包肉

烧茄子、炸鱼、凉拌菜等等,样式多,有荤有素,每一个菜都很下饭。
至于东北盒饭为什么能出圈?一方面是它的价格比较低廉,符合大众的消费水平,还有一方面是盒饭的品质让大家喜欢。这些汁水充足的下饭菜拌到东北的香甜大米饭里,看着就有食欲,吃上一口嘎嘎香。
在小小的盒饭中,包含着哈尔滨人实在、怀旧、善良等诸多品质。
吃饱喝足,来到哈尔滨,一定要体验一下这里的洗浴文化,感受这个地区特有的热情和感觉, 体验带着带着黑土地特有的味道!
洗浴在东北与其说是一种生活程序,不如说是一场仪式。这种冲、泡、蒸、搓、推、按一条龙洗浴服务,以及集按摩、饮茶、理发、美甲、餐饮、戏水、观影、健身、打牌、儿童游乐等于一体的娱乐集合,让洗浴自成一个世界。

老式蒸桑拿
水往炭火上“呲啦”那么一浇
大汗淋漓,怎一个“爽”字了得!
上世纪八十年代,搓澡巾忽然在大众浴池里横空出世,变成了人手一件的洗澡“神器”。搓澡巾于东北人来说,简直是不可或缺的物品。你可以不吃肉,但洗澡的时候一定不能没有搓澡巾!

浏览119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