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省盐城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二次学情检测高三语文试题

 一中大语文 2023-12-22 发布于福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一个被称为“辛普森悖论”的统计学问题:同样的数字可以传达两个完全不同的真相。

2000年到2012年,调整通胀因素后的美国工资中位数上升了0.9%。这似乎是一个好消息。不过,在同一时期,高中辍学生的工资中位数下降了7.9%,高中毕业生的工资中位数下降了4.7%,大学生的工资中位数下降了7.6%,至少拥有一个学位的群体的工资中位数下降了1.2%。简单地说美国每个经济群体的工资都下降了,但总体平均数却出现了上升。这就是它被称为“悖论”的原因。

辛普森悖论的关键是识别群体和子群体的差异。

你是否认为这些子群体(高中辍学生、大学生等)在不同时期是固定的?事实并非如此:如今,美国工人中大学毕业生的比例提高了。换句话说,同2000年相比,工资最高的子群体相对于工资最低的子群体变大了。所以,虽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中位数出现了下降,但是他们人数的增长拉高了整体工资。

大多数人从未听说过辛普森悖论,而且缺乏统计学培训,不知道两个如此矛盾的真相能够同时成立。因此,他们会相信他们听到的版本。如果他们同时听到两个版本,他们可能会完全失去对于统计量的信心。

在国家经济健康的理解上,没有比国内生产总值更加被人密切关注的指标了。在大众看来,如果国内生产总值上升,我们认为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也会上升。如果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个季度下降,我们会宣布经济衰退,并且削减重要支出。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着我们所有人。

2015年,爱尔兰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6%。对于这个欧元区小国来说,你可能觉得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7.6%,中国是6.9%。欧元区的平均增长率是微不足道的1.7%。爱尔兰是如何取得这个成绩的呢?

遗憾的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激增和爱尔兰人几乎没有关系。这不是他们创造的,他们也不会获得太大的利益。由于税收原因,一些国外公司宝贵的资产被转移到了爱尔兰。目前,超过700家美国公司的官方总部设在爱尔兰。2015年,3000亿欧元的生产资本流向了爱尔兰。官方出口数据从2200亿欧元增长到了2950亿欧元,但导致这种惊人增长的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不是在爱尔兰生产的。大多数爱尔兰公民的收入没有受到影响。爱尔兰仍然是世界上人均债务第二多的国家。

爱尔兰是国内生产总值失真的一个极端案例。不过,这个指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有问题的。当科罗拉多的摩托车手摔断一条腿时,这对他是坏消息,但对国内生产总值却是好消息:他或他的保险商需要为救护车、医学治疗、医院床位、物理治疗甚至律师和新的摩托车付款。他的不幸意味着经济活动的增长,这将提高国内生产总值。类似地,如果原始雨林被砍伐并被制成木材,或者地震导致新的建设,国内生产总值也会增长。如果汽车制造商发明了一款价格更低、更加高效的汽车,汽车和燃料支出可能都会下降,导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

当科技改变我们的活动和我们重视的事情时,国内生产总值和人类福祉的差异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停滞。评论家认为,这意味着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处于停滞状态。不过,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机器、沟通和医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我们获得了几乎无穷无尽的知识、音乐、电视、书籍、网络和游戏资源。我们在线听音乐,获取网络信息,寻找工作和伴侣,打造我们的人际网络,这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不过,由于所有这些事情不需要花一分钱,因此这些价值大部分被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数字忽略了。共享汽车或共享育儿经历的应用程序可能会极大地提高你的生活质量,但它也可能减少打车和聘请保育员的支出,从而降低国内生产总值。

考虑到这个问题,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在2016年呼吁将免费服务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报告中。英国国家统计局被要求研究如何将共享经济纳入国内生产总值的估计之中。WhatsApp消息、谷歌地图和YouTube视频真正价值的量化问题仍然有待解决。

对于统计量的操纵似乎很常见,如果政府部门的人拿出一组数字,我们谁会质疑它们呢?如果相互对立的智库向我们展示相互矛盾的数字,我们如何确定哪组数字代表了更大的真相呢?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取决于我们如何测量世界。我们一定不能失去对于数字的信任。我们需要更好地解读数字,并在误导者用数字真相对我们说谎时要求他们承担责任。

(摘编自赫克托·麦克唐纳《后真相时代》,刘清山译本)

1.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根据“辛普森悖论”,一个国家各个群体平均工资都在下降,而这个国家整体的工资水平却有可能上升。

B.通过低税收政策吸引外国公司投资本国,可以快速提升国内生产总值,但不一定能真正提高公民的收入水平。

C.爱尔兰吸引了巨额的欧美资本投资本国,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巨额的债务。

D.政府部门操纵统计量,用真实的数字误导公众,往往不会被质疑且不需承担说谎的责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个看起来互相矛盾的统计结果有可能都是正确的,即使它的真实性连没学过统计学的大多数人也怀疑。

B.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发生了重大灾害或事故,这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一定会下,反而有可能上升。

C.一个发达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连续多年没有增长,这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国民的生活水平也处于停滞状态。

D.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带来巨大的价值,会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3.下列选项不能用“辛普森悖论”来解释的一项是(3分)()

A.当一个头发长度超过男性平均值的男人走进酒吧时,酒吧里的人的头发长度平均值却下降了。

B.某企业今年7月的营收总额同比增长了10%,利润额增长了8.6%,而利润率却下降了5.3%。

C.篮球比赛中,甲球员与乙球员相比,2分球和3分球的命中率都更高,但总命中率却比乙球员低。

D.田忌赛马:田忌的三匹马整体实力不如齐威王的三匹马,但在孙膑的指点下以二比一赢得了比赛。

4.请简要概括中国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呼吁“将免费服务纳入国内生产总值报告中”的理由。(4分)

5.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各类统计数字?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岁寒三友(节选)

汪曾祺

这三个人是:王瘦吾、陶虎臣、靳彝甫。王瘦吾原先开绒线店,陶虎臣开炮仗店,靳彝甫是个画画的。他们是从小一块长大的。这是三个说上不上,说下不下的人。既不是缙绅先生,也不是引车卖浆者流。他们的日子时好时坏。好的时候桌上有两个菜,一荤一素,还能烫二两酒:坏的时候,喝粥,甚至断炊。三个人的名声倒都是好的。

靳彝甫和陶虎臣住在一条巷子里,相隔只有七八家。谁家的火灭了,孩子拿了一块劈柴,就能从另一家引了火来。他家很好认,门口钉着一块铁皮的牌子,红地黑字:“靳彝甫画寓”。

这城里画画的,有三种人。

一种是画家。这种人大都有田有地,不愁衣食,作画只是自己消遣,或作为应酬的工具。他们的画是不卖钱的。求画的人只是送几件很高雅的礼物。或一坛绍兴花雕,或火腿、鲥鱼、白沙枇杷,或一套讲究的宜兴紫砂茶具,或两大盆正在茁箭子的建兰。他们的画,多半是大写意,或半工半写。工笔画他们是不耐烦画的,也不会。

一种是画匠。他们所画的,是神像。画得最多的是“家神菩萨。”这“家神菩萨”是一个大家族:头一层是南海观音的一伙,第二层是玉电大帝和他的朝臣,第三层是关帝老爷和周仓、关平,最下一层是财神爷。他们也在玻璃的反面用油漆画福禄寿三星,作插屏,他们是在制造一种商品,不是作画。而且是流水作业,描花纹的是一个人,“开脸”的是一个人,着色的是另一个人。他们的作坊,叫做“画匠店”。

靳彝甫两者都不是。也可以说是介乎两者之间的那么一种人比较贴切些,应该称之为“画师”,不过本地无此说法,只是说“画画的”。他是靠卖画吃饭的,但不像画匠店那样在门口设摊或批发给卖门神“欢乐”的纸店,他是等人登门求画的(所以挂“画寓”的招牌)。他的画按尺论价,大青大绿另加,可以点题。来求画的,多半是茶馆酒肆、茶叶店、参行、钱庄的老板或管事。也有那些闲钱不多,送不起重礼,攀不上高门第的画家,又不甘于家里只有四堵素壁的中等人家。他们往往喜欢看着他画,靳彝甫也就欣然对客挥毫。主客双方,都很满意。他的画署名(画匠的作品是从不署名的),但都不题上款,因为不好称呼,深了不是,浅了不是,题了人家也未必高兴,所以只是简单地写四个字:“彝甫新铭”。若是佛像,则题“靳铭沫手敬绘”。

靳家三代都是画画的。家里积存的画稿很多。因为要投合不同的兴趣,山水、人物、翎毛、花卉,什么都画。工笔、写意、浅绛、重彩不拘。

他家家传会写真,都能画行乐图(生活像)和喜神图(遗像)。中国的画像是有诀窍的。画师家都藏有一套历代相传的“百脸图”。把人的头面五官加以分析,定出一百种类型。画时端详着对象,确定属于哪一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减,画出来总是有几分像的。靳彝甫多年不画喜神了。因为画这种像,经常是在死人刚刚断气时,被请了去,在床前对着勾描。他不愿看死人。因此,除了至亲好友,这种活计,一概不应。有来求的,就说不会。行乐图,自从有了照相馆之后,也很少有人来要画了。

靳彝甫自己喜欢画的,是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青绿山水、工笔人物,一年能收几件呢?因此,除了每年端午,他画几十张各式各样的钟馗,挂在巷口如意楼酒馆标价出售,能够有较多的收入,其余的时候,全家都是半饥半饱。

虽然是半饥半饱,他可是活得有滋有味。他的画室里挂着一块小匾,上书“四时佳兴”。画室前有一个很小的天井。靠墙种了几竿玉屏箫竹。石条上摆着茶花、月季。一个很大的钧窑平盘里养着一块玲珑剔透的上水石,蒙了半寸厚的绿苔,长着虎耳草和铁线草。冬天,他总要养几头单瓣的水仙。不到三寸长的碧绿的叶子,开着白玉一样的繁花。春天,放风筝。他会那样耐烦地用一个称金子用的小戳子约着蜈蚣风筝两边脚上的鸡毛(鸡毛分量稍差,蜈蚣上天就会打滚)。夏天,用莲子种出荷花。不大的荷叶,直径三寸的花,下面养了一二分长的小鱼。秋天,养蟋蟀。他家藏有一本托名贾似道撰写的《秋虫谱》。养蟋蟀的泥罐还是他祖父留下来的旧物。每天晚上,他点一个灯笼,到阴城去掏蟋蟀。财神庙的那个侉子,常常一边喝酒、吃狗肉,一边看这位大胆的画师的灯笼走走,停停,忽上,忽下。

他有一盒爱若性命的东西,是三块田黄石章。这三块田黄都不大,可是跟三块鸡油一样!一块是方的,一块略长,还有一块不成形,数这块不成形的值钱,它有文三桥①刻的边款(篆文不知叫一个什么无知的人磨去了)。文三桥呀,可着全中国,你能找出几块?有一次,邻居家失火,他什么也没拿,只抢了这三块图章往外走,吃不饱的时候,只要把这三块图章拿出来看看,他就觉得对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可抱怨的了。

(有删改)

【注】①文三桥:文彭,明代大书画家文征明长子,号三桥。工书画,善诗文,尤精篆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他们往往喜欢看着他画,靳彝甫也就欣然对客挥毫”这句话从侧面描写了靳彝甫绘画技艺的高超及其自信。

B.小说介绍“画家”与“画匠”,主要是为了引出对“画师”靳彝甫的介绍,并与之形成对比,突显后者的形象。

C.“文三桥呀,可着全中国,你能找出几块”中“可着”为“尽着”之意,适当运用方言可使作品有特殊韵味。

D.靳彝甫画“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作者很欣赏这一人物,由此可窥见作者对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的爱好。

7.关于文中靳彝甫生活“四时佳兴”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天,放风筝”,“秋天,养蟋蟀”语言极其简洁,却给读者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B.灯笼无法走走停停,若改为“看这位大胆的画师提着灯笼走走,停停……”就更合情理。

C.“半饥半饱”承上,“有滋有味”启下,下文即通过记叙、描写生动展示了其生活趣味。

D.种荷花、养小鱼,从中或许能看出《爱莲说》《小石潭记》对旧时文人画士的深远影响。

8.请简要分析本文中主人公靳彝甫这一人物形象(4分)

9.汪曾祺师承沈从文,有“散文化”特征,请结合文本加以赏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周之世官大者史。史之外无有语言焉;史之外无有文字焉;史之外无人伦品目焉。史存而周存,史亡而周亡。殷纣时,其史尹挚抱籍以归于周;周之初,始为是官者,佚是。周公、召公、太公,既劳周室,改质家跻于文家,置太史。

夏之亡也,孔子曰:文献杞不足征。伤夏史之亡也。殷之亡,曰:文献宋不足征。伤殷史之亡也。周之东也,孔子曰:“天子失官。”伤周之史亡也。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选自龚自珍《古史钩沉论二》)

材料二

史之尊,非其职语言、司谤誉之谓,尊其心也。

心何如而尊?善入。何者善入?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皆知之;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知之。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其言家事,可为入矣。

又如何而尊?善出。何者善出?天下山川形势,人心风气,土所宜,姓所贵,国之祖宗之令,下逮吏胥之所守,皆有联事焉,皆非所专官。其于言礼、言兵、言政、言狱、言掌故、言文体、言人贤否,如优人在堂下,号咣舞歌,哀乐万千,堂上观者,肃然踞坐,眄眯而指点焉,可谓出矣。

不善入者,非实录,垣外之耳,乌能治堂而皇之中之优也耶?则史之言,必有余呓。不善出者必无高情至论,优人哀乐万千。手口沸羹,彼岂复能自言其哀乐也耶?则史之言,必有余喘。

是故欲为史,若为史之别子也者,毋呓毋喘。自尊其心。心尊,则其官尊矣,心尊,则其言尊矣。官尊言尊,则其人亦尊矣。

尊之之所归宿如何?曰:乃又有所大出入焉。何者大出入?曰: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此非我所闻,乃刘向、班固之所闻。向、固有征乎?我征之曰:古有柱下史老聃,卒为道家大宗,我无征也欤哉?

(选自龚自珍《定盒文集·续集》)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选出正确的序号。(3分)()

湮塞A人之教B必先去C其史D夷人之祖E宗F必G先H去I其史。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隳,指毁坏,与《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隳”的意义不相同。

B.逮,“到、及”的意思,与《陈情表》“逮奉圣朝”中“逮”的词义相同。

C.垣,本文是墙的意思,与《诗经》中“乘彼垝垣”中的“垣”用法相同。

D.归宿,指人或事物的最终着落、结局,与现在所说的“归宿”意义一样。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有文书典籍都属于历史范畴,龚自珍不独视六经为史,在这一基础上他提出“灭国必先去史”的论断。

B.作者比喻“不善出者”为“余呓”,即痴人说梦;比喻“不善入者”为“余喘”,即心迷目眩、喘息不暇,醒目警世。

C.作者认为史官是掌握国家的文献典籍和执行褒贬人事的职权的人,就应该是社会的喉舌和社会现实的代言人。

D.作者以老子为周室史官,熟知古今成败治乱,卒为道家宗主,作“出史之道”之证,加深了“史”与“道”的关系的论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周公、召公、太公,既劳周室,改质家跻于文家,置太史。

(2)是故欲为史,若为史之别子也者,毋呓毋喘。

14.从材料二看,合格的史官应做到哪几点?(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秋夜偶书

赵师秀

此生谩与蠹鱼同①,白发难收纸上功。辅嗣易行无汉学②,玄晖诗变有唐风③。

夜长灯烬挑频落,秋老虫声听不穷。多少故人天禄贵,犹将寂寞叹扬雄④。

[注]①蠹鱼:蛀蚀书籍衣服的小虫。②辅嗣:三国时代经学家王弼,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③玄晖:南朝诗人谢朓,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④扬雄: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以辞赋著作和正统儒学思想留名后世。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发”运用借代手法,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勤于读书却老而无功的感慨。

B.颔联用典,在“无汉学”与“有唐风”的褒贬对比中寄寓诗人对谢朓文学成就的仰慕之情。

C.颈联描写秋虫的鸣叫声,具有以动衬静的效果,烘托出诗人在深秋长夜勉力苦读的形象。

D.“夜长灯烬挑频落”与“闲敲棋子落灯花”两句都写了灯芯燃尽,但表现的意趣并不相同。

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尾联表达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不是茅草自身美,而是因爱人送的才美,这是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式的反应。

(2)《报任安书(节选)》中,指出古往今来富贵之人湮灭在人世间的人不计其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鸥鸟,在古诗词中也经常被称为沙鸥、白鸥、海鸥、白鸟等,古人也将其视为与世无争的象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粮安天下,种子为基。①种子是农业之母,②关乎国家的粮食安全,③以致国家的兴盛。④保护好种质资源,⑤就是更好地促进人类的未来。

“⑥冷藏舱内整齐地码放着几十万个密封管,⑦这些管子收藏的地球上几十万份植物种子,⑧'方舟号’准备将这个种子库带到遥远的移民星球上去。”⑨科幻小说《微纪元》提到的“种子”和“种子库”,专业术语为“种质资源”和“种质库”。

那么种质资源与我们日常所说的种子有何异同?

种质和种子虽只一字之差, A   。就农作物而言,种质是指特定作物品种的遗传物质,凡带有整套遗传物质且具有利用价值的资源统称种质资源。种子是最常见的种质资源,但种质资源不仅仅局限于种子,一些具有可再生能力的离体植物组织也属于种质资源,比如马铃薯的茎尖。不是所有的植物都有种子,像马铃薯、甘薯这些没有种子的作物,保存的是它们的试管苗。

  B   ,那么种质资源就是颜料。颜料种类单一无法画出色彩绚丽的画作,种质资源匮乏则难以培育出形形色色的优良品种。一个国家掌握的种质资源越丰富多样,其在育种领域所能取得的成就越高。

18.文中前两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

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踏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我恍惚回到了失落了多年的一个梦境。几十年来,我从来不会忘记,我是诞生在沙土上的。人们准不信,可这是千真万确的。我的第一首诗也是献给没有见过的沙漠的。

年轻时,有几年我在深深的陇山山沟里做着遥远而甜蜜的沙漠梦,由于我的家族的历史以及故乡人走西口的说不完的故事,我的心灵从小就像有着血缘关系似的向往沙漠。我觉得沙漠是世界上最悲壮最不可驯服的野地方,它空旷得没有边沿,而我喜欢这种陌生的境界。

此刻,我真的踏上了沙漠,无边无沿的沙漠,仿佛天也是沙的。全身心激荡着近乎重逢的狂喜。没有模仿谁,我情不自禁地五体投地,伏在热的沙漠上。我汗湿的前额和手心,沾了一层细细的闪光的沙。

半个世纪以前,在我的故乡,地处滹沱河上游的苦寒的山西高原,孩子都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的炕上。我们那里,把极细柔的沙土叫做绵绵土。“绵绵”是我一生中觉得最温柔的一个词,词典里查不到即使查到了也不是我说的意思。孩子必须诞生在绵绵土上的习俗是怎么形成的,祖祖辈辈的先人从来没有想过。它是圣洁的领域,谁也不敢亵渎。它是一个无法解释的活的神话。就像谷子是从土地里长出来一样的不可怀疑,我的祖先们一定在想:“人,不生在沙土里,还能生在哪里?”

2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我真的于此刻踏上了无边无沿的沙漠”,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4分)

21.文中画波浪线的“怎么”与“哪里”都是疑问代词,但其所在的句子一个使用问号,一个则无,请简析原因。(2分)

22.根据画横线句的语意,假如由你来编写词典,请给“绵绵土”编写一个词条,对其作出注释,以符合作者“我说的意思”。(4分)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对于生活,忙而有价,闲而有趣,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才能体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思考和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爱尔兰的巨额债务不是外国投资带来的)

2.D(“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不断提高国内生产总值”错)

3.B(辛普森悖论的关键是识别群体和子群体的差异,B项没有群体和子群体之分,更谈不上之间的差异。A项酒吧里有男女两个子群体,C项是因为甲球员投了大量的3分球拉低了总命中率,D项田忌和齐威王赛马分三场比赛,即三个子群体。)

4.(4分)①科技进步(互联网、共享经济等)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但其中一部分因不花钱而被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忽略。②互联网、共享经济减少了民众一些日常支出,从而降低了国内生产总值。(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5.(6分)①当我们看到一组有利或不利的统计数字,要思考它是否代表了全部的真相;②两组或多组矛盾的统计数字(辛普森悖论)出现,它们可能传达了不同的真相,我们要分析悖论产生的原因,找出真相;③尽量掌握全面的数字——群体的和各子群体的,这样才能接近全部的真相,避免以偏概全;④既不能轻信和迷信数字,也不能失去对数字的信任,我们需要更好地解读数字。(每点2分,写出任意三点即可)

6.D D.“可窥见作者对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的爱好”错误,靳彝甫是作者笔下的画家形象,作者欣赏这一人物,不一定体现作者对青绿山水和工笔人物的爱好。

7.B“若改为'看这位大胆的画师提着灯笼走走,停停……’就更合情理”错误,“灯笼走走,停停,忽上,忽下”是由灯笼形象窥见人物形象,正是作者匠心所在,不能改。

8.(1)从家传和擅长的画作来看,靳彝甫画技高超。(2)靳彝甫靠卖画吃饭,生活窘迫而拮据。(2)从天井布置清雅怡人、兴趣爱好多种多样看出他热爱生活,情趣高雅。

9.(1)淡化情节,没有特别设计情节和冲突。小说主要写主人公靳彝甫的情趣爱好、生活习惯,没有波澜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散文“形散”特点类似。(2)人物形象虽主体鲜明,但不做刻意设计,呈现出独特的抒情气质。主人公靳彝甫热爱生活,情趣高雅,爱若性命的东西,是三块田黄石章,有独特的文人气质。他承受着生活的窘迫,却依然诗意的生活。(3)语言平淡舒缓,抒情性弄,有诗化倾向,不渲染,简洁、质朴、洁净,又不失典雅。

10.BDF

11.A意义相同,都是毁坏的意思。

12.B【解析】表述相反。应该是将“不善入者”比喻为“余呓”,将“不善出者”比喻为“余喘”。

13.(1)周公、召公、太公一边为周王室操劳,一边由注重实干尚实跻身尚文,设置了太史一职。

(2)因此,要成为史官,成为与别人不同的史官,就不要说梦话,不要死气沉沉。

14.示例:①善“入”,即广泛地了解和熟悉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②善“出”,即对社会上的政治、军事等各方面的事情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作出全面而又正确的评论。③自尊其心,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每点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周朝的时候最大官就是史官。在历史典籍之外再没有语言的产生,在历史典籍之外再没有文字了,在历史之外再没有人伦物品概念产生。历史典籍存在,周朝就存在,历史典籍丧失,周朝也就灭亡了。殷纣时它的史官抱着典籍归附了周朝;周朝一开始才开始设置这一官职,就是佚。周公、召公、太公一边为周王室操劳,一边由注重实干尚实跻身尚文,设置了太史一职。

面对夏朝的灭亡,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还能讲出来,只是夏的后代杞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的文献了。”伤感于夏的历史丧失啊。面对殷的灭亡,孔子说:“殷商的礼仪制度我也能讲出来,只是殷商的后代宋国没有留下足够证明这些制度的文献。”周朝东迁,孔子说:“天子丧失了自己的职守。”伤感于周朝历史的丧失啊。要灭亡别人的国家,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毁坏颠覆别人国家的政权,破坏别人国家的法度,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断绝别人国家的贤能人才,堵塞改变别人国家的思想文化教育途径,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污蔑诛伐别人国家民族的祖宗,必定要先篡改除去他们记载过去事实的历史。

材料二

史官所以受尊重,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掌管文献典籍、执行褒贬人事的职权,而是尊重他们的思想、精神。

什么样的思想、精神才值得尊重呢?要善于“入”。什么是善于“入”呢?天下的山川形势,人的精神面貌,土地适宜种植什么,哪些姓氏应当受到尊重,他们都了解;从朝廷祖宗的法令,到下级官吏所应遵守的职责,他们都知道。他们在谈论礼仪、军事、政治、刑法、掌故、文章,以及评论人的好坏时,就像讲述自己的家事那样熟悉,这就可以称为“入”了。

还有什么样的思想、精神才值得尊重呢?还要善于“出”。什么是善于“出”呢?天下的山川形势,人的精神面貌,社会的风气,土地适宜种植什么,哪些姓氏应当受尊重,从朝廷祖宗的法令,到下级官吏所应遵守的职责,都是互相联系着的,这些都不是史官专门负责掌管的。但他们在谈论礼仪、军事、政治、刑法、掌故、文章,以及评论人的好坏时,就像以乐舞为业的人在堂下纵情歌舞,哀乐万千,堂上观看的人严肃地坐在上面,边欣赏边指点那样。这就可以称为“出”了。

不善于“入”的,就不是据实地记录,像隔墙听人讲话一样,怎能研究和指导堂中艺人的表演呢?这样,史官的言论,就必定像讲梦话那样胡说八道。不善于“出”的,一定没有什么真诚的感情、深刻的评论,这就像艺人表演出各种各样喜怒哀乐的情态,手舞足蹈,纵情歌唱,忙得像沸腾的滚汤似的,他们又怎能自己讲出那种哀乐的情况呢?这样,史官的言论,就必定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

因此,要成为史官,成为与别人不同的史官,就不要说梦话,不要死气沉沉,必须先要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他的职务也就会受到尊重了,自己尊重自己的思想、精神,他的言论也就会受到尊重了。职务、言论都受到尊重了,史官本人也就会受到尊重了。

这些都受到尊重会有什么结果呢?那就会有大的“出”和“入”。什么是大的“出”和“入”呢?那就是跳出纷繁的史料,进入了解历史发展的根本道理,要想懂得根本道理,就必须首先研究史料、懂得历史。这一点不是我发现的,是刘向、班固已经说过的。刘向、班固讲的这个道理有证据吗?我的证据是:古代的柱下史老聃,终于成为道家的创始人。这难道不是我的证据吗?

15.B(“褒贬对比”错,对王弼、谢脁均为褒扬)

16.①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超然。诗人不以故人天赐的福禄和尊贵的地位为意。②对先贤的仰慕之情。诗人希望自己能有扬雄那样的文学建树。③对人生追求的矢志不渝。为实现理想,诗人虽已白发年老却依然长夜苦读,勤学不辍。(6分,每点2分)

17.(1)匪汝之为美  美人之贻(2)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3)舍难舍北皆春水,但见群殴日日来/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吴与白鸥盟。

18.(6分)③“以致”改成“乃至”;⑤“促进”改为“保护”;⑦“的”改为“了”。(准确修改一处得2分)

19.(4分)A.却不能混为一谈,B.如果将育种比作绘画。(填对一处得2分)

20.(4分)①原句有两处停顿,表达节奏舒缓,使得叙述融入了浓烈情感,改动句则无此表达效果。②原句时间状语前置,与上文的“多年”“年轻时”呼应,强调了这一刻的来之不易与重要意义。③原句将宾语“沙漠”一词重复,强调了沙漠对作者的重要意义,突出了“沙漠梦”得以实现时的激动心情。(答对一处得2分,答对两处得4分)

21.(2分)①“怎么”一句是陈述句的一部分,无需使用问号。②“哪里”一句是疑问句,必须使用问号。(答对一处得1分)

22.(4分)绵绵土:①山西高原的一种极细柔的沙土,②因当地有孩子必须诞生在铺着厚厚的绵绵土土炕上的古老习俗,这种土被赋予神秘、圣洁的色彩,③温厚柔软地孕育、呵护新生儿,与当地族群的繁衍息息相关。(可以不分条作答,但必须由具体的土闸释到抽象的意义并紧扣“绵厚”这一特征,三要点缺一处扣1分)

23.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了周作人的言论,引出了本次作文的主题“忙与闲”。他认为人生需要忙和闲,但是忙是为了更好的闲。然后由此进行评论,适当的忙与闲都是人生所必需的,可以体现人生的最好状态和人生真正的价值。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材料重点阐述的是“忙”与“闲”的关系,根据材料把二者的关系理顺清楚:人生需要“忙与闲”;“忙”是为了更好的“闲”;忙中有闲才是人生的好状态;忙要有意义,闲在有情义。在写作时,要重点把握“忙”与“闲”的关系。写作时可以进行如下安排:先从物入手,由物及人。比如琴弦如果总是崩紧,有一天就会不堪重压而崩断;如果总是放松悠闲,可能就再也不会绷紧。因此说,应将忙与闲协调起来。然后论述人亦如此,每天总是崩着精神的弦,每天总是忙忙碌碌,可能身体就会吃不消,可能人生的乐趣就会减少;如果能够在忙中偷闲,在忙碌之余也去看看日落、品品香茶,人生的乐趣可能会更多,让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实。接下来可以举一些能够把忙与闲关系处理得好的例子,最后再进行引申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列举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无论每天讲课多忙,都强制留下一个小时去哥尼斯堡城郊散步,走出了一条“哲学家小道”的事例,论证在快节奏的社会中,要学会留白、放松,忙里偷闲,涵养精神力量。也可以引用福楼拜“我每天坚持写作,每天看日出”的名言,论证忙与闲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还可以立足于当下,结合当下社会存在的“躺平”“摆烂”“内卷焦虑”等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

立意:1.忙闲相辅相成,方为人间至味。2.忙闲相应,人生才有乐趣。3.张弛有度,助力成功。4.忙着去奋斗,闲来赏月明。

忙闲相辅相成,方为人间至味

岁月如白驹过隙,呼啸而过;时代浪潮滚滚向前,永不停息。四季无声交替,只留下我们静静思索:“人生当如何才能更有意义?”于我观之,忙而有价,闲而有趣,忙出意义,闲出情义,此乃人生正道。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忙是通往成功的必要基石,以只争朝夕的忙铸造成功之梯。君可见“无双国士”于敏,利用别人吃饭睡觉的时间做演算、写推导,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氢弹,铸造大国重器;君可见我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少年时挑灯苦读,圆梦北航,大学期间在图书馆与实验室两点一线的忙碌中提前攻读博士,成为该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史上最年轻的航天员……成功的背后是只争朝夕的忙碌,是永不停息的奋斗。我辈青年也当在最好的年纪播种,静待花开。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闲是滋养人生的不二法门,以听风赏月的闲涵养精神力量。德国古典诗人荷尔德林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适时停下忙碌的脚步,欣赏沿途的风景,在心中修篱种菊,看外界云卷花开,方能以丰沛的心灵、饱满的精神迈出更加坚实的前进步伐。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拼命工作,按时看日出”的人生信条,亦在启示我们在承担着沉重而繁杂的生活与工作之余,也不能忘了给审美和诗意留一些空间,留一段时间。肯慢,肯闲,肯在内心修篱种菊,才能发现生命的光彩,活出生命的独特韵味。

张弛有度,快意人生。必要的忙与适度的闲共谱生命乐章,助力行稳致远。可还记得世界著名的“哲学家小道”?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无论每天讲课多忙、任务多繁重,都强制留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去哥尼斯堡城郊散步,散够了就坐在路边冥想,每天一小时的休闲时光让康德的体力、精力得到很好的恢复,助力他元气满满地再次投入工作。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学会忙里偷闲方能参透生命的意义。周作人曾说:“人生,有必要的忙,也要有必要的闲。只争朝夕的忙,是为了夕阳看花的闲。”闲而不散,忙而不乱,生活当张弛有度,方能行稳致远。

反观当下,“内卷”之风盛行,不少人被生活裹挟着向前奔跑,错失身边的美好。而另一面,“摆烂”之气甚嚣尘上,不少人打着“拒绝内卷、活在当下”的旗号安逸享乐、躺平摆烂。需要知道,过度的闲散往往会让我们丧失斗志,一如温水煮青蛙,于温床中走向消亡;而忙乱的日子又常常使我们心浮气躁,既过不好当下,也看不见未来。青年立身于世,当学会忙闲相济,适时放松,不懈奋斗,如此方能一路高歌,一路前进。

《菜根谭》中有言:“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忙闲相济,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愿我辈青年既能追风赶月,又能吟风弄月,实现人生真正的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