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喜欢马斯克,但更想靠近艾萨克森

 新用户2356fYUI 2023-12-20 发布于浙江

我喜欢马斯克,但更想靠近艾萨克森

文/蔡朝阳

读《马斯克传》,艾萨克森写的这本。笔下很有魅力,我两口气读了一大半。为什么是两口气?因为第一口气就是收到快递那会儿,只翻了15页,发完晒朋友圈装一下就去玩了。第二口气,前几天晚上,一下子读到2018年,看一下手机,半夜3:45。

对一个健在的人物的传记,写到这个程度,还是很钦佩。那些戏剧性的、冲突的、两难的场面,在书中此起彼伏,艾萨克森善于捕捉这些,这位作者精于此道,结果就像我们在看一场脱口秀,期待包袱一个接着一个。艾萨克森做到了。但是作为一个人的人生,我们知道,“爆梗”不可能这么密集。马斯克肯定也跟我们一样,至少在成长阶段,有无数的“垃圾”时间,以及漫长的空虚。但作为传记,篇幅有限,以及为了可读性,艾萨克森必须加入足够的戏剧冲突。以及,传主马斯克本人,并不缺乏戏剧性。

我其实对艾萨克森更感兴趣。因为我们同样作为写作者,无非写作的范畴不同。如果说作为马斯克同一代的人类(70后),年纪已经爬上50+,我还有什么愿望的话,绝不是作出马斯克这样的成就,而是想更加接近艾萨克森的写作。

艾萨克森的头衔很亮丽,毕业于哈佛大学,杜兰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历任美国阿彭斯研究所首席执行官,《时代》杂志总编辑……他的身份我们当然已经很了解,因为他写的《乔布斯传》已经成为传记文学的经典名著。很多人会喜欢苹果,恐怕也跟这本书对乔帮主的塑造有关。我也基本上算果粉吧,不过不太沉迷,但也是排他的。这次,在读《马斯克传》之前,我也已经喜欢tesla了,骑自行车上班,还戴了一顶tesla的棒球帽,灰色。

但艾萨克森让我再次确认了关于写作的一个常识:写作固然需要天赋,但有没有科学的训练可能更为重要。

就写作这件事而言,有属于老天赏饭吃的部分,但后天的科学练习更为重要,这跟我们看到的天才运动员其实是一样的。你看到的是天才的一面,没看到背后的科学训练方面。

每年诺奖的时候,自媒体就蹭热点,讲什么残雪、余华刘震云来自嗨。我也希望,但是从内容到技术,可能都还达不到。有一个基准线,越不过就是越不过。

但是从商业的角度,我倒想说一个中国女作家,严歌苓,她写的每一本小说,都有商业的成功。书籍销售不错,也特别便于改编为影视作品。这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天赋与勤奋。严歌苓自己的一席分享就说,她在美国读过一个专业写作课,给她帮助巨大。

关于这一点我一直有个误区。年轻时初学写作,有一位长辈语重心长跟我说,小阳,你要多看作品,别看理论。那是1980年代后期,我觉得有道理的。后来我念大学中文系,学长里也有学习写小说,有一位还写的蛮好,就是说我像苏童那位,也说,要看作品,别看文艺理论。

但可能我会错意了。其实理论也有好的理论和坏的理论。说不要看理论,只是因为没有看到好的理论而已。

30岁之前,我也读过一些理论类书籍,这几本书,对我的小说观有塑造作用,分别是马尔克斯《番石榴飘香》,卡尔维诺《未来前年文学备忘录》,和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这些影响是颠覆性的。比如从此我可能就明白了,什么叫做“专业”。

我一直认为,即便作为一个单纯的阅读者,阅读也分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普通读者的需求和专业读者的格局是不一样的,普通读者把阅读当做一个娱乐,专业读者有着评论家的审慎眼光。但这个时代,很稀缺。

写作自然也是有“专业”的。如果是一个写作者,那么他的阅读可能更加偏颇。因为从这个被阅读的作品中,作为评论者的读者和作为写作者的读者,想要看到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同样是阅读艾萨克森的《马斯克传》,有人看到商业成功,有人看到偏执狂才能生存。我呢,看到了家庭教育,还看到了艾萨克森的写作。

其实今天我要写的是马斯克,但不知道为什么艾萨克森的写作技巧更令我着迷。这本《马斯克传》的扉页,引用了乔帮主的一句话:只有疯狂到认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的的人才能改变世界。乔帮主和马斯克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而艾萨克森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把某些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推到我们面前。

一直以来,有一类作家的创作谈,总是令我着迷。我从中看到的不是通则,而是个性。每一个作家,他们的写作独树一帜,那是因为他们对生活有着最切近最真实的感受。所以这几年,我倒是经常推荐以下4本书,斯蒂芬金《写作这回事》,玛格丽特杜拉斯的《写作》,布拉德伯里的《写作的禅机》,还有一本,是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

但究其实这些也算不上纯粹的理论,而我之所以推荐是因为,这些创作谈,都是极具个性的,是非常有限的全然的个人经验。你可能从中得不到任何教益。但这恰恰是给我们的教益。

这就像艾萨克森的《马斯克传》,你似乎想在书里得到马斯克发财的奥秘,但你只是看到了一个近乎疯子的人物。无限制贴近真实去写,就是我所说的“及物”。这也是艾萨克森写作的魅力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