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秋我想先盆栽,长好了再地栽可以吗?

 老地精 2023-12-20 发布于福建
                               ——如何盆栽过渡

    盆栽过渡最理想的状态是:到了移栽时,根系已经长满容器可以轻松和盆分离且不散土伤根。怎样才能做到?这需要先明确太秋根系生长发育的特点新栽太秋根系会经历怎样的生长过程

    从一粒种子开始到结果,根系是怎么变化的?开春芽苗简单断根处理再定值。直到当年落叶嫁接前,柿树一般能长1.5米以上。此时根龄一年,细根、须根众多;有几根(将形成未来的主根)明显比其他粗一些,下扎得明显深,此时粗度区别还不显著。例如筷子嘴和毛衣针、牙签的区别。嫁接后又生长一年。当初粗一些的根下扎更深了,也更粗了,和其他根丛有了明显的区别。这新形成的主根如果数量越少,粗度就越大,个别粗度甚至能超过1公分,鹤立鸡群。此时根龄两年以内,正是根系活性最好的时期,细根、须根占比例大;简单说,最适合移栽。
    如果再让它原地长一年(3周年),树干粗度甚至能达到3公分以上。第三年主根获得生长优势,生长速度和量远大于细根、须根,粗度能超过2公分,下扎深度也将超过一米。细根和根龄一年的须根比例相对小了;意味着移栽缓苗期越长、养护难度也越大。当然,这里排除了各种特例。
    以上我们提到了一棵苗子的主根、细根、须根,以及它们之间的生长发育的特点。第三年起,一般就可以试果了。

    一棵根龄两年的苗子到邦友手上,新栽后根系又会经历怎样的生长过程呢?
    我们可以根据开春新枝长势来判断根系生长情况。什么情况下才会长新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原有的根系在新的环境中会有什么变化:根系在起挖、打包、多次运输过程无可避免造成损伤,尤其是作为汲取水分和养分最重要的器官——毛细根,特别的细弱,很容易造成损伤,杯苗也一样。定植后需要适应新的气候、新的土壤(包括土壤本身和土壤湿度、温度)。这个过程伴随着伤根断口处的愈合;坏死的、不适应新土壤的毛细根腐烂。存活下来的部分根系恢复活性后,支撑树体存续。值得一提的是:裸根苗如果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者种下后长期缺水;须根会慢慢失去活性腐烂、干枯,只剩下比较粗的根系还保持活性。这就需要很长的缓苗期了。举个起苗时的极端的例子:苗子起挖后如遇气温低、风稍大时;一阵风过去,毛细根上薄薄的一层土壤一下就变色了,水分散失的速度比想象的快得多。

    铺垫完接下来回到重点:如何盆栽过渡;或者是根系什么时候能够长满容器四周,满足带土移栽不散土伤根。
    新栽柿树第一次枝发出后直至粗枝后芽点饱满,此时都几乎没有新根发出。即使有,也只是一、两根。但是:二次枝饱满后,尤其是二次枝生长量可观的(很难量化,往往枝总长叠加一起超过80公分),新根就很多了,而且二次枝粗枝过程,也是根系猛长的过程,这一生长持续直至落叶后的一段温暖的气候结束。次年早春的第一次枝粗枝过程则不同,一次枝新枝枯顶后开始粗枝的同时根系也在生长,新根生长速度很快。如果是小盆(宽40公分)一般第二年二次枝出来后,根系应该也到达了四周了。大盆(宽80公分)可能要等第二次枝结束到落叶后一段时间彻底结束生长后,根系到达四周。如果盆土疏松,保水性基质多则更早。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一年没有二次枝,请忽略第一年,把第二年当做新栽第一年去计算。这是盆栽过渡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有二次枝,再有次年的第一次枝正常生长;才能去移栽它。否则,根系达不到带土移栽要求,强行移栽往往变成了连续两年裸根苗移栽,这种情况几乎毁苗。(此时柿树的根龄是什么样?根龄两年的根量,根龄一年的细根和须根几乎没有。)当然,依旧排除各种特例;这和丛生根的其他树种截然不同。根系对于缓生根的树种太重要了,问得多了,觉得有必要详细说一下,希望对邦友有帮助。
    图片来源于比较优秀的两位邦友的种植图,先斩后奏,明年给两位发柿饼作为感谢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