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故事丨相如曾此挫强秦——渑池

 j2hb 2023-12-21 发布于浙江

由虢州沿黄河东行约一百公里,可以到达渑(音免)池,虽然在唐代它是个不太起眼的小城,可在战国时代,却在此地发生过极为重大的事件。晚唐诗人胡曾,在他写的一百五十首《咏史诗》中有一首《渑池》,估计是他在长安和洛阳之间往来,途经渑池时有所感而作。

咏史·渑池

胡曾

日照荒城芳草新,相如曾此挫强秦。

能令百二山河主,便作樽前击缶人。

要想了解此诗的含义,让我们先回忆一下两千多年前在渑池发生的秦赵会盟。当时正是我国的战国时代,其中秦国最为强大,经常欺凌它的邻国。一次秦国的昭襄王派使者到赵国,约赵王到渑池相会,其目的是想在会上将赵王劫持到秦国,再要挟赵国割让土地。赵王心里明白秦王的诡计,但觉得如果不去,更使秦国看轻赵国。正在为难之际,曾经“完璧归赵”的大臣蔺相如对赵王说:“臣愿保驾前往。”于是,赵王放心地去了。同时,由李牧率精锐五千人保卫,另外,平原君赵胜率领大军在离渑池三十里处驻扎,以策万全。

于是,就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秦王与赵王会见了。在酒宴上饮至半酣时,秦王说:“听说赵王擅长音乐,我带来了宝瑟,请赵王演奏。”听了这种不礼貌的要求,赵王气得脸都红了,可是又不敢推辞,于是用瑟弹奏了一曲《湘灵》。秦王听毕,叫秦国的史官记下此事,于是秦史官在竹简上刻下:“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命令赵王鼓瑟。”面对这种侮辱人的事,蔺相如捧了一个瓦罐到秦王面前说:“赵王听说秦王善于秦声,臣谨奉瓦罐,请秦王敲之,以助娱乐。”秦王听到这一番侮辱的话,气得脸色大变,不予回答。蔺相如捧着瓦罐跪在秦王前要他敲,秦王不敲,相如说:“大王你是觉得秦国很强大吧?现在你我距离不过五步,我要将我的一腔热血溅在大王的身上!”秦王大惊失色,勉强拿起筷子敲了一下瓦罐。蔺相如召赵国史官记录说:“某年月日,赵王与秦王会于渑池,命令秦王敲瓦罐。”

展开剩余6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